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人类性的发展 > 第6部分(第1页)

第6部分(第1页)

雌性的乳头作反复机械刺激,就会导致泌乳。机械刺激使得与乳头相连的神经,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反射影响到释放激素的腺体,自然就释放出激素。例如,一头性成熟但尚未交配过的雌性有袋动物,可因收养幼崽的喂奶,而刺激泌乳。挤压未交配过的母山羊乳房同样也会导致泌乳。同样道理也适用于人,因为人为地刺激乳头导致男性以及非哺乳期女性体内的催乳素猛增,十几岁的男孩乳头自我刺激以致泌乳也不鲜见。

我想举一例发生在人类身上的此类现象,来自一封给“亲爱的阿比”这一各报广为开设的专栏的信件。有一个未婚女性,她将收养一个新生儿并渴望亲自哺养他,她问阿比是否能通过采用激素来得偿所愿。阿比回答道:荒谬至极,你这样做只会使自己毛发增生。于是就有几个愤愤不平的读者写信去,讲述确有同样情况的女性通过让婴儿反复吮吸乳房成功地哺养了孩子。

医生和哺乳护理专家的最新实验显示,多数养母在3一4周后开始分泌一些乳汁。他们建议未来的养母在领养孩子之前1个月起,就用吸奶器每隔几小时给乳房以刺激。在现代的吸奶器发明前很久,人们就通过将玩具娃娃或者孩子放于胸部达到了同样结果。尤其是在传统社会,孕妇身体不适无法哺乳,孕妇的母亲会试图代女地完成这项工作。曾报道的例子包括年达71岁的(外)祖母们,还有旧约中路得的婆婆内奥米(如果你不信,请打开圣经,翻到“路得记”,第4章,第16节)。

男性从饥饿状态恢复时,乳房发育是很普遍的事,自发泌乳则只是偶尔有之。在二战后从集中营释放的战俘中就发现了几千例。一名观察者仅在某日军战俘营的幸存者中就记录到了500例。比较可信的解释是,饥饿不仅抑制了产生激素的腺体,而且抑制了肝脏的功能,而肝脏正是分解激素的。在营养恢复正常后,这些腺体功能的恢复速度远快于肝脏,这样体内的激素水平如脱缰野马般猛增。再一次参看圣经,就会看到旧约中人类的祖先是如何早于现代生理学家作出判断的:约伯(圣经第ZI章,第24节)谈论一个胖男人时说道“他的乳房里乳汁丰盈”。

人们早有所闻,许多公山羊,有正常的睾丸,也能令母羊受精,原来完全正常,乳房竟会自己发育起来,分泌乳汁,令它们的主人们惊骇不已。公羊奶和母羊奶在成分上类似,相比之下,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甚至还要高一些。人们在一只被抓获的东南亚短尾恒河猴身上也观察到了自发泌乳现象。

1994年,野生动物的雄性自发泌乳现象终于有了报道,见于分布于马来西亚和邻近岛屿的迪雅克雄性果蝠。抓到的11只活体成年雄性拥有功能正常的乳腺,人力挤压时会有乳汁流出。一些雄性的乳腺因为充满乳汁而肿胀,显示它们还未开始哺乳。可另外一些可能已经哺乳过,因为它们的乳腺没那么鼓胀(但仍在泌乳),如同哺乳的雌性。在三组不同地点、不同季节抓到的迪雅克果蝠中,有两组包括泌乳的雄性、雌性和怀孕的雌性,但第三组中的成年两性都处于生殖休眠期。这显示这些果蝠的雄性可能和雌性一样形成了泌乳功能,并成为自然繁殖周期的一部分。显微镜的观察显示,在泌乳的雄性睾丸显然还有正常的精液形成。

因此,尽管通常哺乳的责任属于母亲而不是父亲,至少有一些哺乳动物的雄性具有哺乳必需的身体组织、生理潜力和激素受体。施用激素或其他可能促使释放激素的物质,会使雄性乳房发育、分泌乳汁。完全正常的成年男性哺乳婴儿的事情历史上也有几例,并有人曾对其中一例分泌的乳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中所含的乳糖、蛋白质、电解质水平亦和女性乳汁相仿。所有这一切表明,使雄性泌乳的演化进程是比较简单的;也许只需要一些突变,使得激素增加分泌或减少分解就可以达到目的。

