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大明风华孙将军 > 第18部分(第2页)

第18部分(第2页)

“本打算借着这次宗帅立功对其进行提拔,可是没有提拔的职位,那就用其他的补偿吧,你找人去问问,看看他想要什么赏赐?”

“诺!”李恩应下,这就是万岁对宗帅的赏赐了。一点也不意外,这一次宗帅立大功太大了,首先是护驾之功,其次是擒拿刺客,最后是帮助万岁顺心如意的将此次事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能得到这样赏赐也是应有之意。见神宗皇帝没有其他吩咐,李恩躬身着退了出去。

李恩来到城东千户所,向宗帅宣布了神宗皇帝的旨意,“宗千户,你有什么要求就提出来吧?”

宗帅想了想,道:“下官还真有一件事要麻烦公公。只是……”

李恩道:“没关系,万岁爷爷说了,你提出的赏一定满足你。”

宗帅这才松了一口气,道:“是这样的,我的千户所大比武后进行了征兵,兵是征到了,可是武器却是缺少,而且我的户所用的兵器也不是制式兵器,能不能请万岁将城东军匠坊划给下官用于制作兵器。”

李恩一听,喝道:“大胆,你竟然要私造兵器,你这是要造反吗?”

宗帅连忙解释道:“公公明鉴,给下官一万个胆子也不敢造反啊。只不过我对火铳的要求很高,不看着制作心里不踏实。而且,军匠坊做出的每一件武器都要登记造册,下官只是去领自己可心的武器罢了。”

“原来是这样,那我回去向万岁爷爷回禀,能不能成可就两说了。”

宗帅赶紧送过一包银子道:“全凭公公费心了。”

李恩一掂银子,知道不少于五百两,遂笑逐颜开,道:“宗大人放心,哀家知道怎么说,你就等着听好消息吧。”

“那就仰仗公公啦,公公慢走。”

“不用送了。”

第037章 改革 火铳流水线的诞生

神宗皇帝是很大度的,听到李恩的回禀二话没说就把城东军匠坊交给宗帅管理,不过每制造出一件武器,都是需要登记造册的,并且只能领取自己千户实有人数的额度。

宗帅兴高采烈的来到城东军匠坊,发现军匠坊熟人——李兴禄。

当李兴禄知道自己所在的军匠坊现在归宗帅管理了之后,十分高兴,并且领着宗帅参观了整个军匠坊。

宗帅看了一圈之后,感觉比较满意,同军匠坊大匠师傅进行交流之后,明白了现在的枪管都是人工穿孔的,这样一来难免会粗细不均,射击前加火药的时候也不好把握量,宗帅是军人出身,自然之道如何制作枪管,不过现在可不能将技术泄露出去,只好将最原始的泥模具法提了出来。

大匠师傅表示,泥模具法制造模具过于费时间,泥模具的之作需要烧制,晒干等多道工序,不易批量生产,现在只是用此方法制造火炮,而且泥模具容易干裂,成功率不会超过五成。宗帅一听,原来这个方法过时了,没事,还有其他方法,讲方法说出后,大匠师傅大呼天才,然后痴了似的跑去实践。

宗帅之所以要城东军匠坊,主要目的还是想要全面升级千户所的火铳,至少要升级的燧发枪的阶段,第二个目的就是想利用城东军匠坊给自己和毛杰一人做一把手枪,当然了,是那种半自动手枪,其实宗帅早就让黑子造好了手枪除了枪管和弹簧以外的主要零件,黑子的铁匠炉温度不够,制作不了枪管和弹簧,所以只能让李兴禄在军匠坊制作。

“李兴禄,叫说有工匠都到我这集合。”宗帅下命令道。

等李兴禄将所有工匠集合好之后,宗帅发现大匠师傅因为实践被打断而一脸怨气的盯着他,很明显是要宗帅给他一个解释。宗帅歉意的向大匠师傅点了点头,然后开始道:“大家好,我叫宗帅,从今天开始,这个军匠坊就归我管理。我刚才参观了一下,发现咱们现在的生产方式有很大的弊病,个人干个人的,没有协作,这就造成了生产速度的降低。所以,我觉得要对军匠坊进行改革。首先,这是我设计的燧发型火铳,零件有五十个,除了枪管都在。”宗帅说着将黑子已经提前做好的零件放到桌子上,“你们过来看看,找到自己擅长做的部件,每人只做一个零件,但是一定要按照上面的标尺精确制作,擅长做枪管的由大匠师傅统一教授新的制作方法。李兴禄另有安排,大家听明白没有,明白的话,解散。”

众工匠三人一伙,五人一帮的开始研究这些零件,最终确立了一个最终的分配方案。大明朝第一条火铳流水线诞生了,宗帅也没有想到,后人称这一天为十七世纪中国技术革命的开端。

万历四十三年六月二十日夜,这一日是河南省城院试的日子。毛杰等国民会的成员正在饱受柳如风的摧残,突然老管家跑了进来,称门外有大量火把向老宅移动,说至少有几百人。众人听后议论纷纷。就听柳如风淡定道:“不要慌乱,都安静下来,儒者需心中有静气,你看你们这样成何体统,毛杰,你陪老夫到门外观瞧。”

说罢领着毛杰走向大门口,一到门口,毛杰就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这哪是几百人,明明就超过一千人马。”

“柳叔,一会如果遇到事情,你领着国民会的成员们先走,我在这阻挡一阵。”毛杰决然道。

“镇定,毛杰,你的养气功夫还不到家,以后要是进了官场是要吃大亏的。”柳如风呵斥道。

毛杰马上施礼道:“小侄知错了。”遂恢复到平时那种风轻云淡的模样。

柳如风看后点点头道:“孺子可教。”

过了一盏茶的功夫,等人马走近之后,毛杰这才认出,领头的正是第二届院试冲刺班的学员,只见众学员快步走到柳如风面前一躬到底,齐声道:“感谢恩师教导。”

通过谈话毛杰才知道,也不知道是柳如风第六感灵敏还是运气好,开封考区的院试题目竟然也打对三题。这些学员商量后齐齐来拜谢恩师的,那些车马上装的都是礼物。不用说也知道,又是一夜不醉不休。

可是这样一来,院试冲刺班的名声可就打出去了,实际上,明朝的八股制已经严格限定在《四书》范围之内,区区四本书,出题的范围显得很窄,只要长年累月以其中的每一句话为题,逐一作下去。等上了考场,总归会碰到一道以前做过的题目。这也是科举制度中一件很无奈的事情,正因为如此,到清朝时,八股文已经走到尽头,可谓该出的题目已经出尽。没办法,只能从《四书》以外的儒家典籍上寻找题目。可就这样也不成,于是,又有考官将两句不相干的话各裁去半句,组合在一起让考生以此作文,称之为:截塔题。而毛杰提出的题海战术正是对付明朝的八股制的最佳利器,再加上功底深厚的柳如风这个老秀才横插竖引,东拉西扯,明明一道题的破题点却能在四书五经上都能找得到出处,这样一来,要是还打不上题那才怪呢。

可是其他士子并不知道这个道理,于是乎将院试冲刺班传得异常诡异,为什么用诡异这个词呢?主要是有小道消息称柳如风乃是刘伯温的后人,因为一些事情,隐姓埋名,将刘改成柳,他的本名为刘如风。深得刘伯温的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