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忽略了付清同学显著的早熟迹象。最美丽的龚筱筱面对小东姐姐自叹弗如,当即定下人生的理想就是要和小东姐姐长得一样漂亮。弱智少年小川乐得合不拢嘴,口水肆意,不知道他是真的明白了什么,还是跟着大家的节奏一块高兴凑个热闹?总之这个下午大家都很愉快,围在小东姐姐的钢琴旁努力展示自己的音乐天分,希望通过卖力的歌唱获得一个精灵的角色。
而就在这个下午,我爹被组织安排负责学校的音乐剧。我娘因为我爹即将有机会和小东姐姐近距离频繁接触,连续几天脸越拉越长,如果再不加以克制,很快就有触地的可能。我倒是因此很高兴,撒泼打滚要我爹去为我争取一个精灵角色。我爹当然乐意为此和小东姐姐进行一次私人会晤,但迫于我娘的家庭压力,此次会晤改为多人参加,包括我娘和胡校长。
会晤的场面就是我娘拉住小东姐姐说个不停,完全不给我爹机会。胡校长见到直接领导十分兴奋,拉住我爹讲个不停同样滔滔不绝,夸耀我如何聪明伶俐,也完全不给让我爹机会以公谋私。多年后我很理解我爹当时的心情,开始明白什么叫做咫尺天涯有心无力。虽然在整件事的过程中我爹沮丧无比,责怪我的不懂事,应该私下里悄悄向他提出要求——作为我唯一的父亲,哪有不答应之理?但事情的结果如我所愿,胡校长一口答应了我出演精灵的请求。小东姐姐笑笑点点头,要我好好努力,天天向上。我看着小东姐姐美丽明亮的眼睛,浑身上下充满斗志,觉得自己的一生都应该献给伟大的音乐事业。
我爹经常在百忙之余瞒着我娘来看我,只要看到我还活着站在钢琴旁边出人声,我爹就很放心地将眼神转移到小东姐姐身上,表情暧昧而异样。付清由此断定我爹不坏好意,还说我爹和我娘肯定马上要离婚了。我很讨厌他这种说法,但是我很喜欢小东姐姐当我的新妈妈。小东姐姐为我们准备了很多好听的歌曲,还为我们编排了许多的舞蹈。那段时间大院里的每一个孩子都在鬼喊鬼叫,唱歌的时间多于说话吃饭的时间。我突然觉得日子和以前过得不一样了,生命中有了一份美好的期待,愿为之努力付出。这实在很美妙,也很幸福!
因为音乐剧,我的童年终于走入一种有序的轨道。王小书倒是没什么改变,音乐剧对他来说更多的是一种不得不为之的行为。虽然他凭借唯一会唱的一首儿歌得到小东姐姐的青睐,夸他懂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知道用心唱歌,从而获得了一个精灵角色。可事后证明王小书的音乐细胞实在糟糕,不仅不在调上,而且还能把别人的调儿带跑了,简直就是一个音乐杀手——假如五线谱也有生命,早就被王小书搞得遍体鳞伤了。善良的小东姐姐为了不剥夺王小书的角色,伤害王小书的自信心,便大幅消减了王小书的歌唱段落,让王小书用普通话朗诵般地交待完剧情后我们再唱,也就是说王小书就是一报幕的。这样的安排解放了王小书,也让他变得和我一样爱走神。有时我俩在排练时四目相对,各想心事,让人以为我俩从小就有同志倾向。
童言 十(6)
我走神是因为我在思考如何让小东姐姐成为我的新妈妈而我的父母又不离婚。这个高难度的课题我想了很久也没想出个实际可行的办法来,估计若是成功想出了个天衣无缝的办法,我爹一定欣喜若狂,夸奖我的聪明与孝顺。后来我想出的办法比较科幻,比如有一个时间门,进入那个门就能到达另一个空间,现实空间的时间就暂停。我爹和我一起越过这个门,和小东姐姐一起生活几天,再走出这个门,回到现实空间让时间继续,另一空间的时间暂停。这样我和我爹就能来去自由,幸福快乐。可惜这个门至今也没发明出来,成为我的遗憾之一。
