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人间正道是沧桑杨家三兄妹原型 > 第41部分(第3页)

第41部分(第3页)

“说是死鬼子的身上都盖了天印呢,是真的吗?”有村民问。

维持会长含笑道:“不错,我特意看了,印上清清楚楚刻着,八路军武工队!”

“解恨呀,这武工队不得了,宫崎那老鬼子多威风呀,照样玩完!”村民说。

“听说武工队个个使双枪,枪法贼准?”

“咱王家庄什么时候也有武工队就好了。”

维持会长看向何大康,对大伙儿说:“这你们得问何同志了。”

何大康不说话,从墙上揭下鬼子的布告。村民老少男女都惊讶地看着。何大康从怀里掏出枚大印,在嘴上哈哈气,砰地在上面盖了个红彤彤的印戳,完了,将布告交到维持会长手上:“明天,你就拿它去向松尾小队长报信儿,说咱王家庄也有情况了。”

维持会长看完印戳后,把眼睛盯向何大康:“哇,这不就是盖在鬼子脸上的天印?”

何大康点点头,说:“那是罪有应得。从今往后,小日本再来王家庄,他就得当心了!”

“天哪,咱也有撑腰的了!”维持会长和室内的村民们,都高兴地叫了起来。

夜幕笼罩下的杨庄,一片静寂,几声击掌联络声响过,立青从黑暗中钻出来。学员王知风带着两个背枪民兵,走上前来把立青迎进村:“可把你盼来了!走,进村。”

进了村子后,立青接过王知风递来的热毛巾擦了把脸,接着问道:“转了七八个实习点下来,情况不错,形势喜人,都不同程度地站住脚了,王知风,你这儿怎么样?”

王知风向立青汇报,杨庄所属的新民区,原先设有抗日民主政府,后来斗争严酷,所以撤消了。可政府原先储备的五千斤小麦被一位老党员保存下来了,没地方交,王知风来以后,凭着这枚印章接收下来。

春种开始后,许多农户没有种子,王知风就把这五千斤小麦全部贷给了农户,还是凭的信印,说好了秋收多还五成,这样一来,五千斤小麦就变成了一万斤。一万斤小麦可是一大笔钱!于是,王知风和皇协军第五团拉上了关系,从他们那里买了一批枪支,组织起了新民区敌后武工队。

“你哪里是武工队长,简直就是个商人。”立青笑着夸赞。

“杨教官,您发给我的这枚大印管用着呢,全凭它变出人枪来。我们在有了一半人枪以后,搞掉了灵谷镇的汉奸队,还没收了杨村自卫队,于是人枪又增了一半。”王知风汇报说。

“好!你是所有学员中,发展最快的。”立青表扬王知风道。忽然想到自己与范希亮的往事,虽然对象不同,做法却几乎一模一样,不由得笑了起来。

立青来到冀中军区贺司令的指挥所,红大时期的师生相见,分外亲热。简单的客套过后,贺司令忽然对立青说:“你的几个学生不像话,在我的辖区里强行扩充兵员,生绑呀!”

“你具体点儿,行不?”立青诧异道。

“你在王屋区的一个学员,叫什么我忘了。”

“马长信。”

“对,就是这个马长信,你知道他那个武工队现在是多少人吗?”

“我这趟还没跑到他那儿!”

“七百五十人。他妈的,快赶上我的独立营了!”贺司令说。

立青觉得人多也不是什么坏事,毕竟武工队使不完,可以补充到部队,于是说贺司令真是少见多怪。

“可他七百五十人都怎么弄来的,你知道不知道?”贺司令继续道。

“怎么弄的?”立青也好奇起来。

“马长信那小子胆也大,揣根枪带颗印,跑到一个三不管村庄里,进村就召集群众大会,先点名当场任命了班排连长,接着问在场群众抗不抗日,群众说抗日,他就说抗日的都站这边。群众就一拥站到这边。他小子就说,好!抗日的都跟我走,都当兵去吧!”贺司令说。

“知道马长信入校前干什么的?”立青问。

“干什么的?”贺司令还真不知道。

“就是你们三五八旅的骑兵排长,跟你贺司令是一个大单位的。所以,你不能只骂咱抗大,要检讨,咱得一块儿检讨。”立青嬉皮笑脸地说道。

“我检讨?我给你的是粗坯,到你那可是深造呀!”

“是要批评,还要严肃纠正。可你老贺也做绝了,只给一支枪一颗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