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幽池碧水如画 > 第1部分(第2页)

第1部分(第2页)

先秦时亲迎的程序比较简单。新郎受父之命迎亲,到了女家,女方的人要出门响应,新郎进门要献出礼品雁,这个礼俗叫“奠雁”,是古婚礼中比较重要的议程。然后,新郎要把新娘很礼貌地接到车上,迎往家中。“妇至,主人揖妇以入”(《仪礼…士昏礼》)。后世的迎亲之举似乎要复杂得多。亲迎的队伍往往比较壮观,有多至几十人的。新娘在汉代和唐代都是坐车,宋代以后才流行起人们所熟悉的花轿。在迎亲的队伍里,也包括鼓吹的乐队等。清代北京的婚礼,大多有模仿帝王的仪仗的趋向。迎亲的队伍里有许多挑夫拿着“开道”、“回避”的大字木牌和提灯,还举着金瓜、斧钺等兵器。新郎戴官帽,新娘则凤冠霞帔。因为婚姻是人生大事,虽然这些举措逾礼,官府一般也不干涉。

迎亲的轿子要有人压轿。旧时北京是用娶亲太太盘腿坐在轿子里压轿,有些地方则用父母双全的男孩子压轿,祝愿新婚夫妇和合到老,早生贵子。

迎亲的队伍来到女家,有一系列的仪俗,如“拦门”、“唱喜歌”、“娶方送礼品”、新娘“哭嫁”等等。

娶亲的归途,必须走另一条路,因此有时绕着道走,称“不走回头路”。如果遇到庙宇、水井、祠堂、坟墓、大石头、大树等,都要把娶亲轿子遮起来,为的是避邪。

娶亲的队伍回到男家时,也并不马上进门,而是把喜轿关在门外,俗信称此为“憋性子”,意思是指把新娘性格憋得柔顺些。此外,还有很多习俗:

A、撒谷豆

喜轿进门后,撒谷子、豆子、草节等,用意是避邪。这是一项比较古老的仪俗,宋代以后比较流行。其用意在于避“三煞”(青羊、乌鸡、青牛之神),三煞忙于啄食,就危害不到新娘了。现代新娘子下车撒花红纸屑,或许就由此而来。

B、跨火盆

喜轿到院子里,要从预先摆好的炭火盆上慢慢跨过,意思是烧去一切不吉利的东西,日后夫妻会越过越红火。

C、传袋

“新妇进门,布袋铺地,碾转更换,令步其上,谓之传袋,犹言传代也”。

D、拜堂

入洞房以前,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仪式,就是拜堂,俗称“拜天地”。唐代以前就比较流行。一般是“三拜”,即“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有些地区(华东、西北)还要“拜人”,即拜送礼钱的人。只要比新郎辈分大或虽然同辈但年龄比新郎大的人,都要拜。拜人时,司仪按预先拟好的礼单唱名,然后由“接礼的”找所唱者接礼。接来后,司仪唱“×××礼钱×元,磕下啦”,新郎新娘便鞠躬行礼。客人多的时候,这种仪式要进行一二个小时。

拜堂之后,就是大宴宾客,这里也有许多讲究,不赘述。

E、洞房礼俗

新郎新娘入洞房以后,还有一系列仪俗

a、坐帐

也称坐福,即新郎新娘双双坐在洞房的炕沿上,新郎把自己的左衣襟压在新娘的右衣襟上,表示男人应该压倒女人一头。

b、撒帐

是指亲人在新人入洞房后,把喜果等撒向洞房的每一个角落。这一仪俗始于汉代。所撒的物品一般常见的有枣、栗子、花生等,利用其谐音,表示“早立子”、“男孩女孩花搭着生”。

c、子孙饺子

女家包好带来,男家煮熟。吃的时候,一群孩子在窗外问:“生不生?”娶亲太太或新郎答:“生!”或者干脆把饺子煮得半生不熟,让新娘自己说“生”。这叫“讨口彩”,是早生孩子的吉兆。

d、同牢合卺

同牢,指夫妻入洞房后,同吃一牲(猪、牛、羊之一)。吃的时候,新郎脸朝东,新娘面朝西,一起吃牲牢,表示从此是一家人。

合卺,是指新人一起喝酒。唐时称双杯酒,宋时称交杯酒。喝酒时,二人同时喝掉一半,然后交换喝尽杯中酒。喝完后,掷杯于地。两个杯子若一仰一合,象征和谐,大吉大利。

e、闹洞房

汉代已十分流行,现代此俗犹存。闹洞房除了逗乐以外,还有其他意义。可以驱除冷清,增添欢乐气氛,融洽人际关系。“新婚三日无大小”,谁都可以和新娘子闹,尤其是姐夫和小舅子、小姨子之间;长嫂和小叔子、小姑子之间,这种关系更为随便,可以嬉笑逗骂,不能变脸恼怒。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以后,必须恢复正常。

7、婚后杂仪

A、“著代”之礼

周代时,成婚后的第二天,新妇要早起沐浴,用竹器盛枣子、栗子、姜桂、干肉作为见面礼拜见公婆。第三天,公婆用一杯酒饷新妇,新妇答一杯,然后公婆从西阶下堂,媳妇从东阶下堂,表示从此新妇代替了主位,公婆是客,这便是“著代”之礼。如果公婆已去世,便在三个月以后到宗庙行“庙见礼”。后世也有当夜拜见公婆的,但第二天仍要献茶。旧时北京称这项仪俗为“拜三代”,俗称“认大小”,即新娘子辨认、识记丈夫家长幼三代。首先要叩拜祖宗。不拜祖宗,不算这一家的人。然后再给父母等长辈行三叩首礼,对于平辈则只是一揖。唯独对大姑子叩首,称“高见礼”。受礼的长辈要送一些衣料、首饰、化妆品等礼物。

B、回门

新婚后第二天或第三天回女家。女家设宴款待。女家以这一天为正日子,来的客人也最多。这时,可以戏耍新郎。新郎也要认大小。

C、试厨

古已有之。新婚第三天,新娘子下厨房做饭,伺候公婆,多是象征性的。

8、婚典俗信

礼俗不可分,可以说是我国传统礼仪的一大特色。

A、喜棚

这是为了招待客人所搭建的临时性建筑,也叫酒棚。它是喜事的门面,所以要搭建的讲究、漂亮,突出喜庆气氛。比如,窗柜要漆成红色,窗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