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访遗贤,求访良才,这是平定梅山蛮之后,李嘉所做的重要的一件事,所求的,就是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
当然,吸引良材也是必要的一部分,这些人将会成为李嘉的秘书,专门处理一些奏折交接一类的事物,放在身边培养。
待拜访杨文靖后,向李嘉投信自荐的人超过三百人,一些官吏也积极举荐自己的子弟,热情非凡。
李嘉也是欢喜,一一许诺,将安排在广州的太学之中,进行学习。
而且,为了大昌湖南的文运,将在朗州长沙衡州,以及岳州四地,修建学院,一应由朝廷供给,免费教学,只要通过考试即可。
所以,设学政一名,由大儒杨文靖担任,待时机成熟之后,每州都设州学,县设县学,一副学风大昌的景象描述在众人面前。
大大小小的地主豪族世家们自然欢喜,这可以证明,皇帝真的比较重视湖南的利益。
然后李嘉喊出了一个口号:
北上中原,还于旧都,再兴大唐。
多么响亮的口号,而如何实现大唐复兴的愿景?需要所有人都共同奋斗。
“大唐之复兴,拨乱反正,岂止朕一人可为?还需要诸位贤达之共同努力!”
皇帝的话,振奋人心,但世家大族们都不是傻子,没有确凿的利益,就只能喊口号了,李嘉不以为意,为了将湖南的人才吸纳入大唐的序列,他高声说道:
“神武二年,四月初,广州将再次举行科举考试,湖南之地,所有的文人,无论是寒门还是高门大族,皆可参与,不过,需要在长沙府进行府试,才可往广州……”
“陛下圣明!”
“此乃圣恩,我等代湖南父老谢过陛下——”
所有人都弯下腰,行礼。
科举考试,是一个家族走上官场的必要通道,而湖南多年未曾举办过科举,举荐成为主流,而且由于国小民寡,基本上都被国主亲信占据,要不然就是武将,世家大族都没多少机会。
于是,这场宴席宾主尽欢,李嘉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如何稳定一个社会,最佳的办法,就是将社会的精英吸收到朝廷之中,然后分享统治权,这是大宋帝国的统治术,效果也是极佳的。
大宋数百次的造反,真正动摇统治的没几个,关键原因就是没有读书人参与,只要有读书人领导,效果完全不同,详情参考朱元璋。
宋朝录取的进士,一科数百人,比唐朝扩大数十倍,而且,没有了唐朝的选试,直接授官,
多次落第的人,还给机会,另立名册上报皇帝,准许他们陪同考生参加试,叫做“附试”,称这些人为“特奏名”,这实际上决他们参加殿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