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游戏中的著名城市 > 第27部分(第2页)

第27部分(第2页)

摆放在地板上的九个橡胶做就的人体,乍一看酷似九只大大的避孕套。在生命

和机器之间,在现代工业和原始激情之间,在社会规范和绝对意志之间,这一个装

置艺术作“给我们留下了足够想象的空间。

本次艺术展的学术主持人、上海新锐的书法批评家王南溟原先有一个构思:将

100只BP机放在展厅的大门上,在同一时间让它们发出呼叫,从而宣布展览会的开始。

它的暗喻是整个世界都在BP化,人们都成了BP人。遗憾的是由于技术的原因而没有

完成。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小小的本次展览会的布告,名为《牵着线的风筝》,其艺

术张力显然远远不及前者。

在艺术展上,某位资深的艺术批评家如此说道:“每件作品都有它的具体意思,

但重要的是要让观众一下子便被这种意思所击倒,现在显然还没有做到这一点。”

他的观点或许代表了相当一部分观众的感受。作为一种崭新的艺术形式,装置

艺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是不言而喻的,但人们同样有理由要求这些进入他们目击

之眼的艺术品除了颠覆了他们的传统艺术观念,还应提供给他们更多的东西。

消失的声音和膨胀的声音

很多声音在我们不知不觉之中正悄悄地消失,那些不敏感的、或者没有这方面

知觉的人们甚至还不知道这些声音的存在。

与此同时,很多声音却又在我们的感觉系统中突然地出现,它们甚至出现在我

们的知觉系统中,如果你是一个对城市生活和这生活背后的密码有着特别想象力的

人。在一边的消失和另一边增长的时候,我们意识到这个时代的文化权力的转移和

替换。

就声音的消失而言,我想,我们其实应该讨论的是曾经占据着社会文化权力中

心的那些声音——比如文学的声音、哲学的声音、批判的声音在这个时代消失这样

重大的问题,但我想,主专家们来讨论这一问题将是更为适宜的事情,而我们能够

做的是在都市文化这一层面上(也就是大众的、世俗的文化层面上)来目击和解析

城市声音的消隐和喧哗。

让我们先从卡拉OK谈起。

将近有着十年的历史,由我们的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所输入的这个电声玩意儿,

它成了中国青年们的图腾。那个时候,你在中国大陆的每一座城市中,都会听见卡

拉OK发出的混响,与此同时,在这些混响的背后,是整个中国一代细小族的那种有

时迷乱、有时清晰的情感。

技术崇拜或许便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但更正确点说,那个时候人们崇拜的并

不是技术而是由技术支撑着的人,比如从一开始的齐秦、姜育恒、钟镇涛,到后来

的王杰、赵传、童安格,以及再后来的四大大王等等等等,他们身上闪烁着的光芒

无一不投射在中国青年们的瞳仁里,他们的声音也持久地响彻在中国青年们的灵魂

中。如果今天我们重新回首往事,我们很容易便会想起“大约在冬季”、“跟往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