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故国是啥意思 > 第2部分(第1页)

第2部分(第1页)

害民误国的,每一篇措辞之激烈,都远胜了那首讽喻诗,但李煜生气归生气,还是宽容了他,因为李煜看重他的文采,潘佑见李煜看了自己的奏疏后仍然无动于衷,又给后主送了份辞呈,以隐居山野挂冠归田来威胁后主。这次李煜也真的生气了,觉得这个潘佑书生气似乎太足了,俨然不给自己颜面,干脆顺水推舟,但又不愿完全的听之任之,让潘佑任个虚职,专修国史。潘佑的忠诚病又犯了,终于八第八道奏疏摆到了李后主的眼前: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臣乃者继上表章凡数万言,词穷理尽,忠邪洞分。陛下力蔽奸邪,曲容谄伪,遂使家国愔愔,如日将暮。古有桀、纣、孙皓者,破国亡家,自己而作,尚为千古所笑。今陛下取则奸回,败乱国家,不及桀、纣、孙皓远矣!臣终不能与奸臣杂处,事亡国之主。陛下必以臣为罪,则请赐诛戮,以谢中外。

一江春水东流去(3)

——《全唐文》卷八七六《上后主疏》

这下可把李煜最后的宽容底线给捅破了,好一个“不及桀、纣、孙皓远矣!”,居然还自请诛戮,真是不要命了,对你七次宽赦本以为你该知趣,哪知道现在更加得寸进尺变本加厉了。李后主怒火中烧,觉得这个潘佑也太目中无人,在廷议时将这道奏疏交给了众臣商议,徐铉张洎等人平时就嫉恨潘佑的才华,现在正好,落井下石,抓住潘佑在奏疏中的那句“事亡国之主”的话,说潘佑目无圣上,大逆不道,还将当今后主与古代的亡国之君相比,最后这些还不够,他们终于想到了这样一个理由:潘佑措辞如此激烈,一定是心怀鬼胎,藏有异心,有另立新主的图谋。李煜一听大家的意见都同意杀潘佑,那么好,一道命令下去,那求赐诛戮的潘佑真的人头落地,血溅宫墙。

夜已深,李后主彻夜难眠,小周后已沉睡在他怀中,李后主侧过身来,心里觉得潘佑这样的人,当初确实说了实话,不该杀,也许潘佑的话不入耳,但现在却句句应验了。李后主更觉得那位曾经的故友才是真正的诤友,真正的好臣子,现在也许有一万个潘佑站出来让自己醒悟也为时已晚。至少在文词的切磋上,潘佑与自己也是很好的对手,也不该杀。还有李平,潘佑的好友,也是位忠臣,平时政绩颇丰,百姓交口称赞,只是因为自己信佛而李平通道,相抵触,又觉得他是潘佑推荐上来的人,就也将之处死。太多了,杀错了太多了,李后主后悔莫及,若这些人都留着那该又多好?

留着?想起留着,李后主也一肚子怨气,他想起了那个狷介的韩熙载,韩熙载满腹经纶,在国家危亡之时之顾着自己的安危。李平潘佑遇难之后,韩熙载不知从哪得知,或者是自己推算出,李后主必召自己入相,韩熙载是何等聪明人,他并不想为大势已去的南唐王朝效力,所以整日佯狂装醉,酣歌达旦,甚至到歌妓的住处沿门乞讨,他自称之所以这样狎妓自污,就是不愿意做宰相,他不想在南唐国事纷乱时操治不力,驾驭不住而落下误国误君的千古丑名,而当时真正能担当起这个重任的在李后主眼中也就韩熙载一人了。韩熙载始终没有出来,李后主拿他没办法。

也许,韩熙载出来为相,情况不至于会落到这样的境地呢,李后主脑间还闪过一丝这样的幻想。船外冷风飕飕,正是严冬时候,这些从小就生长在江南生长在宫中的人,越是北上越感到寒冷,李后主涩涩发抖,尽管裹了厚实而奢华的被子。他已不愿常到甲板上回望南方了,他和他的船队,只等着快点到汴梁,而作为曾经万人之上的南唐国君,后主心里又矛盾地希望船队越晚一天到越好,因为此行,并不是在自己的国境上巡视,而是作为一个亡国之君,去北降赵宋。

