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奉天九里楼号分布图 > 第173章(第1页)

第173章(第1页)

宁铮不禁&ldo;扑哧儿&rdo;一笑,无奈地摇了摇头,&ldo;胡说八道。你克我,行了吧?&rdo;

&ldo;啊呸!童言无忌!平安吉利!&rdo;奉九随即撂了电话,坚决拒绝宁铮把自己定义为一个克夫的角色‐‐他是军人,她可受不起这种指摘。

宁铮也撂了电话,想了一会儿,还是忍不住笑了起来。

帅府一票人下午乘了专列,到黄昏时分到了海城,又转乘马车往老屋赶,毕竟老屋那边的路况开汽车不大容易。

海城是老帅的老家,他们老宁家一百多年前从山东逃难闯关东闯到了此地就扎根于此了。

直到现在,老帅也认为是家乡的好风水才让他有今天。

当初宁老帅一家只是海城宁家并不受重视的一个支系,不过那已经是老帅发家之前的事情了。发了家,两好并一好,宁老帅一族早就成了族谱上最重要的一支,实打实的光宗耀祖。

话说要是去世的真是宁老帅的亲奶奶,只怕除非天上下红雨,他不去都是不行的。

得亏清朝倒台了,要不,饶是再大的官儿,父母去世也得告丁忧离职三年,别管是不是亲生的,素服素食,在墓旁搭棚而居,或居家守孝。

看着奉天老帅府的人回来奔丧,几辆大马车停在村头,气派非凡,帘子一挑,下来的也都是神仙一般的锦绣人物,大冷天也不忘涌来看热闹的十里八村的乡亲不免有话说。

当年宁老爷子不过就是普普通通的农民,没什么稀奇的。

变数是宁老帅,生得个子虽不高,但长了一张容长白脸,鼻梁挺直,不像个农民,也不爱干农活,宁老爷子唯一有先见之明的地方,就在于勒着裤腰带,让他念了一阵子私塾,好歹认了几个字,没当个睁眼瞎,人也有了点见识。

一长到十岁,宁老爷子又闹心了,摸着脑袋唉声叹气:这孩子,聪明是聪明,但也没看出来在读书方面有什么太高的天赋;做农活是完全不想,只能送他去中药铺当个伙计。

他做得很好,因为有坐堂的大夫,还跟着学了点望闻问切,后来他发现兽医更有需求,就细心地跟人学了一手好手艺,尤其擅长治马,牲口积食、马掌外伤,都是手到病除。

待到长到十五六,长他两岁、一直挑三拣四待字闺中的中药铺老板女儿张春桂见着他俊秀的模样,胆大心细的性子,那原本就有的一点心思终于化成行动,没几天所有步骤都走完。

小两口踏踏实实一起过日子,帮着老掌柜经营中药铺,临不时的还给牲口看病,翁婿齐心协力,宁老爷子脑筋活络,把生意越做越红火,本来是一副蒸蒸日上的样儿。

没想到,好日子没过几天,就被一窝山匪给端了。

当时他正巧出远门上货去了,相当于被山匪闯了个空门,倒是没出人命,但把镇店之宝‐‐五根老山参劫走了,其他药材也砸了个七零八落,眼见着不得好了,老掌柜看着毕生心血毁于一旦,一口气没上来,挂了。

老帅一急眼,上了大洼山,本想寻仇,奈何一看一寨子面有菜色比自家婆娘孩子还不如的土匪家眷,再一打听,五根老参在黑市才换了五个大洋,不禁长叹一声,干脆落草为寇,立地当头儿。

他很快把老婆孩子也接了来,几个山头换着抢,只是,此时连普通老百姓都被逼上梁山了,可以想见他这无本买卖只能越做越艰难,到后来经常半个月都开不了张。他一看不行,把山匪这行当放下,从军去也。

从山匪摇身一变,就成了当地的保安团团长,没办法,那个时节,蒙匪、俄匪到处流窜,遍地扰民,当时的情况就是军队缺人缺得厉害,从此之后,宁老帅彻底洗白。

至于后来机缘巧合,一步步变成东北王,那更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也是他命中带煞,一路遇神杀神,遇佛杀佛,终究成就了这一番霸业。

相书上有一条说,北人南相,南人北相者贵。

鲁迅先生也在《北人与南人》一文中有一段堪称经典的话:&ldo;据我所见,北人的优点是厚重,南人的优点是机灵。但厚重之弊也愚,机灵之弊也狡……北人南相者,是厚重而又机灵;南人北相者,不消说是机灵而又能厚重。&rdo;

宁老帅这一支从他往下这一家子男人,几乎各个南人北相,到底出了几个人中龙凤。

当然,旁支里不着调的也很多,比如……

奉九她们被宁家人接进了明堂,赶紧把预好的只分大人小孩两种尺码的孝服穿戴上,一水的灰白色粗麻布孝服,头上都绑了白色孝带,先去灵堂磕头,然后等着第二天一大早出殡。

当然,还有守灵的环节,不过,老家也没谁这么没眼色,非让这一起子贵客给没有血缘关系的太奶奶守灵。

也就是意思意思地守了半个时辰也就可以了。

正在这时,忽然听到一个懒洋洋的声音响起:&ldo;五婶子,我来迟了,恕罪恕罪。&rdo;

寿夫人眉头一皱,大家的眼光不约而同看向灵堂门口,只见一个高个子年轻男人走了进来,眼神轻佻,走路也脚没根似的轻飘飘的,男生女相,身上一股子油滑放荡之气,奉九一看,觉得眼熟,正仔细回忆,他已经一眼看到了奉九,&ldo;哟,这是谁啊?这么金贵的三嫂都光临这穷乡僻壤了,真是蓬荜生辉啊。&rdo;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