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玄奘精神作文记叙文怎么写 > 第16部分(第2页)

第16部分(第2页)

在前往佛影窟途中,玄奘找不到人带路,幸好碰见了一个小孩子,这才带着他找到了一位认路的老人。

老人带着玄奘刚走了几里路,就在山路上撞见了五个手持钢刀的强盗。两千人的突厥马贼都没能把玄奘怎么样,何况只有区区五个小毛贼?玄奘丝毫不乱,非常从容潇洒的把帽子摘了。

玄奘是在装酷耍帅吗?显然不是。那他为什么要把帽子摘了呢?

其一,亮出僧人身份,一般来说僧人都比较穷,身上没什么值钱的东西;

其二,对于僧人,强盗一般只抢不杀,谁也不想因为一时贪念得罪佛祖。

五个强盗顿时恍然……原来是个和尚,胆子还不小,居然敢当着我们的面装酷。带头的强盗就问玄奘要去哪里。玄奘回答,我正打算前去参拜佛影。强盗觉得很奇怪,之前前去参拜佛影的几拨人都被他们给收拾了,这个和尚居然还敢来,于是又问,你难道没有听说这里有贼吗?玄奘回答:

。▲虹▲QIAO书吧▲

第55节:第八章 勇气和信念是前进的自驱力(5)

〃贼者人也,今为礼佛,虽猛兽盈街,奘犹不惧,况擅越之辈是人乎。〃

意思是:贼也是人啊,我今天来是为了参拜佛影,就算满山遍野都是猛兽我都不会害怕,何况你们几个小贼?玄奘的这句抢白是既大胆,又在理……要钱没有,要命一条,你们看着办。

几个强盗一听之下觉得有点道理,再说一个僧人一个老人身上也没什么财物,反正抢不到什么东西了,杀僧人还会遭报应,还不如跟他们一起去看看那个什么佛影。

就这样,五个强盗和玄奘跟随老人来到了佛影窟所在的地方。佛影窟坐东朝西,站在洞口往里看,里面黑漆漆的什么都看不清楚。五个强盗不敢贸然进入,玄奘只好自己进洞,按照老人的指点先直走五十步,在碰到东面的石壁后停下,然后开始祷告……那里就是传说中佛影出现的地方。

玄奘一边叩头,一边诚心祈祷,然而一百多拜之后,山洞里依然黑乎乎的什么都没看见。玄奘开始忏悔,他觉得是因为自己业障太深,诚心不够,佛祖才不肯现形。想到这里,玄奘心头一酸,悲从中来,泪流满面,然后继续念经、参拜。又是一百多拜,山洞东面的石壁上终于出现了钵盂大小的一点光晕。

玄奘大喜过望,正要再拜,那点光晕却一闪而逝,就此熄灭。此时的玄奘悲喜交加,喜得是自己的诚心终于打动了佛祖,终于让佛祖现身了;悲得是诚心不够,佛祖不肯长久停留,于是继续参拜、继续念经。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玄奘的念经和参拜声中,山洞的石壁上再次出现了斑驳的光晕,但又马上散去。这给了玄奘更大的信心,发誓不见佛影就不离开山洞。又是二百多拜,山洞里突然出现一道强光,石壁上终于有了完整的佛影!

〃见如来影皎然在壁,如云开雾忽瞩金山,玅相熙融,神姿晃昱……佛身及袈裟并赤黄色,自膝以上相好极明,华座以下稍似微昧,左右及背后菩萨、圣僧等影亦皆具有。〃

从玄奘的记载来看,石壁上的佛影非常清晰……如来佛祖披着赤黄色的袈裟,脚下是依稀可见的莲花宝座,就连佛祖身后的菩萨、圣僧的影子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任何文字都难以描绘玄奘当时的激动心情,唯一知道的是,他马上起身跑到洞外,召唤守在外面的老人和五个强盗赶快举火把进来。但是等这六个人举着火把进来的时候,佛影一下子就消失了。玄奘立刻想到是火光盖住了佛影,于是让他们把火把熄灭,然后继续叩头念经,终于再次看到了佛影。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旦下定决心,就要把事情坚持到底。

