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这个素净的。”舒颖看了半天,挑出一个花样简单不繁复的,紧紧攥在手里不肯放开,“下回就用这个吧。”
舒晴看着舒颖的样子,不由得撇撇嘴,低声道:“刚才绣娘师傅还说,越是简单的花纹,想要绣出灵气越是难得,姐姐挑那个岂不是更想多费工夫?”
“我们文家的姑娘又怎么可能去做那种活计,”舒颖轻笑着看舒晴,眼里带着无奈和些许轻视,“这种东西不过是会了就罢,花样儿少还能少费些时间,多干点正事。”
“什么是正事?”舒晴被那一眼看得立刻炸了毛,瞪起眼道,“跟二哥一起学着联句对诗吗?”
“你年纪还小,不懂这些。”舒颖好脾气的看着舒晴,只差伸手摸摸她的头发。
舒晴忍住翻白眼的冲动,躲开舒颖的视线,顺手抓了一个缠枝莲花的花样在手里,轻哼了一声。
“你既然知道舒晴对针线上了心,又何必这么说?”舒玉看了舒颖一眼,垂下睫毛,语气平淡的道,“就像你说的,都是文家的姑娘,将来既不可能有机会抛头露面做绣娘,也不可能一介女子考功名,学针线和读书,也没什么不同。”
舒颖被舒玉一句话噎住,半天也说不出什么。
舒晴则是咯咯笑了起来,就连旁边装作仔细做针线的绣娘都抿了嘴偷笑。
“姐姐选这个。”舒晴帮着舒玉参谋,指着福禄寿道,“这个喜气。”
原本还眉眼含笑的舒玉立刻垮下了脸,无奈的看着舒晴道:“喜气是喜气,可也忒复杂了。”她可不是舒晴,愿意在针线上花那么大的功夫。
“可是这个我最喜欢,好看。”舒晴笑眯眯的看着舒玉。
“好吧,就这个。”舒玉无奈的接过那个花样,将叹息吞回肚子里。
舒晴就是这样的性格,她喜欢的东西就忍不住想要和人分享,想要别人也喜欢,只要她那双湿漉漉的眸子眼巴巴的瞅着舒玉,她从来都拧不过妹妹的请求。
不过是多花些功夫罢了,也不算什么大事,舒玉心中这么安慰自己。
绣娘看几个人都选好了花样,便放下了手中的活计,还没等她开口,门外就传来一阵喧哗。
几个姑娘都愣住了,互相瞅着彼此,不知道究竟是什么事。
喧哗一阵大过一阵,甚至完全没有消停下来的意思,反而在院子里引来一阵骚动。
舒颖坐不住站了起来,想要走出去看,被舒玉呵住。
“别出去。”舒玉轻声斥责舒颖,“都不知道是什么事,怎么能贸然出去,若是有什么消息,丫头们也会立刻回来报信。”
她话音没落,门帘就被掀开,姑娘们贴身的丫头都进了来,面色还都算平静,略有些苍白。
“怎么了?”舒玉率先开口问巧月。
“太后殡天了。”巧月声音很轻,却像是一道炸雷,让屋里的几个姑娘目瞪口呆。
舒玉脸色立刻变了,虽然太后去世跟她们没什么关系,可她之前也听说过朝中动荡的局面,太后病倒的时候已经惹来不少是非,如今殡天,不知道原本就动荡不安的局势会有什么新的发展。
而目前的当务之急,已经不是做针线了,舒玉放下手里的花样,抬头对绣娘道:“此是国丧,各家中大概都得有一阵忙碌。”
“如此,今天的课就先不上了,我去回一声太太,也得赶回去看看。”绣娘立刻会意,站了起来。
“我陪您一起过去。”舒玉连忙跟着站起来,走到绣娘身边。
“有劳姑娘跟我走一趟。”绣娘笑了一下,又觉得不妥,肃穆了神情,跟着舒玉往外走。
院子里已经有不少丫头婆子们在窃窃私语,平常还都是笑脸相迎的人,也不敢再端出笑容,更不敢太平板了面孔,大家都有几分不知所措。
“都各自去做事。”舒玉站在门口对那几个明显不安的看着她的丫头婆子们道,“等太太那边得了准信儿,自然会告诉你们该怎么做。出了事该做的依然要做,回头查出问题照样要受罚。”
丫头婆子们听了这话,立刻安心不少,虽然还忍不住想要再说两句,却还是各自散开,上午的事情本来就多,要真做不完还白落人口实。
一直走到许氏门口,才看到门外一个人都没有,舒玉不由得有些奇怪,对绣娘告了一声罪,掀开门帘走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