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四日,刘裕登基称帝,针对晋朝的积弊励精图治、加以整治,与徐羡之等重臣讨论修订了律法,对晋朝严苛的法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首先,废除晋时的“丁税法”,改用“户调法”,根据每户人口数量来征收赋税;实施均田制,将土地平均分给百姓,保障农夫的生活保障;各州依界土断,严查世家门阀隐匿户口;禁止豪强封锢山泽,任由百姓樵采捕捞。
其次,以身做则倡导清廉,钱财皆因国库,宫中不留丝毫私钱,严查贪赃枉法……
其三,改革刑律,赦免晋朝时所有的罪犯;因战争征发的奴仆,全部放归为民;逃亡山中的百姓在限期内返乡,免除两年布帛租调……
其四,清理吏治,裁撤冗官,重用寒庶之士……
其五,整顿赋役制度,除朝廷规定的租税、徭役外,其他州、郡、县滥征的税赋一律废除……
其六,派广州刺史刘谦之、交州刺史杜慧度征讨百越诸国,抢掠人口、粮食和财货……
其七,发展商业,加强与南洋、魏国、燕国、高句丽、百济等国的商业往来……
一系列的改革颁行天下,宋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逐渐好转,国家元气在缓慢地恢复中。
九月,夏粮入库,左民尚书赵伦之禀报,缺粮的局面得到改善,刘裕一直以来紧绷的心弦总算能松一松了。
派出巡视地方的官吏回报,州郡的户籍增长了不少,百姓对改朝换代表示了欢迎,实施的仁政得到百姓的拥护,各地争先献上祥瑞。
虽然刘裕下旨不让各地献祥瑞,但接到扬州吴兴郡临安令所献的三穗嘉禾,刘裕仍忍不住喜形于色,赏赐临安令安伟美玉一块。
晋国这条破船已经千疮百孔,刘裕竭尽心力修修补补,头上的白发增添了不少,勉强维持着船只前行。
然而,暗流汹涌,惊涛不断地拍打着这艘破烂的船只,稍有不慎便可能船翻人亡,刘裕丝毫不敢大意。
每日卯时起床向萧太后请过安后,用罢膳辰时早朝,处理政务到午时,下午巡视军营操练兵马,晚间有时还要召徐羡之等人进宫议政。
除了杨安玄这个最大的对手外,国内的门阀世族对刘裕的不满情绪也在郁积,科举、降爵、土断等等诸多新政都触及门阀的利益。
快刀斩乱麻,刘裕挥舞着大刀迅速安定了局面,但众人皆知平静的表面下暗潮汹涌,新政稍有差错反扑便会到来。
十月,广州刺史刘谦之禀报征百越将士水土不服,军中出现疫情,只得退军至交州休整。
十一月,北冀州、徐州刺史刘怀慎禀奏,琅琊、东海两郡遭遇百年未遇大雪,封断道路、压塌房屋,受灾百姓多达五万之众,请求朝廷赈济。
刘裕与众臣商议,颁旨以后遇到灾情当地官府可先行赈济,事后再向朝廷禀奏。
刘怀慎坐镇寿春后,在芍陂继续屯田,除了固有的屯田外又新垦了两千顷田地,赈灾的粮食不缺,刘裕命刘怀慎将彭城、寿春、下邳储藏的军粮挪出部分救灾。
至于百姓房屋毁坏,刘裕下令腾出官署、学庠、寺庙、道观等地让百姓暂居,等天晴后派出兵马为百姓搭建新居。
今年棉花收成不错,可是让棉农傻眼的是往年络绎不绝的收棉人不见了,大量的棉花无人问津。
刘裕称帝后,杨安玄虽然没有断绝商路,但运送的物资却严格盘查,不准粮食、铁器、盐等物资流入宋国,至于晋时与魏国设立榷市被杨安玄掌控,将榷市官员留任,却不再给宋国丝毫税赋了。
不仅如此,大量便宜的棉布从江北涌向江南,原本超过万钱的棉布降至五千钱,五千钱一匹的棉布刨去成本、人工,反倒要倒贴钱,谁还去纺线织布。
刘裕此时方知,种棉是杨安玄所用的诡计。市面上粮价飞涨,大量的棉农衣食无着,要卖儿卖女,刘裕只得下令官府尽量从棉农手中以每斤十五钱的价格购棉,至于门阀世家暗中所种则顾不上了。
郡县的仓库中棉花堆积如山,既然琅琊、东海出现雪灾,刘裕下旨调运棉花前去救灾,每人发棉四斤,也可消化一下库存。
从辰时到午时,朝议方才告一段落。刘裕从宝座上站起,活动了一下手脚,感觉腰酸背痛。当年在战场上厮杀整日整夜都不觉疲倦,如今坐上两个时辰都感觉累了,真是岁月不饶人啊。
众臣施礼退朝,刘裕看了一眼太常禇秀之和侍中禇淡子,道:“禇太常和褚侍中稍待片刻,朕有话吩咐你们。”
称帝之后为了方便处理朝政,刘裕多数时间住在西堂,禇秀之和禇淡子跟在刘裕身后来到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