大演习期间,大院里的紧急集合号总是不停地被吹响,要是没有小东姐姐的存在,我们早就冲出去看热闹了。就歌唱而言,在本质上大家基本没什么进步,天赋这种东西骗不了人。所以小东姐姐要做的事情,就是带领我们把要唱的歌唱到不能再熟,溶入血液形成条件反射。这样的反复歌唱很快变得无聊,大院里的号声搞得我们心里奇痒无比。好在小东姐姐实在太漂亮,有足够的青春容貌维持我们的热情。
郭强成了宣传部文书的搬运工和传话员,每天数次往返于学校排练地和景片制作处,途中听见紧急集合号立刻跑去看热闹。无奈郭强的语言表达和记忆力实在成问题,不仅无法复述当时发生的事情,而且还老把几件事掺和到一块说,刚说了后来就忘了前面说的东西,需要重新回忆,再张口说话时就前后矛盾,搞得大家很失望。后来郭强同学觉得画下来比说起来简单,便每天熬夜灯下涂鸦。无奈在绘画事业上郭强同学还是没有天分,画出来的东西漆黑一片。
说到绘画就不得不提到弱智少年小川。当初胡校长为了人尽其用,将蜡笔和白纸扔给小川帮助他虚度光阴,避免他这么大吨位的人到处搞破坏。不想小川却画得有模有样,当天排练中有趣的事情都能跃然纸上。我想可能是小川从小就没看过带字的书,看的都是纯正的小人书和漫画,所以形成本能,啥事只能画出来,却说不出来,也写不出来。小东姐姐经常表扬小川,并让画景片的文书经常指点小川。文书当然不会拒绝,一天来学校十回八回,虽然指导小川时间有限,和小东姐姐套近乎却无限。但小川画得真的很好,再复杂的情景简单几笔就能表达清楚,而且进步神速,日新月异,连胡校长看了都啧啧称奇,说达到了首都水平。
后来细心善良的小东姐姐还把小川的一幅画寄给了省里的儿童绘画比赛评审小组,得奖并不奢求,参赛本身就是对小川的鼓励和认可。那段时间小川心情大好,创作欲望强盛,每天耗费纸张画笔无数,自然饭量也再度上涨,体重又创新高。所以当郭强同学走投无路的时候,智商低下不会泄露秘密的绘画天才小川成了他的救命稻草。每天排练一结束,郭强就会把小川拉到一边,要求小川连夜画出他要说的问题。王小书远远地看着这一切只能摇头,觉得这个世界实在不可思议,两个傻子商量一个秘密真是奇妙无比。更加奇妙的是第二天小川总能准确地画出郭强口头表达不清的东西,令王小书更加能体会到这个世界的不可思议!
。。
童言 十一(1)
一个星期后,“宇宙天马探测器”按计划即将发射。胡校长的音乐剧却在最后关头胎死腹中。至于原因,说法很多,详情不明。小东姐姐也离我们而去,甚至没有和我们说一声再见。胡校长最新的计划就是带我们去发射现场看火箭发射,并在火箭发射成功之后就地开一个少先队大会,当场树立报效祖国远大理想。
发射“宇宙天马探测器”的地方是一个开阔的峡谷,四周群山环绕,据说这样既隐秘也安全,如果火箭爆炸,造成的破坏性后果也会因为山脉的阻挡而减少。胡校长将带领我们去占领其中一个山头,好让鲜艳的队旗高高飘扬。一般来说黄须族少年不太关心这样的围观活动,但是发射当天无数中外记者云集四周山坡,长枪短炮装备得十分齐全;再加上当地群众从四面八方纷纷赶到现场,一时间整个山谷热闹非凡。于是黄须族同胞全民出动,身后跟着成群的牛羊鸡狗猪,想看看这此发射与以往到底有啥不同。
我娘在我临行的前一夜梦到了我去世多年的爷爷,我爷爷在梦中向我娘发出最高指示,坚决不允许我第二天去看火箭发射。我娘第二天早晨将这个“指示”通知了我爹,我爹置自己老爹的劝告和自己儿子的安危于不顾,坚持要我亲赴前线见证祖国航天史上伟大的历史性的一刻,并决定带我去安全的地下指挥所观看发射,这样既见证了历史又保留了革命火种。