一夜残梦,白天醒来,迷迷糊糊,李后主还以为自己仍在金陵的宫殿中。而外面的水流声桨声以及晃动的船体告诉他,这是在北去汴梁的水路上,而且这也不是梦,他到希望这只是梦一场该多好。而后,伤心的他嘴里总是念叨着“天要亡我!”这四个字,除了后悔与自责,他也好恨,恨一群武将出师不利,最终毁了自己的江山。后主想起这些人就咬牙切齿,恨不该当初给以重任,恨自己当初到没杀了他们。

刘澄,这个忘恩负义的家伙,李后主每想起他就咬牙切齿。当时作为金陵东侧门户的润州,有着相当重要的战略地位,与采石一样,均是南北水陆交通要冲,必须要有良将把守。李后主与群臣商量,开始时大家都推荐卢绛出任,卢绛确实胸有韬略,他也已知道东边的吴越国甘为北宋鹰犬爪牙,早晚会对南唐下手。为此卢绛作为一位将才,早也想过对付吴越的策略,可是最后李后主觉得他当时正在坚守秦淮水栅,关系到金陵国都的安危,这样群臣就想到了刘澄,他们觉得这个刘澄平时受了后主不少的赏赐恩惠,在关键时候必定能为李后主分忧解难。若让他出镇润州,必定会忠心不二,死守城池。在临行前,李后主设宴相送,与刘澄话别,席间后主对刘澄动以情,晓以理,说润州是乃朝的东北门户,它的安危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存亡,守此战略要地干系重大,非你莫属,希望你刘澄不要负了我的意思。刘澄虽然心中没底,此去到底输赢如何。可至少此时也被李后主的言行感动,誓死与润州共存亡。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一江春水东流去(4)

话别刚结束,刘澄就征调车辆,带着自家积蓄的金银财宝随军开往润州。他为了掩饰自己的这些不明来历的家当,逢友便说:“此等宝物,都是陛下历年所赐,如今国家受难,留之又有何用,皆送往阵前犒劳将士。”可他的将士最后没得到他班点犒劳,却骗了京师不少同僚的眼泪,觉得刘澄真是大公无私,为国解难的忠臣,都在金陵等着他润州的好消息。

吴越军士已经初临城郊,适时三伏,烈日如火,懒散的吴越兵都人困马顿。有经验的战将就应该在这个时候出其不备才好,但刘澄按兵不动,欺瞒部下说:“澄奉命守城,定尽职守责,不战则已,战则必胜。鉴于目前兵力不足,尚需以逸待劳,俟援兵一到,便奋力杀敌。”(马书卷二七《叛臣传·刘澄》),一些部将虽然义愤填膺,知道他畏敌不战,但他刘澄是主将,只能忍气吞声,坐失战机。

李后主见刘澄怯阵不战,于是忍痛从国都金陵外围守军中抽调了八千精兵,命强将卢绛带领,增援润州。卢绛的援军到达润州,这对于一个想克敌制胜的将军来说定是个好事,但对于刘澄这个心怀鬼胎的人来说,则是个晴天霹雳,刘澄正想着怎么献城投降,后面却有来了群不要命的。对他来说,只有一个办法,刘澄千方百计要拉卢绛下那锅投降的浑水,他生怕卢绛断然拒绝,于是用试探的口气问到,如今润州三面被围,形势十分严峻,万一城池守不住,卢将军你又该做何打算?卢绛知道他投敌的心思已定,知道这句话的暗示,斩钉截铁地回答,要与润州城共存亡,不辱后主托付的使命。刘澄哪里会轻易罢休,又想出了用金钱贿赂的办法,拉卢绛下水,卢将计就计,干脆用这些财宝巨款犒赏军士。

当卢绛回金陵向后主汇报润州局势,此的时刘澄就连夜招集部将,实际上他已想摊牌,把自己投敌的想法公之于众,说自己与诸位将士已经守城多日了,都希望自己不负国,但谁知道现在形势日下,不知道诸位爱将下一步有什么打算?诸将听出了刘澄投敌的意思,有的怒火中烧,死不接受,有的将领甚至放声大哭起来,他们担心起自己在金陵的眷属。刘澄见眼前乱成了一团,也就露出一副可怜落魄的样子,装模作样哭了起来,说“陛下对我也是恩重如山,我刘澄在金陵亦有父母妻儿,也懂得如何恪守忠孝之道,但不幸的是我们今天陷入重围,死守无益,不如另寻出路,求生而另图富贵吧!”好一个另图富贵,众将胳膊扭不过大腿,何况其中也有一些刘澄的心腹,最后刘澄终于带着诸将心满意足地献城投降,吴越军队不废一血一刃就占据了润州,这样就很快地能与北宋的主力相会,合围南唐国都金陵的日子就不远了。