显然,进化并未打算让男人在正常情况下使用这种生理潜能。用电脑术语讲,至少有一些雄性拥有这方面的硬件,仅仅是自然选择尚未编制程序命令其工作罢了。那么为什么呢?为搞清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换一种思路,本章中我们一直使用的是生理推理方法,现在我们回到第二章 中使用的进化推理方法。尤其要反思的是,两性的进化战争是如何进行的,以致发展到90%的哺乳动物都是由母亲独力担起护犊之责。对于那些无需父母照顾即能存活的物种,显然不会发生雄性哺乳的问题。雄性不仅无需哺乳,它们也无需提供食物、保卫家庭领地、保护和教育后代,以及为它们的后代做其他任何事。雄性粗鲁的遗传兴趣,最佳地表现为追逐雌性并使之受孕。一只发生突变,能够哺乳后代(或者以其他方式照顾后代)的了不起的雄性在繁殖速度上很快就会被其他自私的正常的雄性超过,因为那些雄性无需哺乳,因而能繁衍更多的后代。

只有10%的雄性哺乳动物有必要照顾后代,也只有这些物种,才值得考虑雄性哺乳的问题。这些少数物种包括狮子、狼、长臂猿、狗以及人类。但即使是在这些需要雄性照顾后代的物种中,哺乳也并非是父亲所能提供的最有价值的奉献方式。一头雄狮真正应做的是驱逐野狗和其他雄狮,以防它们杀害它的幼狮们。当幼狮的敌人们虎视眈眈时,它应该出门巡视领地,而不是坐在家中喂养孩子(母狮完全能胜任此项工作);狼爸爸离开狼窝去捕捉猎物,给狼妈妈带回肉食,她将肉食转化为乳汁,以此对狼仔们作出最有用的贡献;雄性长臂猿时刻提防着不让蟒蛇和老鹰夺走它的孩子,随时警惕不让其他长臂猿闯入它的妻儿取食的果树;狗爸爸则花了许多时间随时带领它的两只幼崽。

所有这些雄性不哺乳的借口并不能抹杀这样一种可能性,就是存在着其他某些哺乳动物,雄性哺乳更有利于雄性本身和它的孩子们。迪雅克果蝠可能就是这样一种动物。但即使世界上有这些雄性哺乳更有利的哺乳动物,雄性哺乳的实践仍是与符合进化论原理的现象产生的问题背道而驰的。

如果用人类制造的装置来类比,我们就能理解隐藏于进化论信条后面的想法。根据车子相应的不同用途,如装运家具、马匹或者冻货,一个卡车的制造者能轻而易举地改装一辆卡车的基本原型。只需对同样基型的卡车货仓作一些小小的变动,而几乎无需变动发动机、刹车、车轴和其他主要部件,就能满足不同需求。同理,一个飞机制造者只需对同一型号的飞机作些小改动就能分别用于载运普通乘客、特技跳伞或者运载货物。但是要将一辆卡车改装成飞机或者反过来都是不可能的,因为卡车的各方面都是作为卡车而制造的:笨重的车身、内燃发动机、刹车系统、车轴等等。要造一架飞机,我们不可能先造一辆卡车,再去改装它;相反,我们会彻底从头来过。

动物则不是为了给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提供最佳解决方案而从头设计出来的。相反,它们是从现存的动物种群中演化而来的。生活方式导致的进化改变是通过细微的变化逐步累积和渐进形成的,这些细微的变化是进化方案适应不同的但又相关的生活方式的结果。一种动物经过许多调整终于适应了某一特定的生活方式,不可能再作许多调整来适应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者说至少在短时间内不可能。例如,一种雌性胎生哺乳动物不可能演变成卵生动物,可以在受精当天就将胚胎产出体外,它必须首先演化成具有类似鸟类生成卵黄、卵壳和其他必需的机制后才能产卵。

