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桃核值多少钱 > 第102部分(第1页)

第102部分(第1页)

坐在越野车里看着连绵不绝的农田,李源也是既激动又高兴,不由自主地在心里欢呼:“这么一大片土地,都是我的啦!”

崔国杰当然不知道,身边的老板此时心潮澎湃,一面开车一面向李源介绍:“农场总面积一千两百公顷……”

说到这里崔国杰看了李源一眼,然后才接着道:“也就是一万八千亩,其中水田面积八千两百十七亩,旱地面积四千五百六十亩,山上果园的面积刚好三千亩,另外还有两千多亩是沙滩和海面。这边的整个小海湾,都属于农场的。

这些数字李源早就了解过,但只有现在亲眼所见之后,才能真正了解其中的含义,知道整整一万八千亩土地究竟有多大。就在一年之前,李源完全没想到自己能拥有这么大一片土地。无论从哪方面来说,现在的他都算得上是个真正的地主了。

不过虽然十分高兴,但李源也没有因此被冲昏头脑。他深知和这座面积巨大的农场相匹配的,是同时压在自己肩膀上的责任。

事实上仅仅是维持农场的正常运作,就需要巨大的开支。其他的方面先不去考虑,单单是几十个员工每月的工资,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而到目前为止,李源只有经营一家一百多亩小农庄的经验。眼下要他管理规模扩大百倍的农场,这难度可是大了不止一点。

也幸亏李源有神奇的桃核傍身,所以才有信心接手管理农场。否则的话他说不定会考虑立即出售农场,以免在自己手里亏本。

和崔国杰一起来到农场的制高点,李源眺望着整个农场问道:“老崔,麻烦你给我讲讲,往年咱们农场都种些什么吧。”

“水田种的都是稻米,想必您也知道,泰国大米在东南亚各国都很受欢迎的。这里四季气候温暖,稻米一年可以熟三季,是农场主要的收入来源。”崔国杰详细地为李源解说:“至于那些旱地嘛,一般会种植甘蔗和其他蔬菜。农场里有一家榨糖作坊,会把甘蔗加工成白糖出售。其他蔬菜则运往泰国和大马各地销售,每年也能有不少收入。”

说到这里崔国杰歇了口气,然后接着对李源道:“至于山上的果园,我们种了芒果和荔枝。这都是在东南亚常见的水果,虽然价格不高,但因为很受消费者欢迎,所以销路一直不错,组成了农场的第三块收入。”

自从向李源介绍农场开始,崔国杰就很有自信地侃侃而谈,特别是说到各种数据时是张口就来,显然全都烂熟于胸。从这点就能看出,郭永华确实有识人之明,让崔国杰来管理农场的决定十分明智,他确实是个合格的农场经营者。

而李源让崔国杰继续管理农场的决定,无疑也十分正确。后者丰富的经验,对刚刚接手农场的李源会有很大帮助。

李源对农场种植的农作物种类,没有什么意见。毕竟他对东南亚的农业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在农场最适合种植什么农作物的问题上,还是采纳崔国杰的意见比较好。毕竟农场经营到现在,每年都是盈利的,这也说明崔国杰的安排没有问题。

李源关注的重点并不在这方面,他的目光越过整个农场,落到了远处的海湾上,过了一会才问崔国杰:“我就听你说了种植什么农作物,那边的海湾呢,有没有利用起来?”

“海湾?”崔国杰愣了一下,过了会才摇头道:“当初郭先生买下这个农场时,那个小海湾等于是奉送的,就一直保留原样,从来没有计划要怎么利用起来。”

听了崔国杰这番话,李源脸上露出了笑容——他已经找到了改进农场的第一个切入点。(未完待续。)

第253章 蟠桃结果

在郭永华把农场赠送给李源之前,这里一直运作得很好。正如李源看到的那样,水田里水稻已经在抽穗、旱地里甘蔗已经有一人高,蔬菜的长势也非常喜人。而在山坡的果园里,芒果已经长到拳头大小,荔枝很快就能采摘了。

