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玉美天下珠宝旗舰店 > 第18部分(第2页)

第18部分(第2页)

“你笑什么?”小玉瞪他一眼,“人家正在发愁呢。”

“没笑什么啊……你列了明天的行程了?又要去哪儿忙呀?”宋潜忍住笑意,顾左右而言他。

“明天我要去布庄!”小玉对着行程表又发起呆来,嗯,衣服的颜色该如何搭配呢?

宋家所在的官巷附近就是丝纺染坊聚居之地,这儿有好多家布庄,前院卖布裁衣,后院织布染色,亦工亦商,十分繁华。小玉平日在这儿进进出出,对这些布庄却印象不深,其实来了古代这么久,还没买过一身衣服呢,都穿着嫁妆箱子里带来的衣裳。没办法,古代的衣裙暂时还不能激起她的购买欲,二十多年积累起来的审美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她正在努力适应这个社会,但就目前看来,还需要更加用心才行。

小玉和惠娘就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布庄里晃荡了半天,逛得差点中暑之后,小玉得出一个结论——宋人的女装,不是一般的贵啊!

做身一般老百姓的衣服,价格并不算高,一件布袍数百文左右就能买到。可是,女装的价格,却是贵的离谱,一件普通的褙子,连布料带做工就要五贯钱,是男装的十多倍。更别提那些绣花裙袄之类的高档女装了,那就是天价,一件高档女装和后世一件纪梵希小礼服的价格相去不远。小玉逛的脸色发青,上帝啊,原来梅家给的衣服是这么值钱的,怪不得出嫁前明珠小姐一直在她面前数着嫁妆里有多少好衣服,想以此来引诱她听话。

小玉的头开始痛了,她需要为绣心园中那几个小女孩制作统一服装,没想到成本高成这样。

“夫人,要不,我们去小一些的巷子里去找找?那些小布庄的衣裳,总比大布庄的要便宜些。”惠娘给小玉出主意。

小玉苦笑着继续撑起伞,往官巷里头的小巷子走去,这种小布庄的衣裳估计便宜是便宜些,就怕粗制滥造,穿上显得档次低。

逛了一会,小玉突然在一条小巷里发现一个有些陈旧的门匾,上书“绿波布庄”四个大字。

“这一家布庄的名字,怎么如此奇怪?”小玉一路行来,看见的布庄都是叫“陈记”、“薛记”之类的名字,这家绿波布庄名字十分特别,小玉忍不住走到这布庄门前来。

布庄的大门微微开着,里头静悄悄的,不像有人生活。小玉探头进去,喊了一声:“有人吗?”

“来啦!”随着一声呼喊,一个三十岁左右的苗条少妇急匆匆的走出来,她穿着粗布夏衣,两只袖子高高挽起,手上还沾有染料的颜色。

少妇笑着招呼二人:“两位娘子是要买布呀,还是裁衣?”

小玉回答说:“想做几身衣裳,不知你家手艺如何。有现货吗?”

“有的有的。”看那少妇也是个干脆人,她一边请二人进来,一边朝院子里喊着:“当家的,来客人啦!”少妇转过头来朝二人赔笑说:“我们当家的还在后面干活呢,二位请先到屋里坐吧!”

小玉想既然都来了,坐一坐也好,反正给这毒辣辣的太阳晒的够呛,正要找个阴凉所在躲一躲。说起来,这小布庄旧是旧了点,但收拾的整整齐齐,一尘不染,小小内院也载花种树,弄得花团锦簇,一进来顿觉身上的燥热减了几分,看来这户人家虽说是做工的,却并不粗鄙,甚至可以说很有些生活情趣呢。

小玉跟着少妇走进屋里,刚刚坐下,就听得一个年轻女子的声音淡淡的说:“菊姐,有客人来啦?”

小玉循声望去,看见一位身形高挑的少女缓缓走进房来。这女子年不过双十,秀发披肩而下,只在头顶挽起一束用支乌木簪子固定,脸上不施粉黛,身上穿了件浅青衫子,系一条雪白襦裙,全身上下毫无装饰,端的是荆钗布裙,素净非常。但纵然打扮的如此清淡,也无法掩盖她秀丽无匹的的容貌,更有一种宁静致远的恬淡气质在她举手投足间不经意的透露出来,让人眼前为之一亮。

小玉没想到深山出俊鸟,陋室藏明娟,这么个不起眼的小院子里也会有位如此脱俗的美人,倒是开了眼界。被称为菊姐的少妇忙为小玉介绍:“这位是我们布庄的当家人司徒姑娘。”

那位司徒姑娘见客人是两位娘子,态度更是从容,微一福身,说道:“奴家司徒青争,不知两位要做什么衣裳?”