武术少年郭强一马当先,举着队旗带领大家翻山越岭,仿佛他已经是光荣的少先队员。而我和王小书此刻却并排坐在地下指挥所旁边的休息室里,面对着电视转播画面上的火箭,心里很紧张,实在无法想像火箭待一会如何腾云驾雾。我爹和记者进入指挥所内部进行现场采访,逐一询问每个专家的感受。专家们回答一致,表示很有信心,并且不断感谢党和国家领导;加上专家们长得十分类似,脸上的眼镜都比脸大,所以我怀疑我爹多年来一直偷懒,其实只采访了一个专家。休息室里的小战士信心满满,一边剪着指甲一边向我们普及火箭知识,告诉我们火箭如何在空中分为三节儿,最顶端的一节儿如何从中间裂开放出探测器,探测器如何进入地球轨道,地球轨道具体又分为几种。在战士口若悬河,侃侃而谈,一点也不耽误剪指甲及事后的打磨工作。我觉得这样的人才不应该坐在指挥所旁边的休息室,至少也得坐在指挥所里面靠门的位置。王小书问得比较专业,比如探测器在太空中是如何获得动力的?小战士犹如遇到知己一般拿出纸笔,为王小书画出复杂的图形,看得王小书一头雾水。在王小书听得即将晕厥的时候,发射终于进入五分钟的倒计时。
发射计时进入倒数十秒,山上的大喇叭和电视转播一同播放着发射指挥员激昂的倒数声,满山遍野的人群异常兴奋地跟着一起倒数:9、8、7、5、4、3、2……王小书和我相当紧张,因为我们听到发射指挥员的“点火”指令后,依旧不见电视里的火箭有何变化,担心火箭的反应和小川一样缓慢,到下世纪也飞不起来。休息室里的小战士突然大叫一声“不好,燃料泄漏了!”紧接着指挥所里一片杂乱,发射总指挥大叫着下达了指令:“紧急关机!”王小书顿时脸色煞白。没有起飞的火箭在几秒钟之后放出数量惊人的黄色烟雾,瞬间弥漫整个山谷,所过之处人群如割麦般齐整地倒下,无一例外。山上的大喇叭开始拼命疏导人群,可高亢的声音反倒使现场更加慌乱。人群如蚁,混乱着拥挤着躲避着致命的黄色气体,哭声喊声响彻山谷。黄须族同胞因为熟悉地形,逃得飞快,连家畜都没有损伤一只,实在令人称奇。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童言 十一(2)
郭强同学由于不认路,这天将全校的少年儿童带到了当天唯一的避风处。此处为整个山谷最差的观看点,距离发射塔架相当遥远,用望远镜还得配合飞行员的双眼,所以同学们大都歪着脖子看发射。当隐隐约约看见一些黄色烟雾从山谷升起时,奇怪为什么晴空万里的会突然起雾?等到周围山坡上的人群开始疯狂逃跑、发出山崩地裂般的喊叫时,大家才意识到出事了!但泄漏出的毒气只有极少数偏向这里,并且速度极慢;再加上留级多年的黄须族少年的准确指引,全校同学及时撤离,安然无恙。
在逃亡过程中,胡校长坚持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体力充沛,可见年轻时绝非浪得虚名;郭强同学由于必须保护好队旗,加之刚才过于兴奋,耗去太多体力,落在队伍的最尾端,不幸遭到黄烟袭击,两眼流泪不止,仿佛又回到了厨房剥洋葱的岁月;个别群众看见远处郭强同学举着的屹立不倒的红旗,立刻燃起生的希望,用菜叶子捂住口鼻,向着红旗死命奔来,犹如当年被地主老财欺压多年的劳苦大众见到了亲人红军。
地下指挥所的王小书看着人群在黄烟中毫无挣扎地瘫软在地,浑身发抖,汗如雨下,因为他爹*距离火箭仅咫尺之遥。电视转播似乎考虑到了王小书此刻的心情,瞬间变成“请您欣赏”——成群的羚羊在非洲大草原上尽情奔跑,赵忠祥爷爷的声音充满磁性。但它们并不知道,危险正在步步逼近,下一个镜头自然是趴在草丛后面跃跃欲试的狮子。指挥所陆续进出着焦急的人们,汽车在门外频繁地来来回回。我爹突然探出个脑袋,异常严肃地叮嘱我:“千万不要乱跑,出事了!”救护车的笛声在远处响起,王小书再也坐不住,冲出房门一路跑去。
