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奈何明月照沟渠原诗 > 第44章(第2页)

第44章(第2页)

然而到了南宋后期,经过几百年的大量开采和使用,景德镇优质的瓷土材料逐渐减少,瓷器品质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为了烧制出优质的青花瓷,景德镇的先辈们不得不解决优质瓷土资源匮乏的问题。

从历史眼光来看,那是一次瓷业整体所面临的走向衰落的危机,好在先辈们经过不断的研究和开发,发现了高岭土(后世的国际通用名词)。

对于不断在开采的高岭土,曾经先辈们所面临的瓷土危机并未消除,发现优质的瓷土资源仍旧是各大民窑的重中之重。

安庆窑底下有专门负责瓷土开发的一帮技术工,其中不乏有经验丰富的扶塘师傅,他们日常工作就是围绕景德镇一带,寻找矿源,勘察矿床,取样试烧等。

前几日王瑜得了扶塘师傅送来的消息,约定好今日上山去勘察矿床,也好准备后续的工作。梁佩秋问过管事后,得知他们去的是镇东北方向一个小山村,距离镇上有半天的脚程,且按照当前的进度,恐怕要在山上过夜,赶不回来。

梁佩秋也担心晚了时辰,黄家洲事变,遂没有多想,牵了踏雪就往山村赶去。

踏雪是北地名马,半天的脚程到它这儿也只两个时辰功夫,梁佩秋约莫酉时到了这里,一进村先看到一棵据传生长了五百年的苍天大树,底下正有几个小孩在斗蛐蛐,远处的村落里炊烟袅袅,不时有饭菜香气传来。

梁佩秋推算了下时辰,担心王瑜一行下山用暮食,两边会错过,但又一想现在是夏日,天黑得晚,估计他们不会太早收工。

她在村民指引下,马不停蹄地过了一座廊桥,随后将踏雪暂时系在桥头,开始登山。

王瑜一行人在接近山顶的位置,远远听到熟悉的声音,还以为出现了幻觉,不想片刻的功夫,梁佩秋就出现在眼前。

看她额角有伤,又一路风尘仆仆赶过来,此时暮色四合,王瑜直觉不妙,以为窑里出了事,赶紧问道:“怎么了?”

梁佩秋安抚两句,将他引到一旁,说了黄家洲械斗的事。王瑜听完,狐疑地扫过她脸上的伤势,没有多话。

梁佩秋见他沉默,就知道自家师父不比王云仙个毛头小子,轻易不好糊弄,遂说了实话,又道:“苏湖会馆如今势大,苏杭一带商人众多,和徐大仁合作未必不能占到好处。”

“你等不及明日,非要在今天赶过来,就是为了和我说这事儿?”

梁佩秋当然也是挑挑拣拣说了该说的,不该说的一个字也没敢说。被王瑜这么一问,自然心虚。

好在王瑜也没要她回答,轻笑道:“南北商户往来,互通中原形势,一直都是王家窑秉持的行商观念。在这点上面,我从来没有拒绝过任何一家瓷行、会馆的友好合作,但这些的前提都是——公平。若你要保护黄家洲的洲民,那我们有求于人,这合作的形式就由不得我们做主了。”

梁佩秋点点头:“我知道,只是洲民同为都昌人,他们遭了不公的对待,我们难道就束手旁观吗?”

她于商道并不精通,只是徐稚柳既然提了出来,她就想当然地认为,和徐大仁合作有利可图,可具体如何实施,如何开展合作,如何打开苏杭渠道,她却是半吊子吐不出个囫囵来,因下说辞显得有点干巴。

王瑜看她努力找补略显笨拙急切的模样,一时不免笑了。

他指着不远处劳作的工人对梁佩秋道:“你知道为什么先辈一定要发掘最好的瓷土吗?因为瓷土是骨,瓷石是肉。骨肉均匀,才能烧出最为上乘的瓷器。过去没有好的瓷土,胎就不白,有了白胎后,又要最纯的青花釉料才堪匹配。合作也是一样的道理,双方势均力敌,彼此各有好处,才能形成良好的合作。你要我割让好处给徐大仁,去保护黄家洲地盘,安庆窑能得到什么好处?佩秋,虽则我们都是都昌人,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但一家之大,数百张嘴等着吃饭,岂能儿戏?纵你有慈悲的心,我也做不得这慈善的事。”

梁佩秋心下微沉,待要说什么,却见王瑜敛了笑去。

王瑜不比徐忠,有个出色的臂膀可以分担窑务,多年以来安庆窑逐步壮大,靠的全是他一人的步步为营,故而他不笑时,周身气势就沉了下去。

乍一看是严肃的,再一看不免让人胆寒。

王瑜还没开口,梁佩秋心里已然咯噔了下。

果不其然,待到他说话,她的心瞬间凉了。

“佩秋,你特地赶来找我,当真是忧心黄家洲的洲民们吗?”

“我……”

王瑜打断了她:“你可有想过,做这些事究竟是为了谁?是为安庆窑,还是为徐稚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