那个可恶的刘澄,忘恩负义的刘澄,李后主顺手将木几上的玉杯往船板上狠狠摔去,小周后也早已醒了,宫女门正在为她简单地梳妆,听见后主砸碎杯子的声音受了一惊,知道他又想起了伤感的旧事。

这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败将里,李后主又想起一个人,那就是在抗击北宋用浮桥过江时,自己任命的郑彦华。出师前后主也再三叮嘱郑彦华,水陆两军,要统一行动,互为表里,同心协力地迎接宋军,叮嘱郑彦华说,我朝的成败也就在此一举了。郑彦华虽然跪拜谢恩,亦发誓为朝廷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信誓旦旦的郑彦华,一到战场就怯懦得没了人样,自己的战船才到采石,就遇到了北宋的田钦祚,两个回合,叶公好龙的郑彦华就被吓得乱着阵脚,忘了用战舰摧垮,甚至撞断浮桥的计划。一名叫杜贞的将军虽然清醒,还是按照宋兵半渡浮桥而击之的策略行事,但终因郑彦华按兵不动而贻误战机,杜贞孤军迎敌,死伤无数,宋兵终于顺利地渡过长江天堑。在金陵的后主痛怪郑彦华误国的同时,也急得无计可施,下诏与北宋正式决裂,令京师戒严。后主当时真的还希望吴越国不要趁火打劫,还写了一封信给吴越国主钱俶,“今日无我,明日岂有君?有朝一日赵家天子易地赏功,王亦不过为汴梁一布衣耳。”(陆书卷三,《后主本记》),后主希望这样吴越能尽弃前嫌,唇亡齿必寒,但钱俶怎会听他的,依旧做着北宋的鹰犬。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一江春水东流去(5)

还有那个阴奉阳违的皇甫继勋,也是个投降败国的家伙。但最让后主心痛的,还不是这些小人,而是朱令赟,后主一想到朱令赟,就觉得那是天意,那是上天要亡我南唐。

吴越军士要和北宋军队合围金陵了,李后主这时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前来解围的武将朱令赟身上。朱令赟是在后主错杀了林仁肇之后才调往洪州的,官职是镇南节度使,统辖着十五万水陆兵马。后主是遣人在半夜带着亲笔急信赶到朱令赟住地,陈述金陵危急局势的,命他一定要北上勤王。朱令赟接到后主的密旨后,发誓一定要解救国难,誓与金陵城共存亡。

朱令赟夜以继日地准备进军方略,数日即挥师赣水,过鄱阳湖,入长江东下解国都之围。朱令赟的一举一动都被北宋战将曹彬的暗探看得清清楚楚,曹彬差人快马驰往汴梁,汇报长江局势,请示赵匡胤能否增造战船三百艘,赵匡胤当机立断说,要是船造好估计朱令赟也早到了金陵了,令曹彬另想急策,曹彬接到密诏后,命指挥北宋水师的部将王明在朱令赟东去的下游航道的洲渚间,密部状如桅樯的高大木柱,想用这个办法来打乱南唐水师的行动计划。

朱令赟对这些还浑然不知,仍按照既定的策略用兵,不愧为江南第一大将,他的水师阵容庞大,船阵如云,巍为壮观,有的巨舰可乘千人,大筏亦有百尺长。在江上行了数日,不见敌之战舰,直到朱令赟的船队驶到离采石只有十里之遥的虎蹲洲时,才发现了异常的情况,朱令赟从自己那艘高十层的大舰上远眺前方,远处的洲渚沙草之间突兀出许多桅杆般的木柱,担心中了埋伏,赶紧令舰队泊舟待命。

