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戴笠之死 > 第2部分(第3页)

第2部分(第3页)

戴春风天生就有一个不安份喜欢盘根问底的性格。会背以后,就胡思乱想“幼而学”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搔脑袋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突然记起在他认识的孩子中有叫什么刘×学、李×学的,而叫××成的就更多了,于是认定“幼而学”“壮而成”肯定是两个人的名字。

下课后,戴春风为了炫耀,把几个认识的同学叫在一起,问道:“喂,我知道“幼而学”“壮而成”是什么东西,你们有谁知道吗?”

同学们大多是懵懵懂懂的孩子,一律摇摇头,睁着眼睛看着戴春风。

戴春风见没有人知道,心里好不得意,叉着腰,神气活现道:“我就知道你们都是笨蛋,长个脑袋做配相的,听着,幼而学和壮而成是两个人的名字!”

同学们恍然大悟,觉得很有道理。

戴春风从小就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向同学样标榜了还嫌不过瘾,去先生面前表现表现那才神气。

下一节课又开始了,毛逢工一手拿着线装书,一手拿着一把“戒尺”走进教室。

学生见先生进来,一齐站起来道:“先生好?”

毛逢工用手势示意大家坐下,然后问道:“同学们,上一节课读到哪里了?”

学生异口同声道:

“唐刘安,方七岁。

举神童,做进士!”

只有戴春风没有跟着一起喊,要是以往,全班数他的嗓门最大,学生的声音刚落,他选准毛逢工还没有开口的空隙,举起手来叫道:“先生,我想提个问题!”

毛逢工先是一愣,继而点头以示鼓励。

戴春风胆子更大了,问道:“先生,‘幼而学’‘壮而成’是不是两兄弟?”

毛逢工听了,差点失声笑出来。但他还是稳住了,师道尊严,绝不能在学生面前失态!

戴春风说完后一直等着老师的反应,这时候,他心里一点底也没有,心想万一说错,当着这么多同学的面岂不面子丢尽?

戴春风的脸开始红一阵白一阵了。毛逢工本想简单地把这两句书解释一次,当他看出了戴春风的尴尬立即意识到不妥,挥着手,示意对方坐下,这才清清嗓子道:“同学们,戴春风读了书就懂得往深一层想问题了。这很好,我们读书的目的就要让大家明白书的意思。”

得到老师的表扬,戴春风松了口气,左右看看,得意起来。

毛逢工道:“一个才7岁的孩子,很难得如此。不过你们若想明白书里的内容,现在还早了些,等以后我再专门“开讲”。”

“开讲”是教蒙馆书的最后一道程序,当学生把《大学》、《中庸》读完背得滚瓜料熟了,再整讲解里面的内容、注释和典故。

戴春风虽然得了表扬,但没有得到先生的正面的解释,心中一直藏了心病。这心病直到背熟了《大学》《中庸》《伦语》《孟子》才明白“幼而学”“壮而成”就是少年时要努力学习,到长大了才能功成名就的意思。

回过头来,他从心底感激毛逢工先生,如果那时候他当场取笑,那以后的“自我表现性”将会受到压制和打击,从而变成了另外一种性格。

“开讲”以后,戴春风的悟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特殊本领,令毛逢工惊叹不已。为此,戴春风成为他的骄傲,并向同行夸耀,断言戴春风是他所教过的学生中最有出息的。

“开讲”以后,戴春风在先生的指点下开始做文。他本来就才思敏捷,加之对四书、五经的的融会贯通,一篇篇文章立意深远,文笔流畅,很快就被誉为保安村少年才子。

为了培养戴春风,毛逢工可谓倾尽心血,常常去保安村戴家找蓝月喜商量教育孩子的具体事宜。

毛逢工道:“根据春风的天份,中举大概不成问题,如果造化好,你们戴家祖上积德,中个进士也不是没有希望。”

蓝月喜道:“风儿能有今天的成绩,全仗毛先生教诲。只是现在来讨论风儿中举,中进士的事还为时过早,”说到这里,她眼里闪过一丝忧虑,叹道:“这等事来只能随缘,水到自然渠成,不能期望过早,过高。若早早放出风声,到时连秀才未中,岂不遭人嘲笑?”

毛逢工发现还没有一个妇道人家想得深透,脸自红了,忙道:“那是的,那是的。自家人在私下说说而已,放风们不能放太早,尤其到了关键时候不能松下来,要一鼓作气挺过去。”

蓝月喜点点头,道:“风儿的脾气性格你是很了解的。一表扬就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这种时候千万表扬他不得,必要时泼泼冷水也有好处。”

毛逢工道:“这个我自然知道。但也不能太压制了,不然会打击他的积极性。”

蓝氏意识到自己说的话有点过火,恐伤了先生的自尊心,点头表示赞同,不再言。

两人默坐了片刻,只听得后门有响动,蓝月喜警觉道:“谁呀?”说着起身走了过去。

原来先生毛逢工来戴家被戴春风在半路看见,因自己学堂顽皮生了不少事端,以为先生是来告状的,遂躲进草丛。待毛逢工进了门,才出来经后门进去,趴在门缝里听先生和母亲说话。

听得先生把自己捧得上了天,心里得意得真以为自己必能考取举人进士,忘乎所以起来。

又听到母亲说出一番担扰的话,细细一品味,觉得现实也是那样,不宜高兴太早。

当两位大人都不说话时,他才发现自己已经站得很累,脖子都伸酸了,想换一换脚,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