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天理是什么意思 > 第21部分(第2页)

第21部分(第2页)

得,是可忍孰都不可忍,搞半天还把自个给绕进去了,说自己不精明强干?那说不出口,毕竟有前面推销的场面垫着。说我赔钱我乐意?那是傻逼,谁也没有钱多得骚的。说这东西不值钱?那这半天唾沫都说干了干嘛来的,还买卖还做不做了?

忍,要不是这几瓷器值两钱,都能抡直了胳膊拍小白这厮的脑门子上。

“大哥您别见怪,我这是也有点糊涂,我再想想,琢磨明白我再回来找您”。

这样的主,是个买卖人都不会欢迎,不拿扫把往外掀那是职业道德,不是气性好。

倒不是小白故意这般,古玩这东西,就没个便宜的,随便一件什么物什,没个两三百是想都别想,真有点来头的,大几千上万那是平常,摆门面铺子里的,动辄都是十几好几十上百万的。

俗话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一是口袋里银子少,勒裤腰带省下的点钱也就够买上一件两件的物什,这还得捡着便宜的来,二是确实看不准,这也是废话,要是小白这业余水准都能看得准的摊主也不能摆出来卖,白白把添头送人。

到了市场门口,大家约定了汇合的时间,就分了开来。

既然这次是抱着凑趣的想法,小白逛起来也就没什么负担压力,叮嘱跟在身边的俩小一遍,然后孜孜有味的溜达了起来。

还别说,这小地方还真出好东西,有一件康熙年间的青花五彩龙凤纹盘,保存的十分完好,东西是不错,就是价格忒高,这价在京城都能掏到两个半了。还有一件是民国粉彩花鸟小碗,画工彩釉都是同类中的精品,器形品相也好,保存完善,就是价被要死了,要碰不上中意的买主或是没有什么大的变故,估计三年五载的别想在上面刨出喜彩来。

正文 第34章 善恶有缘

最让小白惊喜的是还能见着一件宣德年间祭红,十打十开朝到代的好东西,色泽似初凝的鸡血,深沉安定,莹润均匀,釉中无龟裂纹理,高脚杯造型规整,胎质细腻,看得小白是爱不释手,就这么一件碎成十来片修复的物什,开口就要小白小几十年的伙食费。

小白只好不断的安慰自己,看过即拥有,看过即拥有,好东西太多,就是世界首富也不能把所有的好东西都搬家里去,自个就更别提了,只是那三步一徘徊的架势,看得摊主都浑身的鸡皮疙瘩。

溜溜达达的,一上午的时间眨个眼就过了大半,看了看手腕上花八块钱跟路边摊子上买的电子手表,小白给了张倩十元钱,让他去买两根冰棍和一瓶水回来,自己带着张强一屁股坐在台阶上。

左手的摊位是个年约二十的青年,摊子上摆的东西也普通,五花八门,除了古玩,还分门别类的摆着仿瓷、古钱币、玛瑙和酸洗的玉石指环类的物什,靠墙边还立着几个大花瓶,里面插着些个卷抽,应该是字画。这会儿没有什么顾客,闲不住,就和小白又一搭没一搭的聊了起来。每讲到自己的得意处,就眉飞色舞,说到打眼,就愁眉苦色。

青年人这行当待得时间长了,有意没意间话题就转到了摊位上摆放的物什上,这类的故事小白听着熟溜,让他都能随便指个物什就编出几个波澜起伏催人泪下的来,也就当个故事听,倒是买冰棍回来的小张倩、小张强听的津津有味,随着故事里的情节心神摇曳。

“这三块玉尺,哥哥得来可真是不容易……”见小白目光落在摊前的玉尺上,职业毛病又发作的青年又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

说是玉尺,其实叫玉简更合适些,一指宽,两指长,毫米厚薄,质地细腻光洁,色泽晶莹白皙,应介于梨花白于雪花白之间,一头距顶端5毫米处,雕这云纹,隐约间勾勒出几个篆书,似有似无,看不明晰也不认识。云纹下光洁溜溜的一片,什么装饰文字也没,瞧这让人奇怪。

这三根玉简说起来和那个叫郝强的二流子青年还有些关联,是在他出事后,摊主从他们家收来的。听到这里小白心中一动,挪上前去将玉简拿起,细细的把玩起来。至于后面青年人说了什么,全没往心里去,此时小白心里简直可以用惊涛骇浪来形容。

玉简触手的刹那,一道温良纯绵的凉气就沿着手臂窜进了身体,等要细细体味时,又没了踪影,仿佛没发生似的,小白搁下玉简,又换了一根,可那感觉再也没有。

毕竟经事的少,脸上就露了颜色,这转瞬即逝的惊诧和凝重怎么能逃得过摊主的眼睛,摊主也闭了嘴,只是仔细的看小白的神色。

小白又仔仔细细的三根玉简从头到尾,从尾到头的看了遍,篆书依稀是云中的字样,旁的再也没有其它发现。

也不说话,只是仔细的看,既然存了买的心,这先开口问价就又会弱了几分,所以小白耐心的等着摊主接口。

“我就说这个东西不寻常吧,不枉我费了大力气寻来,怎么,哥儿们也有点兴趣”?

半晌,小白才接道“恩,是有点意思,就是眼拙,没看出大哥说的不寻常来,要不大哥给说说”。

这点伎俩在摊主面前那够耍的,摊主眼中笑意一闪,不动声色的说到“呵呵,笑话哥哥不是,这云纹,这隐篆,瞧着就是有年代的物什,至少是北周以前就有的,哥哥说的对不”。

北周、东周篆字的区别,小白哪能搞得清楚,就是摊主说是西周的,小白都没辙,不管这东西什么年代的,要收入囊中总错不了,小白也明白了跟摆古玩摊子的绕嘴皮子是瞎子化妆,谁都不好糊弄,于是直奔主题“呵呵,大哥说的总是有道理的,不知道这三根尺子,大哥想什么价出手”?

这一句话出口,倒是打了摊主个措手不及,毕竟经常混摊的,中间针对物什总有一番分辩计较,从物品的历史文化到玉材的质地等,这也是为后面的讲价做铺垫,直噎了会儿才缓过来,但也明白对方这要么是志在必得要么是雏儿。

看了看小白的装扮,也不像是有钱的主,倒是更多的像雏儿,这就得把握好分寸了,要价高了对方可能直接颠人,连分辨的机会都不给,要价低了又怕对方是真心想要,亏了钱。

摊主心中自有计较,说实话,这玉尺且不论别的,料就是好料,就是太窄太薄了些,连二道加工的机会都没,雕镂成些小的挂件太亏,可论整件的,这都摆了小半月了,问的多,下手的无。

但买主先前的神情又做不得假,像是知道这物件似的,斟酌再三,摊主报了个价,比往常的要价高了五分。

混了些日子的古玩市场,小白也不敢多说,这功夫往往是说多错多,也不扯旁的,小白就想逛菜市场一样,和摊主你来我往的讲起了价。这又让摊主有些摸不着头脑了,什么初次见面是缘分了,要照顾照顾那,我一次买三个,这也算是批发吧,价格上一定要优惠,完全一副水果摊子上挑果蓝的架势,全然不管果篮里装的什么水果。

好容易达成一致,两个人总算各自松了口气,摊主庆幸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