我们回想一下,在鸟类和哺乳动物这两类主要的恒温脊椎动物中,雄性照顾后代是鸟类的惯例,对于哺乳动物则是特例。所以有这种差异,是因为鸟类和哺乳动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对于如何处置刚在体内受精的孕卵,形成了不同的解决方案。每一种解决方案都需要一整套的调适与改变,这些改变在鸟类和哺乳动物身上都是不同的,到今天现代鸟类和哺乳动物更是迥然不同。鸟类的解决方案是,雌性很快娩出受精胚胎,以一层硬壳包裹卵黄,胚胎处于一种完全未发育、极其无助的状态,除非是胚胎学家,任何人都认不出这是一只鸟。从受精到产卵,胚胎在母体内发育的时间只有一天或者数天。如此短暂的体内发育必然导致一段长得多的母体外发育时间:在雏鸟破壳而出前有长达80天的孵化期,在雏鸟能飞翔前有多至240天的时间需要喂食和照顾。一旦鸟卵娩出,接下去雏鸟的发育,没有什么事是非母亲不能做的。父亲也可以像母亲那样趴在鸟蛋上给蛋保温。多数鸟类的小鸟孵化以后,和父母吃的是同样的食物,父亲也能和母亲一样外出觅食,衔回巢中。

多数鸟类物种需要雌雄双方共同保护鸟巢、鸟蛋和雏鸟。对于那些只需一方即可完成上述任务的鸟类,也多半是雌鸟而不是雄鸟担当责任,理由是我们在第二章 中已经讨论过的:雌性对于受精胚胎在体内发育所尽的义务越多,它就越排斥雄性照看后代,并且由于体内受精,雄性对后代的父系血统缺乏信心。但是,所有雌性鸟类对后代所尽的体内义务要比任何一种哺乳动物少得多,因为发育中的雏鸟即使和最早产的新生哺乳动物相比,它出生(产卵)时是处于那样早的一个发展阶段。母体外的发育时间(理论上是一段父母都能分担责任的时间)与母体内的发育时间之比,鸟类远高于哺乳动物。任何一只雌鸟的“孕期”(卵的形成期)不会像人类那样“十月怀胎”,甚至比哺乳动物中最短暂的妊娠期12天还要短。

因此,当雄性始乱终弃时,雌鸟不会像雌性哺乳动物那样轻易被哺育后代之责吓倒。这是由于进化安排了鸟类的本能行为、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结果。鸽子通过从喀囊中分泌“乳汁”喂养雏鸟,雌雄鸽子演化成都能分泌“乳汁”。鸟类通常是双亲共同养育雏鸟。但在一些单亲育儿的鸟类中则通常是由母亲担起唯一守护者的角色,少数则由父亲承担,而后者在哺乳动物中绝无仅有。由雄鸟独自照顾雏鸟不仅是那些性别角色反转的一雌多雄鸟类物种的特色,而且也包括其他一些鸟类,如鸵鸟、鹤鹊和南美鹌鹑。

鸟类对体内受精及随后的胚胎发育引起的问题采取的解决方案涉及专门的解剖结构和生理机能。是雌性而非雄性拥有一根输卵管,一部分分泌白蛋白(卵白蛋白),另一部分分泌物组成内外壳膜,还有一部分形成蛋壳。所有这些激素调节的结构和它们的代谢机理都反映了进化原理。鸟类必定已经沿着这一途径演化了很长一段时间,因为产卵对于始祖爬行动物已经是很普遍的现象,而鸟类也许从这些动物身上继承了它们许多的产蛋机理。被认作鸟类而不再是爬行动物的生物,如著名的始祖鸟,根据化石记录出现在1.5亿年前。始祖鸟的繁衍生物机理目前仍不清楚,但从发现的8000万年前的恐龙化石看,恐龙和恐龙蛋埋在窝内,提示鸟类从它们的爬行动物始祖处继承了筑巢居住和产卵的行为习惯。

