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那些以描写狐魅为主的故事,这种特点就更为突出了。
《聊斋志异》的传记体性质,决定它在结构上常常是以一个中心人物为主,故事随着这个人物的活动逐步展开,并通过他串连一些次要人物。
而在情节描写上,则分别轻重,用多种多样的笔法,加以组织和交代,从而收到了主次分明、脉络贯通,叙次周密、结构谨严的效果。
如《念秧》,受骗者有王生主仆,设骗局者有张、许、金、佟四人。先是张、许,金三人单出,各设一局,未能得手,而后四人合谋—局才得成功。
故事人物多,情节复杂,但一路通过王生主仆串连起来,丝毫不乱。
同时《聊斋志异》还善于描写景色,不只画面鲜明,而h常常造成一种气氛、境界,更好地烘托出人物的性格。
如《婴宁》写婴宁所居之处,吖刁前皆丝柳,墙内桃杏尤繁,间以修竹,野鸟格磔其中”。
“门内白石砌路,夹道红花,片片堕阶上。曲折而西,又启一关,豆棚花架满庭中”,“粉壁光明如镜,窗外海棠枝朵,探入室中”。
这就和婴宁天真纯洁的性格互相衬映,显得异常调和。
《聊斋志异》语言精炼,词汇丰富,句法更多变化。
作者既创造性地运用古代文学语言,又适当吸收和提炼当代口语方言。
在单行奇句中,间用骈词俪语,典雅工丽而又生动活泼,极富于形象性和表现力。
但用典过多,也影响了语言的鲜明和生动。
《聊斋志异》刻划人物注意个性和细节的描述;安排情节注意故事的曲折有味,显然是吸收了传奇和史传文学的特点而有了新的发展。
文章的波澜起伏,语言的摇曳多姿,又显然接受了先秦两汉散文和唐宋古文的影响。
至于人物语言的精妙传神,谐谑有趣,也分明可以看到《世说新语》的影响。
正是由于作者广泛地吸收了前人的艺术经验,融汇贯通,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才使它达到了文言小说的高峰。
而至于聊斋志异以后的文言短篇小说的话,因为自《聊斋志异》问世后,曾风行一时,模拟的作品纷纷出现,乾隆年间有沈起凤《谐铎》、和邦额《夜谭随录》和浩歌子《萤窗异草》等。
不过这些作品大都是模仿《聊斋志异》的形式,而丢掉它寄托“孤愤”的积极精神,“谈虚无胜于言时事”(《夜谭随录自序》),离开现实生活较远,缺乏进步的思想内容,艺术水平也不高。
《谐铎》中有少数作品涉及社会现实,如《考牌逐腐鬼》、《读书贻笑》等流露了对科举的不满,《森罗殿点鬼》,《棺中鬼手》等讥笑了官吏的贪婪,但作者过分追求诙谐,未免削弱了讽刺力量。
到了乾隆末年,袁枚撰《新齐谐》(原名《子不语》)。作者自述其创作动机说:“文史无以自娱,乃广采游心骇耳之事,妄言妄听,记而存之,非有所感也。”(《自序》)
并且它的作品内容也确乎是些供无聊消遣的神鬼怪异之谈,没有什么思想价值。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全书的文笔颇自然流畅。
当然,从乾隆到嘉庆初年,要说影响最大的,还是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
纪晓岚的话,也就是纪昀,他字晓岚,直隶献县(今河北献县)人。
他三十一岁中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曾主持纂修《四库全书》,是乾、嘉时期“位高望重”的学者。
因此《阅微草堂笔记》是作者从乾隆五十四年到嘉庆三年陆续写成的。
《阅微草堂笔记》在体制上有意和《聊斋志异》对立。他从六朝志怪小说朴素的记事观念出发,否定《聊斋志异》用传奇体而以志怪的创造性的贡献。
他说:“小说既述见闻,不比戏场关目,随意装点,??今燕昵之词,蝶狎之态,细微曲折,摹绘如生,使出自言,似无此理,使出作者代言,则何从闻见之?”(盛时彦《姑妄听之》跋转述纪昀语)
这实际是反对《聊斋志异》在传统的志怪小说中,用“描写委曲”的笔墨,广泛反映现实生活,而要求它回到古代笔记小说的水平上去。
所以如果从这种保守的文学观念出发,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努力模仿汉晋笔记小说,“尚质黜华”,记事简要,而多所议论,大大降低了作品的文学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