小玉问:“我要做五套婢女的衣裳,用普通的夏布,要多少钱一套?”

司徒姑娘问道:“要绣花吗?滚边吗?”

“不滚边。花是不用绣,只是衣裳的胸口要绣两个大字。”小玉早想好了。

“若是在我们这儿买布料做衣裳的话……一贯钱吧。”司徒姑娘轻轻的说。

一贯钱?哇!那可比在外头天街上买要便宜了许多呢!小玉有些不敢相信——人就是这样犯贱,又想买便宜货,又不敢相信便宜货——真的假的?

第三十二章:争产风波

司徒姑娘并不多言,只是请她们到内室去看看她正在裁的一件袍子。她们几人一边走,菊姐一边夸:“两位娘子,你们可不知道,我们司徒姑娘的手艺啊,那在临安城里都是顶儿尖儿的角色,她要是说第二,没人敢称第一啊!就说这裁衣服吧,谁不得照着模子描线才能裁出来?我们姑娘根本不用模子不用描,拿起剪子就能裁,缝的针脚是半丝不露力道均匀,一穿上,就像是贴着您的身子做的一样,别提多合身了!”

小玉听着菊姐滔滔不绝的介绍,禁不住笑出声来,这位菊姐好像后世那些传销人员一样能言善道,不去干销售还真是浪费了她的口才啊!司徒姑娘闻得笑声,回头看了小玉一眼,那秋水般的眸子就像会说话一样。她对菊姐说:“菊姐,别让客人看了笑话,我哪有你说的那么好?”

菊姐咧嘴一笑,说:“当家的,我也是实话实说!”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听到外头传来一阵喧哗之声,听得一个粗沙的男声大喊道:“青争我儿,你可在家?”

随着那声呼喊,便看见几个男男女女蹬蹬蹬走进了布庄小院,本来就不大的院落顿时显得拥挤起来。

小玉在临安住了一段时间,知道那些男女不能见面之类的清规戒律只能用于上层人家,穷人家的女孩都要出来抛头露面工作挣钱,总还是要和男人来往说话的。这些人闯进来虽说是无礼,但也并不逾距。

为首一个穿着玄色粗布长衫,年纪在五十上下,面孔有些浮肿的粗黑汉子开腔说:“我儿,几天不见,你又清减了!”

司徒姑娘躬身行礼,垂首轻声说道:“伯父有心。”

“嗬嗬嗬!你实在太辛苦啦!我今日在街上正好巧遇了姜媒婆,她说有好几个富家公子在求她给说个贤惠的妻子,我想青争你是最贤淑不过的,年纪也不小了,该早点找个好婆家嫁了享享清福才是,就把姜媒婆给请来了。老姐姐你看我这侄女儿怎么样?”

那身材瘦小的姜媒婆一脸褶子,笑起来就像朵残败的菊花,把司徒姑娘从头到脚细看了好几遍,啧啧称赞说:“老身说了半辈子媒,就没见过这么水灵的姑娘!这样的相貌,这样的性情,哪会愁嫁?司徒老哥,我肯定给你家姑娘说个好婆家!”

司徒姑娘面容平静无波,并不因他们谈论她的终身而显得羞涩扭捏,又或故作矜持,小玉在旁看了暗暗称奇,这位姑娘的淡定功夫真是少有。只听司徒姑娘缓缓开口说道:“伯父一贯爱惜青争,青争感激万分。只是青争前些日子就已说过,家父尸骨未寒,青争重孝在身,不敢擅论婚嫁,只能辜负伯父厚爱了。”

小玉和惠娘、菊姐站在离众人较远的角落里看着这一幕,突然她眼角余光瞥见菊姐一脸愤慨,觉得好生奇怪。又听得那汉子干笑两声,说:“我儿此言差矣!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虽说百行孝为先,但世事皆有例外,我们临安风俗也有女儿在父亲七七之前出嫁的惯例,青争你可要快些下决定,好让你父在天之灵安心呀!我想我那老哥哥也会乐见你嫁人成家的,你说可是这样?”

司徒姑娘不为所动,仍是平心静气的回答:“父母养育之恩,虽万死亦难报答,青争现在一心想为父亲守孝,婚姻之事,休要再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