现代鸟类在它们的生态和生活方式上都有很大差异,从空中飞行的到陆上奔跑的和海中潜泳的,从微型的蜂鸟到庞大的已灭绝的隆鸟,从在南极冰天雪地中筑巢的企鹅到热带雨林中觅食的巨嘴鸟。尽管有生活方式上的差别,所有现存的鸟类都保存了体内受精、卵生、孵化和其他鸟类繁殖生物学上的显著特征,只是在不同物种间有细微的不同。(最主要的特例要属澳大利亚和太平洋岛屿上的营家乌,它们通过外来热源,如发酵、火山或者日照,而不是自身的体温孵卵。)如果人类重新塑造一种鸟类的话,可能这种鸟类会遵循一种较好的但却截然不同的繁殖策略,比方说蝙蝠的那种方式,它像鸟儿一样飞翔,但却是怀孕、胎生和哺乳的。不管蝙蝠的这种方式有多少优点,但鸟类仍循着它们自己的方式,因为,如果要达到蝙蝠的地步,鸟类必须经历太多太大的变化。

对于如何处置体内受精卵这同一问题,哺乳动物固守自己的解决方案,有其自己的长期的进化史。哺乳动物的解决方式开始于怀孕,这是一段持续时间比任何雌鸟都要长得多的体内胚胎发育时间。孕期长短从最短的袋里的12天到最长的大象的22个月。雌性哺乳动物最初承担的如此巨大的责任,使它不会为以后的任务吓倒,导致了雌性哺乳的进化。和鸟类一样,哺乳动物显然也长期固守了它们的独特的方式。虽然哺乳没有留下化石可循,但现存的三种哺乳动物(单孔目动物、有袋动物和有胎盘动物)都有这一特征,而这三种动物早在1.35亿年前就彼此分化了,因此,人们假定更早些时候哺乳就发生于一些类哺乳动物的爬行动物始祖(被称为鲁孔目爬行动物)。

和鸟类一样,哺乳动物有它们自己的许多独特的生殖解剖结构和生理机能。部分特征在这三种哺乳动物种群中变化很大,如有胎盘动物演化为生产相对成熟的新生幼崽,而有袋动物的幼崽则是早产的,需要相对较长的产后发育时间,单孔目动物则是卵生的。这些专门特征可能在1.35亿年前就已存在了。

无论比较这三种哺乳动物种群间的差别,还是比较所有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差别,这三种哺乳动物中每一种中个体的差别都要比上述差别小得多。任何一种哺乳动物都未倒退回体外受精或者抛弃哺乳。没有一种有袋动物或者有胎盘动物又重新演变回卵生。物种在哺乳上的差别仅仅是量的差别:这个多一点,那种少一点而已。例如,北冰洋海豹的乳汁富含营养,高脂肪,几乎不含糖分;而人类的乳汁不仅在营养成分、糖分上都比较稀淡,而且脂肪含量也比较低。在传统的人类采猎群体中,到4岁时幼儿才断奶吃固体食物。作为另一个极端,豚鼠和长耳大野兔在出生后几天内就能小口咬固体食物,此后很快就无需吃奶了。豚鼠和长耳大野兔也许是沿着鸟类物种的方向演化的,它们的幼崽都属早成一类,小鸡和滨乌的雏鸟出壳时就能睁眼、奔跑,并且能自己觅食,尽管仍不能飞翔及完全调节自己的体温。如果地球上的生命在经过人类的猛烈袭击后仍能有幸存,那么豚鼠和长耳大野兔的进化后裔可能会放弃它们继承的天性根本无需给幼崽哺乳,但那要在几千万年以后。

因此,哺乳动物也许也可采用另一种不同的繁衍策略,不需基因突变就能将豚鼠或者长耳大野兔的幼崽转变为根本无需哺乳的新生哺乳动物。但这一切仍然仅仅是一种设想:事实是哺乳动物仍然保留着它们那独特的进化繁衍策略。同样,尽管我们认为由雄性哺乳在生理上是完全可行的,尽管这么做也无需突变,但是比起雄性不断完善它们哺乳的生理潜能来,雌性动物仍占有巨大的进化优势。几千万年来是雌性而不是雄性历经自然选择,承担产奶职责,所有我印证来用以阐明雄性哺乳的生理潜能的物种——人、牛、山羊、狗、豚鼠和迪雅克果蝇——泌乳的雄性所产乳汁仍然远远少于雌性。

然而,近来有关迪雅克果蝠的发现引人还思,忍不住要想今天这个世界上是否还有另外一些未知的哺乳动物,它们也是由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