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弈江湖谁定上段了 > 第44章 桃花潭水深千尺(第1页)

第44章 桃花潭水深千尺(第1页)

尽管与圣上的那一局棋未在翰林棋院中记谱留档,也未在宫内宫外传开,但在刘一手跟天子下完棋以后,依旧声名鹊起。

原因之一便是圣上将原先赐给道医长孙今也炼丹清修用的至德观,分了一半给刘一手办女学,又颁旨除了棋院的待诏须轮值往女学授棋外,还吩咐长孙今也及太医署里的医师们轮值传授针灸和方剂,甚至派还了匠作坊的和尚食局的内官们去教授酿醋、茶道、烹饪、栽种、制陶等实用技艺。

由此,刘一手因一局棋得圣上青睐是毋庸置疑的。

故,宫里开始找她下棋的人立时多了起来。

其中一位便是梅妃,接到邀请时,刘一手很是有些忐忑。

毕竟梅妃如今失宠,起因正系当年太真观里那件事,那可是实打实替人背了黑锅。

若说刘一手平生唯一一件亏心事,便是如此,虽然,她并非始作俑者,也没有为此推波助澜,分明是贵妃的借力打力一石二鸟算计了梅妃,但在刘一手看来,终究也是因为自己深入虎穴那甚为关键的第一步,所以,她对梅妃,是有几分内疚的。

进入殿内,还未行礼,没想到梅妃开口第一句话说的便是:“我知道你。”

刘一手心想完了,慌的一批。

梅妃再次开口:“信成公主与虢国夫人相争那事,皇族上下无一人发声,世人皆避之不及,唯你敢在贵妃面前仗义执言,故,我对你印象极深。”

原来她说的是这个。

刘一手心下稍安,如常行礼请安,“娘娘谬赞,愧不敢当。”

梅妃淡淡一笑,先是赐座,后又命宫人上茶。

原在宫中侍棋也有数次,这还是第一次被贵人赐了茶水。

看来,梅妃兴许是个厚道人。

刘一手先道了谢,便落落大方地坐了下来,接过茶盏,先是看了一眼茶汤,后又品了一品,由衷赞道:“汤嫩味香,竟是上好的鸠坑毛尖!!难得没有放鱼腥草、肉桂之类的调料。”

梅妃神色稍显意外:“宫中煮茶常放入桂皮、胡椒、肉桂、川芎,又杂以白果、松仁、芝麻、花生,将诸般调料煮成茶粥,既改其形又改其味,虽是浓香厚重,却失去了茶之本原,我这里反其道而行,只喝清茶,人人却嫌寡淡。”

那个人人,所指便是圣人吧。

“我一直以为汤嫩味淡、俭清和静才是茶之精髓,水是天下至清之物,茶是天下至清之味,以清水引清味,方能清火平燥、饮涤尘烦,浅尝久润。”刘一手很意外,在饮茶这件事上,梅妃与自己观点一致,竟是难得的知己了。

“你也如此想?甚好!我一向也觉得茶要致清导和,心要中澹闲洁,友要超脱清逸。故以茶行雅抒怀,或弈棋,或填词、或丹青,引茶在浊世红尘中饮涤尘烦,守一份清白。”梅妃面上是一副发自肺腑的相见恨晚,“儿时,在福建茶山,我还常常将新采下来的茶叶嚼于口中,那甘中蕴涩,涩后复又回甘的感觉,才是舒畅自在。”

刘一手含笑点头,看向一旁绣屏上的绣作,是以诗画打底,用极淡的青灰色绣线制成的雨中渡口景致。江水两岸,杂草丛生,芦苇在风中摇曳,孤零零的小船静静地停泊在渡口,远处山峦重叠,几间古朴的茅屋与世隔绝,黄莺在树阴深处引颈……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当下,棋局未开,只饮了清茶,看了荒津野渡之景的绣屏,两人心意便已然互通。

再经三局之后,梅妃更是相见恨晚,又问了刘一手现下正在操办的女学,当下万分羡慕与感慨:“真好!!从今以后,我在这深宫中的日子要好过些了,总算有了可以神交的知己。若我也能走出宫去,在你的女学中作一名女师,该有多好,只是可惜……”

梅妃看了看殿门外,“我这一生,终是为这道宫墙所阻,再也没有生趣了。”

这话,和她说这话时的神态,让刘一手便想起了独孤敏临行前的样子。

“如果,还有机会能跨出这道宫门,娘娘敢吗?”刘一手话才出口,便觉得自己犯了大忌,真是交浅言深了。

梅妃朝她笑笑,没有直接回应,却是拜托她去办一件事。

这件事说难也不难,甚至万分简单。

便是下个月的初一,在宵禁前的一刻,会有人在兴庆宫东垣金花门吹箫,梅妃让刘一手看一看那个人,最好将他的长相画下来,最最好,再打听一下他在长安的落脚之处。

于是,三月初一这一日,刘一手特意给自己换了个晚值的班,在女学里授完了棋,便趁着回翰林棋院上值之前的空当,去完成梅妃交待的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