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民国大文豪胡适 > 第2部分(第3页)

第2部分(第3页)

这本就是他的计划,剽窃世界名著捞一票,然后到欧洲旅游一番,再返回国内。

没想到捞一票的计划破产,不过他不缺钱,倒是无所谓,反正学位拿到了,还是早些离开这个伤心地的好。

在离开之前,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稿子邮寄给了《大西洋月刊》,这是一份设在波士顿的文学杂志,以推荐新作家而闻名。

算是最后的挣扎吧。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林子轩放下一切,和在纽约的留学生聚会玩乐。

在这个年代,能够出国留学的学生大多都有背景,现在打好关系,以后好见面。

人际关系就是这么逐渐拓展开来的。

1920年10月中旬,林子轩拿着船票,离开了纽约,朝着英国伦敦而去。

他之所以第一站选择伦敦,当然是为了找他曾经的好室友徐至摩了。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在他离开十几天后,有一封来自《大西洋月刊》的信件被送到他原来所住的公寓。

这不是退稿信,而是通知林子轩他的小说被采用了,并付给了他稿费。

因为林子轩的离去,信件无人接收,又被退还给了《大西洋月刊》,不过那时候他的小说已经出现在了杂志上。

《大西洋月刊》的编辑并没有一眼看出《小王子》和《老人与海》是世界级的名著,那位编辑只是觉得这两篇小说视角奇特,写的很有意思。

本着鼓励新人的原则发表出来,完全没有看到世界级名著的兴奋感。

不过总算是被杂志刊登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世界级名著的影响力开始慢慢扩散,直到震惊世界的那一天。

林子轩没有英文名字,所以他给《大西洋月刊》投稿的时候用的是名字的汉语拼音。

《大西洋月刊》的编辑没有改动,直接照抄,这成了林子轩的第一个笔名,外国人会觉得这个作者的名字很难读,感觉怪怪的。

英国伦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林子轩在这里见到了他的好室友徐至摩。

徐至摩来到伦敦原本是想跟随哲学家罗素学习的,可罗素临时有事情,顾不上他,他只好在政治经济学院混日子。

正在他苦闷彷徨的时候,碰到了跟随父亲到欧洲游学的林徽茵,顿时陷入恋爱之中,开始了热切的追求。

林子轩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见到徐至摩的。

第五章 再见,康桥

徐至摩对林子轩的到来并没有抱以多大的热情,他现在所有心思都放在了林徽茵的身上。

林子轩倒不是想要和徐至摩打好关系,作为穿越者,他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主要是抱着观赏历史名人的心态,顺道游玩一番。

这个时代出国很不容易,光是坐船就要一个多月的时间,下一次出国还不知道是何年何月,所以四处旅游,采买点国外的土特产带回去当礼物很有必要。

徐至摩没有冷落这位前室友,他原本和林子轩的关系就不错。

国内在伦敦的留学生不少,徐至摩交游广阔,为林子轩接风,引荐了几位好友,其中自然少不了林徽茵。

此时林徽茵刚满16岁,正在上中学,亭亭玉立,清纯可人,绝对是校花级的美女。

在后世,林子轩和校花级的美女不可能有任何交集,此时他也不觉得会有什么共同语言。

不过世事难料,他们略微攀谈,竟然找到了话题。

“啊,你也在虹口爱国小学上过学?”

“是啊,你还记得李老师么?就是带着眼睛,凶巴巴的那位。”

不聊不知道,一聊才知道他们竟然是小学同学,林子轩比林徽茵高三个年级。

林徽茵在八岁的时候来到上海,进入上海虹口爱国小学读书,十二岁的时候迁居到了北平,进入培华女中读中学。

兴许是林徽茵在小学的时候容貌不怎么出众,林子轩对她一点印象都没有,毕竟他们不在一个年级。

要是早知道的话……

林子轩想了想,随即把这个念头打消。

有了这层关系,两人的距离迅速拉近,毕竟都姓林,一笔写不出两个林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