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三国兵主TXT八零 > 第52部分(第4页)

第52部分(第4页)

渔阳泉州。

泉州东南八十里,大沽口。

这里原本荒无人烟,但自从刘渊着手开发海洋资源,就把这里命名为大沽口,并把它建成了一个大型的港口。同时在周边建成了几个大型的海盐场,每月海盐产量达到三万石!

中原商行接着组建船队,招募航海经验丰富的沿海渔民,探索海洋航路。跟着捕鱼业蓬勃发展,各种海鲜、珍珠等海中特产,逐一亮相大汉,并大卖特卖。

在探索海洋,组建船队的同时,刘渊有意识的培养精锐海员,为以后组建海军打下基础。

大沽港口自建成以来,不足一年时间,就位刘渊带来了四五十万金的纯收入!

总而言之,经济方面,幽州已经远超大汉其他各州,已经实现了刘渊冠绝大汉的豪言。

在民生方面,幽州经过两三年有意识的吸纳人口、鼓励生育,到如今,已经突破三百万大关!而新品麦种经过刘渊提点,墨家又进行深入研究,到如今已经是第三代精品麦种。亩产超过刘渊自己研究的第一代,达到二十五石的产量!

据沮授统计,幽州总面积约四亿亩(也就是约近三十万平方千米,每平方千米等于一百公顷,每公顷等于十五亩),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之一,也就是四百万亩。

合计粮食总产量达到一亿石!

而东汉顶峰时期,粮食产量达到二十亿石,如今汉末民生凋敝,缩减一半,也就是算作十亿石。那么幽州的总产量,占整个帝国的十分之一。虽然还达不到冀州、徐州等地的产量,却也算得上顶尖水准!

要知道,幽州的耕地面积,只有总面积的百分之一!而冀州、青州、徐州等地,多为平原,土壤肥沃,耕地面积是幽州的十倍、二十倍还不止!而且这些大州人口众多,像冀州,就有人口近千万,是幽州的好几倍!

这其中的主要原因,除了刘渊大力鼓励发展农业,麦种优良之外,还离不开新式的农具、每家每户一头耕牛,以及水利工程的建成。

这些条件综合起来,才有幽州这往日贫寒,如今富庶的局面。

在军事方面,幽州四大军团,沮阳军团,徐晃麾下有精锐大军五万。其中轻骑兵一万,弓弩手一万,刀盾手一万,长枪兵一万,五千陌刀手,五千重骑兵!

轻骑兵装备轻质钢甲、钢盔,配有精粮连弩、长枪、标枪、轻型斩马刀,人手四匹良马;弓弩手分为五千大弓手,五千连弩兵;刀盾手,五千配全钢重盾,中型斩马刀,重型钢甲,武装到牙齿,是为重步兵,五千配轻钢甲、轻钢盾、轻型斩马刀;长枪兵配中型钢甲,丈八钢枪;陌刀手着重型钢甲,六十斤丈八陌刀;重骑兵人马俱配重钢甲,六十斤巨型斩马刀。

另外还有消息营,以雄鹰传讯,计两百人;工程营,操纵钢制攻城车、投石车、冲车、攻城井栏,负责开山、搭桥、挖陷坑等事宜,计五千人。

至于后勤、伙夫等兵种另算。

也就是说,整个沮阳军团,总计有六七万人。

黄昌的渔阳军团、颜良的辽东军团、张飞的辽西军团,大概也是如此配备,相差不大。

总而言之,幽州如今拥兵近三十万,而且都是刘渊亲手操练出来的精锐中的精锐!如重骑兵、陌刀手、重步兵,更是精锐中最顶尖的战士选拔组建。

这些战士个个身强力壮,武艺娴熟,比较起来,两个人就能稳胜三流战将!

而这样的军队,刘渊就有六万!

这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却是事实。

刘渊练兵,与战士们交换精气,不但大大促进自己的身体素质,更使得其中资质良好的战士受到了兵主精血的影响,从而体质大增!

而军中武艺,却是刘渊简化上古战技,外加自己在战场上的体会,综合而来。这套战技被其命名为军体拳,共分十层,练到圆满,堪比一流战将!

当然,要练这套武技,是有条件的。

比如普通士兵,只能练第一层;伍长二层;什长三层;都伯到军司马,四层;都尉校尉五层;中郎将六层;裨将军、偏将军七层;杂牌将军八层;一军主将九层;军团长十层。

而且这套战技的第一层传入学院,当做体操,让学子用以健身。到郡学院阶段,学院武部就按照优秀学员的优秀程度传授不同层次的战技。

这两三年中,幽州教育系统建设完成。虽然因为时间太短,还看不出成效,但刘渊始终相信,教育,才是幽州崛起的根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不过因为郑玄担任幽州大学院长,许多其他地方的儒生学子也慕名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