最后众将商议用“火油机”的办法,火攻敌阵。那火油机,是在船舱里塞满了柴草,柴草上也浸透了油脂,在火攻的关键时候就可以将之点燃,随后让它闯入敌阵,对方必定大乱,可火攻最关键的要素是风向。虎蹲洲所在的长江为西南东北走向,上游的船往下游去,最好能借西南方向来的风,而且火攻的话,也最好有西南风相助。这一天清早,朱令赟登上战舰的甲板观测天象,正好风向从西南而来,凭着经验,今天正是火攻的最佳时机,于是下令放火油机,一声令下,一条条燃烧着南唐将士怒火的木船冲向了敌阵。这时风助火势,江面被映得红如晚霞,宋军从没见过这个阵势,个个吓得魂飞魄散,南唐水师精神振奋,欢呼雀跃,但正是这时,风向突变,东北风又刮了起来,那火油机纷纷又逆江而来,朱令赟编组的舰队,都帆樯密集,船间又有竹筏梗阻,一时根本无法疏散,宋军见天也相助,也用火攻,在附近水域放了几十艘预先埋伏的火舟,顿时南唐水师成了一片火海。

不久,朱令赟的一支唯一能救李后主于水火的水师,自己却陷入了大火之中,全军覆没,后主听到这个消息时捶胸顿足,痛哭失声,直叹天要亡我。后主觉得那个朱令赟该杀,虽然后主知道他忠心耿耿,但是为什么要粗心,这近于玩忽职守的粗心呢!这是个耻辱,一个误国的耻辱。不等后主拿他问罪,朱令赟也自知无颜见江南父老,纵身投江而亡。

现在,坐在船中的李后主,除了叹息还能如何?刘澄、皇甫继勋、朱令赟,这些忠臣奸臣们,都没有最终助自己一臂之力,都没能挽狂澜于即倒,南唐的臣子啊,坐视江山被北来的蛮军吞食,平时养的那一群又一群臣子呢,高官厚爵好象都没少给他们,可真正到了最后的关头,为什么个个成了这等模样?

百无聊赖,落寞的李后主想到这里就阵阵心酸,亡国之君啊,他不想做亡国君,他的祖父和父亲托付给自己的江山社稷就这样转瞬相让,他心里如何承受得起,在船上的这几日,他真希望只是个梦,希望梦醒后就能见着他的江南国土,他的三千里河山。可是见不到了,他又顶着寒风走上了甲板上,他要看一看这中原到底是怎么样一个地方,这里的民风难道真的那么强悍,北宋无情的铁蹄啊,是你们毁了我的祖宗基业大好江山,而远处只见树影萧条,无烟荒村。

还有几日就是除夕,北宋南征军的首领曹彬告诉后主,不出几日就可到汴梁了,曹彬与后主说话的语气中总是流露出轻蔑和得意的神情,是啊,李后主已今非昔比,现在只是位寄人篱下的罪臣,曹彬这样的小人物今天也终于骑到了自己头上,待他走过,李煜心里又是一阵酸意涌上心头。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一江春水东流去(6)

当汴梁的百姓还沉浸在新春的喜悦中时,李煜和他的随行都上了岸,第一次踏上这片,曾是南唐旧臣们心头大患的地方。他们也曾豪情万丈,希望自己的军队有朝一日能踏平中原,收复汴梁。现在不必要忧患什么了,南唐早已灭亡,此时的后主百感交集,随行的一些旧臣也黯然落泪,寄人篱下的感觉油然而生。到了城中,赵匡胤根本不会出来迎接,只是将后主他们安置在一所戒备非常森严的驿馆里,堂堂南唐国的君主,现在却只能住在汴梁的驿馆,后主倍感屈辱,虎落平阳,心里更是没有了底,那赵匡胤会怎么对待自己。

冷落李后主,是赵匡胤的故意安排。赵匡胤是憋了一肚子怨气,几次召你李煜北上,你偏不来,现在国破家亡无路可走了,才被俘虏到汴梁来,真是不识时务。正月初四,赵匡胤才冕旒衮服,在禁军和依仗队的护卫下,前往宫城正门的城楼明德楼,举行威严的受降大典。而李后主及南唐旧臣肯定也在献俘的曹彬带领下,前往明德楼。

赵宋皇帝自然黄袍加身,李煜这个亡国之君及他的旧臣,全都白衣纱帽,低着头,神色黯然。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