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大唐之盛世君王笔趣阁 > 第22章 才华横溢的小书童(第2页)

第22章 才华横溢的小书童(第2页)

齐遂良先行入内汇报,并将何乐为的新成果呈献给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或许在品尝过白砂糖的滋味后,当何乐为步入宴会厅时,立刻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

无需何乐为多作解释,在座的都是富贵显赫之人,自然知晓白砂糖的珍贵之处,更珍贵的是那背后的制糖技艺!

紫砂糖等制糖技术源自西域,目前大唐官民均需向胡人购买成品,许多人正试图破解制糖之法,但由于甘蔗种植等限制因素,大规模推广制糖产业尚不现实。

然而何乐为引入了改良技艺,意味着仅需购入廉价的紫砂糖作为原料,提炼成纯净的白砂糖。不论在国内市场如何热销,哪怕回售至全球各地,都将形成令人惊叹的商业财富,并且能提升国家声望。

但是,李世民越是对此在意,表面上就越显得漠不关心,竭力抑制自己对白砂糖的关注,转向何乐为指示道:

“何乐为啊,男儿应在战场奋勇杀敌,或在文化领域挥毫泼墨,怎可在厨房工坊中消磨时光,这算什么出息?所谓的白砂糖,不过是雕虫小技,你不可因此而忽视了更重要的事情。”

何乐为略显尴尬地笑了笑:“您说得极是,这白砂糖的确是我一时心血来潮、随意试验所得,其技术尚未臻于完善,或许下次就无法再复制成功了,您不必忧虑我会沉溺于琐碎事物。”

“无法再复制了?”李世民哑然失笑,看到何乐为的神情,微微点头示意他:“收起你的小心思,过来见见这位小朋友。”

当何乐为从齐遂良口中得知纥干承基那位小随从的事情时,内心已充满了好奇。

由于初唐时期并无多少享有盛誉的诗人名家,当时绝句和律诗的形式还未完全定型,因此他对究竟是何方神圣能够在诗会上震撼全场感到十分好奇。

这名小随从果然只有十四五岁的样子,面容清秀,身形瘦弱矮小,略带营养不良的迹象。

少年案头压着一张翻过去的纸,无人知晓纸上书写何物。

“骆观光小友先前已创作了不少诗文,才华横溢,这案上的新作是他七步之内完成的,即便是本宫也尚未目睹,为了增添乐趣,也让何乐为你作一首诗来较量一番,这样才更有趣味。你们二人争相斗艳,必将成就一段文坛美谈!”

何乐为并未留意齐遂良的解说,他的思绪全被“骆观光”这三个字占据。

“你……你可是名叫骆宾王?”

那小随从突然抬眼,眼神中充满警觉:“公子……您认识小人?”

骆宾王作为初唐四杰之一,以《讨武曌檄》直斥武则天的先驱“键盘侠”,何乐为自然有所耳闻,于是回应道:“骆小公子自幼即以才情出众,被誉为神童,七岁时便写下《咏鹅》,今日有幸相见,实乃李某之荣幸。”

骆宾王的父亲在他县令任上离世后,家境衰落,他只得四海漂泊,因其卓越文采被纥干承基收入府中充当门客,实则是供养他,以便随时借用他的诗词出席宴会彰显身份。

骆宾王对此深感困扰,但为了生活,他只能忍气吞声。此刻听何乐为如此提及,竟在长安城内有人知道他神童的名声,他怎能不惊讶,怎能不欢喜!

李世民听着这些对话一头雾水,不禁问道:“何乐为,你生于长安,长于长安,未曾远行,怎么会对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辈有所了解?”

何乐为心头猛然一跳,当下找不出托辞,于是顺势将问题抛向了李淳风:“李道长,您认为我是如何得知的呢?”

李淳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