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一寸一厘都是官家的,衙门的命令谁敢违抗?纵有万般不情愿,又能如何呢?
古代重农,农业生产是维持国家正常运转的基础,各项费用的巨额开支大都取之于民,基本都是来自于最基层的征粮纳税。战争和天灾,都会让国家处于超负荷状态,增加赋税是必然的。可赋税加重又会加剧民怨,一旦超过平衡值,官逼平民,势必会引起天下大乱。
唉,真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里正叔。”我看他已安排好收粮的事项,赶紧上前打招呼,“去我家喝口水吧,有点事想跟你商量一下。”
“二栓媳妇啊,你先回去,我再交待几个人,随后就到。正好,我也有事跟你说。”
回到家,刚在院中的桌子上摆好茶水,里正就跟老爷子他们过来了。
老太太疾走两步:“二栓媳妇啊,不得了了,你那100亩的山坡地也要交税,现在可一点收成也没有呢?”
“娘,种地就得交税,应该的。”我问已坐好的里正:“里正叔,交多少,钱还是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钱就行,衙门不需要那些产物,一亩地按照100文收。”
“啥?100文,那可是100亩啊,不就得10两银子?回头收的东西还不知道值不值10两呢?不能少点吗?”老太太抱怨道。
里正叹了口气:“都是上面定好的,谁敢私自做主减免。”
“没事,里正叔,我遵守规定,明天上午就给您交过去。顺便问一声,今年的秋粮能用银钱抵吗?”
“不能,现在缺的就是粮食,衙门专门交代了的,不过各村捐赠的东西可以用银钱抵。二栓媳妇啊,我想着你地里种着棉花,那5条被子能不能你出?”里正不好意思问。
老太太一听这话又急了:“5条被子全我家出?那新摘上来的棉花,自己家还没用呢,怎能白白便宜了那帮流民?”
里正解释道:“不用新做,新的你们自己用,替换下来的旧被子就成。”
“行,里正叔,那这样,咱村捐赠的玉米和红薯,你收上来后都给我,我拿钱和被子给你交。”
老太太皱着眉头:“这得多少钱啊?”
“娘,今年的秋粮大部分都被征收,那些可是从各家口粮里硬生生挤出来的,如今世道不太平,如果一直这样下去,物资就会越来越紧缺,还是趁现在有存起来的好。留着钱反而没用,以后恐怕是有钱也不一定买得上粮食。”
老爷子说道:“就是,咱这还是好多了,我听村口住的那些流民说,他们那儿还有什么人头税、茶叶税、牛皮税、火耗税、雀鼠税好多呢,他们村就是缴纳不起繁重的赋税,实在拖欠不下去了,才都逃出来的。”
里正欣慰道:“那咱这儿还真是不错,刘大人是个好官,也没乱立名目,故意增加咱们的税赋,就是把粮食送到指定官仓去,那也是上头决定的。二栓媳妇啊,还得从福利坊那边借几个厉害的人跟着一起去,虽然是往北走,周围的村子也一起结伴上路,可得走2天呢,我怕路上不太平。”
“里正叔,交税是咱村的大事,直接跟李伯商量就行。”
喜欢穿越悲惨生活之得过且过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穿越悲惨生活之得过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