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京都城里还好说,皇帝命京都大营所有兵士都出动扫雪,路上积雪还不是很多。城外就严重了,听说北郊很多百姓的房子质量不好,都被雪压塌了,百姓无家可归,再加上缺乏足够的御寒措施,冻死的不知凡几。
古人一遇到天灾,便容易往皇帝身上找原因,如今京都里已有不少人暗中传言,说是皇帝得位不正,方才遭此天谴。
王紫凝都替皇帝觉得冤——就算得位不正,那也是十来年前的事了好不好,莫非这天道报仇,也十年不晚么?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皇帝和心腹大臣们都急坏了,日日聚在乾清宫商量对策。就连王子腾夫人这样的诰命,也被皇后娘娘请进了宫,商议捐银子救助灾民之事。
王子腾夫人回来还讲给王紫凝听:“平素里各家都奢侈得很,一说捐银子,那便是个个哭穷。我不过捐了一千两银子,便被其他人说是出风头。”
王紫凝深感意外——王子腾不是大反派么,他媳妇竟然还是百官官眷中带头拥护皇后的人?
嘴上却毫不迟疑地赞道:“二嫂仁善,见不得百姓受苦,将来自会有福报。妹妹虽无诰命在身,亦当追随二嫂步伐,为王家积些阴功。”
为不为王家倒是无所谓,关键是,达则兼济天下,她王紫凝如今也是财大气粗的人了,岂能看着百姓受苦,自己不伸出援手?
遂命人去请了宝钗、凤姐并负责纺织工坊的金念姑——正是原来的鸳鸯——过来,安排救灾事宜。
“宝钗,咱家在城北有三个大仓库,你去命人好歹腾出两个,请那些房子压坏的百姓暂且住进来,另命人准备大锅,每日供应两顿粥饭。
记住,不用太好的米,一两年的陈糙米就行。从灾民里挑些身强力壮的负责抬粮、打水、做饭、发饭以及巡逻、维持秩序,还要在一开始便给他们定好规矩,不许在仓库里便溺,更不许打斗,不服者不得进入。”
不是拿不出更好的米,也不是故意要为难那些灾民,只是升米恩斗米仇,若是一开始就把他们供起来,以后但凡有些不满意,他们能把仓库掀了!
宝钗有些顾虑:“若是有些年老年幼者不方便出来便溺,可如何是好?”
“如有需要,可使用恭桶,但要及时倒出来,恭桶管理也让他们自己的人去干,大不了跟别的活儿轮流,咱们不是伺候他们的奴仆。”
“是!”
“再有什么问题,你可以跟载元协商,一起想办法。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宝钗知道母亲嘴里总蹦出来些新鲜词儿,早已习惯了,只点头称是,领命去了。
住所和吃饭解决了,还有保暖。
“念姑,咱们仓库里存了不少棉花,前段时间工坊也织了些粗布,命女工们加班加点赶制夹棉长袍,多发些加班费也使得。布若是不够,也可以在城中收购,记住,只要粗棉布,便宜又结实。”
王紫凝随手画了个军大衣的样子,只是没有纽扣:
“大概就这种款式,做工也不必太精细,要求衣长三尺半,腰围三尺,且一件长袍填充棉花两斤。”
念姑有些心疼:“夫人,仓库里棉花还有上千斤,要全部都做了么?”
王紫凝估算一下,千斤棉花不过是五百件棉衣,算下来大概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