而此时此刻,山上的付清拉着龚筱筱的手在奔跑,仿佛一切只是为两人准备的游戏;胡校长紧紧跟着黄须族少年在奔跑,虽然疲惫却不期望终点;抗着红色队旗的郭强在奔跑,并不知道身后有多少人追逐着他高举的希望;王小书在奔跑,因为他爹*身处险境;我也在奔跑,不知道为什么只觉得此时需要奔跑。我的膀胱又有一些疼,也许又要尿裤子了。
事故的结局是灾难性的。
许多人当场死亡,我听说神秘的发射基地的核心地区也死了好几个人,有一个还是从北京来的大专家;一部分人全身皮肤溃烂,呼吸困难,躺在人满为患的医院走廊里挣扎。发射现场周围的植物几周内全部枯死,水源也遭到污染,黄须族同胞不得不背井离乡向着安全的地方迁移,一路留下许多家畜的尸体。所有的消息都被封锁,远在首都的人们无法知晓。可是死亡驻扎在小城中,让我们无法回避,即使电视里的世界依旧歌舞升平。据说如果火箭再晚熄火秒,将会挣脱发射塔架的束缚,却不会飞上天空,而是在山谷中直接爆炸,周围几公里内都将无人幸免。好在火箭没有爆炸,对于侥幸逃脱毒气的人,也许这是一种幸运。但泄漏出来的大量的液体燃料在空气中挥发,最终还是变作了杀人的武器,让人沦为不幸。王小书曾经的理想就是治愈所有被毒气侵害的人们,这是他的许诺。可现在,面对滚滚黄色烟雾,现实打压着理想,八岁的王小书黔驴技穷无能为力。
王小书的奔跑追不上他爹*离去的步伐——死亡突然而至,让人猝不及防。没有谁会为命运做出启示,无论幸福与悲哀。戴着防毒面具的*和两位外国记者一起死在离汽车只有三米远的地方。从现场的痕迹来看,坚强的*在毒气的侵袭下整整爬了一千米,满地血迹,触目惊心。
王小书悲痛欲绝,卧床不起,水米不进。一位姓吴记者一直照顾着王小书,我爹也时常带我去探望他,回来的路上还紧紧握着我的手,感叹王小书命运多舛。因为我娘在梦中得到我爷爷的启示,我虽然悲伤却还是幸福地和亲人在一起。小川逐渐康复,画笔下的世界变得愈加苍凉。王小书的悲伤笼罩着他,虽然他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世界确实已经非同往常。付清和龚筱筱依旧形影不离,双方的家长忙于事故的善后工作,无暇顾及在灾难中突然萌发的年幼爱情。
事故发生后的第三天晚上,王小书从吴记者的手中接过一封长信,这是他爹*留给儿子的最后一件礼物——一封早已写好的对王小书未来叮嘱的信。吴记者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王小书读完这封信,一言不发。
一周以后,王小书来向我道别,送给我许多他珍爱的书籍,告诉我他就要离开这里,去北京上学。我呆在原地沉默无语。王小书说他会给我写信的,因为我是他最好的朋友。我继续沉默,看着王小书离我而去,瘦小的背影消失在我的泪眼中。
后来我爹告诉我,吴记者是王小书的亲舅舅,吴莉的亲哥哥,当年被迫留学国外,携妻子回国后,在北京做新闻工作,丰衣足食,膝下无子,一直在打听父亲和妹妹的消息,终于有了眉目,并和*有了书信往来。我爹几次去北京都替王氏父子会见吴记者,回来后如实汇报,赞不绝口。*却一直要求所有人保守这个秘密。也许他早就有一丝担心,害怕有一天会失去志向高远的儿子。
随着王小书远去他乡的还有*当年写给王小书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