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空中城市作文 > 飞行的先驱(第1页)

飞行的先驱(第1页)

古人把鹰叫作鸢,木鸢可能是木头鸟,也可能是木制的风筝。传说墨翟花了三年时间做出一只木鸢,飞了一天就坏了,他郁闷透顶:“我还不如一个木匠有用呢,木匠一天能做一个车轱辘,我呢,三年做的东西还用不了一天!”他最聪明的学生公输般也学着做,公输般的木鸢飞了三天,墨翟可能是觉得很没面子吧,就来说风凉话:“木匠做的车轱辘能载五十石的东西,你这玩意儿有什么用?”公输般很快就证明它有用—把它放到敌城上空当侦察机,而且据说上面载了一个人。

墨翟和公输般的木鸢,可能是在木制或竹制的骨架上绷绸子的风筝,也可能是外形像鸟的滑翔机模型。古往今来比较普及的飞行器是竹蜻蜓—把一根竹片削成螺旋桨,下面插一截小棍,两手使劲搓棍子,或者竹蜻蜓(也是葛洪飞车的原理)把弦缠在上面使劲拉,它就带动螺旋桨转起来,产生升力。这是一种微型直升机,我们小时候也玩过。

御风而行曾经是全人类的梦想。达·芬奇是西方的梦想家,他相信鸟是一种按数学原理飞行的机械,人要飞起来,只需要仿制鸟的一切—除了生命。于是他制造了扑翼机。为了让大自然把它当成真正的翅膀对待,还特意扎上羽毛。他让学生背着它从山上跳下去,可以想象那孩子有多害怕。

西方最著名的飞行梦想家就是达·芬奇,这是他设计的扑翼机

这种事在全世界发生着。据《汉书·王莽传》记载,朝廷招募勇士去征讨匈奴时,一个人浑身粘着羽毛,背着“通引环纽”的翅膀来应征了,他说他能窥探匈奴军情,结果,“飞数百步堕”。那也就不错了。《资治通鉴》记载,北齐暴君高洋逼一群死囚乘席子做的风筝从金凤台往下跳,那金凤台有六十七丈高,一个叫元黄头的人随风飞出了城墙,其他人都摔死了。高洋要杀的恰恰是元黄头。

据说张衡做过一只木雕,腹中有机关,能飞几里远。没有更多记载,不知那机关是什么样的。东晋的炼丹术士葛洪却留下了关于飞车的技术资料:“或用枣心木为飞车,以牛革结环,剑引其机……上升四十里,名为太清。太清之中,其气甚罡,能胜人也……鸢飞转高,则但直舒两翅,不复扇摇之而自进……龙初升阶云,其上行至四十里,则自行矣。”(《抱朴子·内篇·杂记》)这就是说,飞车上的机关由一把剑控制,人坐在车上把剑拉来拉去,飞车就能上天,等它升到四十里高,就省事了,它会像老鹰一样滑翔,高空的气流是很强的,龙飞到这么高也不用再摇尾巴。其实这也是信天翁的状态。

战国时代的《山海经》讲到“奇肱国”,“其人一臂三目,有阴有阳,乘文马”。到晋代,诗人张华突然为这一幻想添加了飞车:“奇肱民善为轼杠,以杀百禽,能作飞车,从风远行。汤时,西风至,吹其车至豫州,汤破其车,不以视民。十年东风至,乃复作车遣返。其国去玉门关四万里。”(《博物志·卷二·外国》)这也许对同时代的葛洪有启发。后人为《山海经》补画的插图,就把奇肱国人画成驾飞车的样子。

《山海经》中的御风而行

火药又燃起了人们飞天的希望。明朝一位官员做出了世界上第一支载人火箭,那是一把椅子,后背上满满地插着礼花,那官员坐在椅子上,手里举着两个大风筝,他的助手们从背后点燃礼花,然后在一阵轰鸣、火光和烟雾中,他消失了。美国科学家HerbertS。Zim在《RocketsandJets》一书中讲了这个故事,JamesMacdonald又把它画了出来。

JamesMacdonald所描绘的明朝“载人火箭”,此事完全是从西方人的记载中得知的,按照音译,此人可能叫“万户”,死于这次尝试。1970年在英国布赖顿召开的国际天文学会议上,月球背面一座环形山正式以他的英文名命名—WanHoo。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