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此话怎解?”
把欠书说得这么清新脱俗的可不多见,孟迟好整以暇的看着她。
顾凉从包裹里拿出一册,递给孟迟,“此册集录了近十年大乾科考的试题,其中注明了应试场次、出题考官、倾向文风以及主要考点。”
贺冬只给了她个题,剩下的都是她调研得来的。
二十年的太过久远,许多人也记不清,出题考官有些也告老还乡了,所以她只重点整理了近十年的。
孟迟一页页翻着,脸上的神色逐渐激动,果真与她记得的有些题是一字不差。
“这……这真是近十年来的所有考题?还包括地方上的。”
以往可从未有人尝试收集过这些考题,一是难以收全,二是耗费心力。
“是,不瞒先生,学生两次秋闱未中,才想着查阅以往试题,也好对症下药。”
顾凉继续说道,“考官们一般都会参考往年试题以及当下时政定题,难度及思想大致统一,以题练之,对于科举,只会更事半功倍。”
对于一心只想读圣贤书的人来说,这样的学习思路确实太过功利。
可是对于十年寒窗只为搏一条出路的寒门子弟而言,这样的一本册子,重要性不言而喻。
孟迟懂,她是见惯了苦读的。
世家门阀树大根深,她的这些学子们日日悬梁刺股,却也像是蚍蜉撼树,螳臂当车。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顾凉缓缓问道,“不知先生,可愿受学生这本书?”
她大概能猜到孟迟的选择。
这个朝代还没有这类教辅书的存在,她便是要做这大乾国第一册。
但若是让她自己写完破题思路和详解,怕是得费上个大半年,所以才会想到各大书院。
而其中,就以她想来的这所东林书院最为迫切。
原本还想着要怎么说服孟迟,但看她以书代束修礼的规矩,顾凉就知道——
孟迟一定会答应在这书上冠以东林书院的名字,只为这些贫苦求学的寒门学子们谋个生路。
“你很好,书也很好。这束修礼,为师收下了。”
孟迟扶着她的肩,微笑道,“秋闱在即,你去前院收拾好便来学堂吧,为师这几日不释经义,只论题。”
顾凉点了点头,朝她行了一礼,“顾凉谢过先生。”
孟迟也回了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