直到佛光散去,玄奘等人才依依不舍的离开山洞。就在玄奘打算返回的时候,也许是受到了佛光的感化,五个强盗突然扔掉钢刀,请求玄奘为他们授戒。玄奘当即答应,大乘佛教的教义之一便是普渡众生,此行不但看到了佛影,还能度化这伙强盗,自然令他喜出望外。

那么,佛影的现象究竟是玄奘的杜撰,还是真实存在呢?

为了证实佛影窟的传说,日本有一位名叫足立喜六的学者就曾亲自前往进行实地考察,并在《法显传考传》中写道:〃石窟在石山之绝壁,西南向,入口狭小,内深,有不完全之采光窗,斜阳射入,津滴内壁,故投影映像。〃也就是说,这个山洞很可能暗合了某种光学构造……由于洞很深而且有缝隙,缝隙能够采光却不完全,加上石壁上凝结有水气,因此光线照射进来后,折射在有水气的石壁上,就会呈现出各种影像。这类由光线折射和视觉误差产生的影像效果,在中国很多名胜古刹中都有提及,可见玄奘关于佛影窟的记载并非子虚乌有。

参拜完神奇的佛影窟后,玄奘回到了佛顶骨城与同伴们会合,沿着喀布尔河谷继续向东南进发,就此离开阿富汗,进入了现在的巴基斯坦境内。贞观二年(公元628年)秋,玄奘来到北印度境内直达健陀逻国的都城布路沙布罗(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市西北)。

健陀逻国,意为香花之国,东临印度河,其创始者原为大月氏人,后来亚历山大大帝东征至此,带来了希腊文化,留下了大量希腊风格的雕塑艺术。健陀逻人汲取古埃及、希腊、罗马、波斯的雕刻手法,并加以发展,逐渐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健陀逻艺术,而健陀逻艺术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佛教艺术。在健陀逻,佛教艺术受到希腊艺术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塑像、壁画的传统,这才有了后来的佛像。这种艺术形式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的佛教绘画、雕塑、壁画、石窟,大多带有明显的健陀逻艺术风格。

虹桥书吧BOOK。

第56节:第八章 勇气和信念是前进的自驱力(6)

随着佛教的传播,犍陀罗艺术越过北方葱岭进入西域,再由西域传到中原,进而影响北魏的佛教艺术(北魏时建造的云冈大佛就带有鲜明的健陀逻风格);随后又经由朝鲜传入日本,影响了飞鸟时代的建筑和雕刻;另一派则往南传入缅甸、暹逻、交趾等东南亚地区。

然而当玄奘到达这里的时候,健陀逻国已经衰落,不复往日胜景:

〃王族绝嗣,役属迦毕试国。邑里空荒,居人稀少。……僧伽蓝十余所,摧残荒废,芜漫萧条,诸窣堵波颇多颓圮。〃

意思是说:健陀逻国的王族已经没有了后人,现在从属于迦毕试国。城市里空旷荒芜,居民稀少;十几所寺庙残破荒废,杂草丛生,就连佛塔也倒塌了。相信看到这番景象的玄奘一定非常难过,在他看来,印度应该是一个佛教繁荣昌盛、佛学流派众多、信徒数十万、高僧大德遍地的地方,然而现实却让他有了一丝担忧……像健陀逻这样象征着佛教最高艺术水平、有着许多著名佛典传说的佛教圣地尚且衰落至此,那么佛教在印度别的地方的境况又如何呢?

人生最大的遗憾不是得不到,而是明明能够触及却又擦肩而过。

如果说进入印度前玄奘怀着的是一种求学求知的紧迫感,那么现在,当他站在荒草丛中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