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不仅有人请苏轼写广告诗代言,更有甚者,因为苏轼太出名了,还有些人是蹭苏轼的代言,也就是无中生有。
据叶梦得的《避暑录话》记载,就是在宋朝的宣和年间,有个叫潘衡的生意人,在江西一带卖墨,而这个潘老板卖墨的招牌就是:苏轼。
没错,他手里头有这么一个故事,说他当年和苏大学士在海南时曾遨游墨海,深受苏大学士的赏识,于是传授以制墨的独门秘方,说我卖的这些墨,都是按照苏大学士的秘方做出来的,“自言尝为子瞻造墨海上,得其秘法”。
要知道在当时的书画市场上,苏轼作品的行情早已居高不下,到了“一字万金”的地步。
再加上当时他老人家已经去世了,他的作品又被仇家大量销毁,于是更加的水涨船高,真的是一字难得,甚至延伸到了制墨的领域。
因此,这位潘老板打出曾得到苏轼制墨秘方的广告之后,宋朝的老百姓们,尤其是读书人,不管真假,都纷纷前来购买,导致供不应求。
不过这是一个牵强附会的故事,因为当时的文人叶梦得就一直怀疑这个广告的真实性,后来,在许昌碰到苏轼的四儿子苏过时,还专门询问了一下。
需要说明的是,苏过是苏家最有才华的公子,也曾跟苏轼去过海南,应该是苏轼与潘衡互动的目击者。
当叶梦得问起此事,目击者苏过当即就表示了否定,说:“我老爸根本就没有什么所谓制墨的秘方,全是商家打广告吹牛罢了。”
但是,苏过也没有否定潘老板与老苏的交往,原来事情是这样的。
当年苏轼带着儿子苏过居住在海南时,潘老板登门拜访,而当时苏家父子正在自制煤炭。
可惜当晚不慎走火,几乎把居住的茅庐都给烧了。
在那残烬中还有几块黑煤,约莫有手指头大小,苏轼便尝试着拿这块残煤来写字,结果坚硬度不够,苏轼当即哈哈一笑,也就罢了。
可潘老板当时就在现场,生意人也不愧是生意人,处处留心,直接把这细节记在了心里,然后回去之后就无限炒作放大成广告,渲染成苏大学士传授了他制墨秘方。
这个潘老板不亏是个小机灵鬼,他最机灵的地方就在于,他确实和苏轼有过互动,至于是不是当场传授了秘方,那发挥的空间可就大了,毕竟传授秘方不一定就是一板一眼地讲课和抄笔记,两人心有灵犀一点通,在意会之间领悟秘方也未必不可以啊,反正人嘴两张皮,他想怎么说都行。
就跟后世的诺纳尔多被代言金嗓子喉片一样,变的是时代,不变的是套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套路。
当然,广告是一方面,需要说明的是,潘老板的墨也确实质量极好,“然衡墨自佳”,没有辱没苏大学士的名声,所以苏家也就没有追究,由得他去了。
毕竟那个时代可没什么侵犯姓名权肖像权一说,只要你不拿着我的名字为非作歹,坑蒙拐骗,就怎么都行,反而还会觉得这是一种荣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