就算李源要改进这些农作物的品种,也不可能立即把它们铲掉,只能循序渐进,等农作物收获一部分后,陆续换成更好的品种。而眼下唯一能让李源立刻做出改进的,也就只有那个一直没有利用起来的海湾了。

见崔国杰还没有反应过来,心情不错的李源笑眯眯地对他道:“老崔啊,我看海湾里水质清澈、风平浪静的,干嘛不搞一些海水养殖,也能让农场多一份收入啊。”

崔国杰这才明白李源的意思,但还是有些为难地道:“李先生,你的想法是没错。不过搞养殖业是要经验和技术的,一个不慎就会落得满盘皆墨的结果。农场里的工人种地都是把好手,但都没做过海水养殖,我怕会害你亏本啊。”

“没有有经验的人,可以想办法请几个来嘛。”李源对此倒是不怎么担心,胸有成竹地道:“我有渠道弄一些不容易得病、生长速度快又受欢迎的水产来饲养,这样风险小、收益大,肯定能赚钱!”

凭心而论,崔国杰很怀疑有没有这种水产。不过李源是老板,既然他下定决心要搞养殖业,崔国杰也不好反对,迟疑片刻后还是勉强地点头道:“在泰国湾那边,有几家海水养殖场的。我的一个亲戚在那边工作,如果我请他来帮忙,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

李源也看出了崔国杰的迟疑,不过他也打算用事实来说话,所以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轻轻点头道:“好,这件事就麻烦你了。等你亲戚来了之后,我们再好好商量饲养什么水产好。”

走马观花地视察了农场后,时间也已经不早了。李源还要在这里多待几天,当晚就住在农场里了。

在靠近海湾的地方,有一幢两层的小别墅。这幢别墅本来是给来视察的集团高层落脚的,现在农场都是李源的了,别墅自然也归他。

别墅里各种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十分舒适方便。更重要的是周围的环境非常好,前面是蔚蓝平静的海湾,后面则是平缓的山坡,再加上当地宜人的气候,正好应了那首著名的诗歌:春暖花开,面朝大海。

在安顿下来后,李源上网查询了受欢迎的海产,很快就大致确定了两个养殖品种——鲍鱼和石斑鱼。

前者是传统的名贵食材,有“四大海鲜之首”的美名,在整个东北亚和东南亚都很受欢迎。而石斑鱼在南方更受欢迎,也是很适合养殖的水产品种。更重要的是这两种水产,都很适宜在南方饲养,是李源的首选。

不过这种事也要听听专业人士的意见,所以李源打算等老崔把他的亲戚请来后,再和对方商量一下,最后确定该养殖那种水产。

今天是忙碌的一天,李源不但赶了很长的路,而且还视察了农场,忙到现在已经快到午夜了。不过李源还不能休息,因为今天刚好是桃核每隔七天吸收灵气的日子。

眼看还有几分钟就到午夜,李源小心翼翼地锁上房门,把所有的窗帘都拉严实了。桃核吸收灵气的场面绝对不能让别人看到,所以必须非常小心才行。

很快就到了午夜十二点,熟悉的小光点开始在房间里出现,慢慢地飘向桃核。不过李源发现这次的亮点明显比在国内多,随着时间的推移,亮点密密麻麻的,简直就要连成一片了。

李源已经知道,灵气的充沛与否,和身处的环境很有关系。农场的环境比国内好得多,灵气自然也就更加充沛了。

随着亮点越来越多,房间里就像开了好几盏电灯似的,亮到让李源觉得有些刺眼了。他眯起眼睛看了眼窗户,确定厚实的窗帘拉得很好,这才稍稍安心了一些。

就在这个时候,所有的亮点都开始往桃核上聚集。依照以前的经验,李源知道桃核很快就会把所有的灵气吸收进去。

事实也正是如此,当所有的亮点都聚集到桃核上时,桃核猛地一闪,发出了明亮的金色光芒。

眯着双眼的李源见状心头一喜,知道桃核又进化了。而这显然要归功于农场周围的环境,在这种山清水秀、面朝大海的地方,灵气肯定非常充足。所以桃核第一次在这里吸收灵气,就意外地进化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