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战使罗马帝国臣服,刘宇还下旨早年已经西迁到乌拉尔河以西,攻占了顿河平原,又征服哥特人,攻占基辅平原的北匈奴,出兵攻击罗马帝国东北侧。
圣旨中对北匈奴说的意思大致是这样:匈奴乃夏朝遗民,亦为三皇五帝之后,虽与大汉有数百年仇怨,但念在既已西迁,远离中原,只要共奉天子,遵从圣喻,大汉不欲斩尽杀绝。今大汉兵伐罗马,匈奴即在罗马东北,当共同发兵击之!
基辅平原上的匈奴王庭,突然接到大汉传来的汉天子圣旨,匈奴上下颇有争议。
反对者,大汉与匈奴数百年仇怨,匈奴便是在大汉的驱赶下,不得不离开祖地,屡次西迁,过程极为悲戚,匈奴岂能向大汉妥协。
赞同者,大汉毕竟过于强大,一旦不从天子圣旨,汉军极有可能也越过乌拉尔河,再次攻击匈奴,他们很可能会在大汉的兵锋之下,再次失去占领的肥沃的顿河平原,基辅平原。
况且,罗马帝国富庶,匈奴也极为眼馋,但匈奴刚刚再次西迁不过十来年,也才刚刚征服哥特人,元气未复,力量有限,根本不足以招惹罗马帝国。如今遵从汉天子的圣旨,与大汉共同夹击罗马帝国,这是一个机会,就算失败,也可以把脏水往大汉身上泼,罗马帝国要仇恨也是仇恨大汉。
最终,匈奴还是选择妥协,遵从汉天子的圣旨,打着大汉的旗号,出五万骑兵,从东北侧攻击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虽然统治疆域最大的时候,有将近五百万平方公里土地,但其真正的核心力量只有半岛本土的罗马人,而罗马人的总人口大致在一千五百万左右,至于其他区域,都只是被罗马人征服的各个部族,松散的领主自治势力,只是共尊罗马皇罢了。
罗马人为了维护统治,建立了十万人强大的罗马军团,每一名罗马军团的士兵,都装备有锁子甲,其中大约四万是骑士。罗马军团就相当于当初安息帝国的帕提亚骑兵,是罗马帝国统治的基石。
面对大汉各方面势力,加在一起近三十万大军的夹击,其中两万陌刀兵,一万飞龙骑,罗马帝国虽然也征调了近三十万各族兵马,且有最精锐的六万罗马军团。
然而,六万罗马军团岂是汉军两万陌刀兵与一万飞龙骑的对手,在安基拉,两万陌刀兵与一万飞龙骑正面击溃六万罗马军团,整个大战持续不到两个时辰,罗马军团前后被杀两万多人,近三万人被俘,只有几千人溃败到了拜占庭,而汉军陌刀兵与飞龙骑加在一起死伤不过两千余人。
最精锐的罗马军团这一突然惨败,其他二十几万来自各族领主的士兵,也不是安息、贵霜、康居、大宛联军士兵的对手,一天之内也被击溃。
联军直逼拜占庭,一旦跨海攻占拜占庭,联军就将长驱直入,直扑罗马帝国核心本土罗马半岛。
另一方面,匈奴骑兵从罗马帝国东北侧入侵,攻占达基亚,掳掠了大量人口财物,这一次掳掠,无疑加速匈奴人在罗马帝国东北侧进一步崛起,为将来罗马帝国的噩梦,匈人王国的建立奠定基础。
前线接连惨败的消息传到罗马城,罗马帝国皇帝又愤怒又惊恐。
罗马帝国也是松散的领主奴隶制,全靠罗马军团压制,六万罗马军团丧失了五万多人,已经动摇罗马帝国对各部族的统治,罗马军团溃败之后,二十来万各部族士兵也全线溃败,可见一斑。
同时,汉军的强大也超出罗马帝国皇帝的认知,六万罗马军团啊,曾经与安息帝国接连几十年战争,罗马帝国也没有一次性出动过这么多罗马军团士兵。而且,做为帝国最精锐的力量,帝国统治各个部族的基石,罗马军团但凡出击,无一不是以少打多,可是两倍数量的罗马军团与汉军交战,却在短短两个时辰之内全面惨败,近乎全军覆没,最重要的是,汉军损失不到罗马军团的十分之一。
汉军有这样无敌战斗力,难怪曾经的安息帝国,贵霜帝国,康居、大宛等都被大汉征服,就连近几年击败哥特人后迅速崛起的匈奴人也打着大汉的旗号。
神武二十八年,罗马帝国终于被打服了,派遣王子带领使团前往长安城,上交国书,罗马帝国亦表示从此臣服大汉,罗马帝国改称罗马王国,罗马皇帝去帝号,改称罗马国王,新罗马国王继位,需得到汉天子的认可方为正统。
神武三十年,大汉长安城万邦来朝,刘宇一定意义上做到了日月所照皆为汉土,江河所至皆为汉臣。
神武三十一年,八十三岁的刘宇寿命走到尽头,病逝于未央宫,四十九岁的太子刘睿继位,尊已经六十多岁的生母,皇贵妃甄洛为皇太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