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明代的漕运在线阅读 > 第4节(第2页)

第4节(第2页)

&esp;&esp;霍青棠不语,勾着头喝莲子茶,她长长的脖颈上一件饰物也未佩戴,一段雪白肌肤露在阳光里漾出赛雪欺霜的光彩来。霍青棠抬头,张氏收回目光,心中揣度,这丫头生的这样漂亮,兼之又靠着史侍郎,将来且不知会嫁到何等人家去。

&esp;&esp;大半个月过去,霍水仙日日不着家,霍青棠也没等来史侍郎的消息,她直觉出事了。史侍郎不在顺天府等待接任闵尚书的位置,却毫无预兆地去了苏州府,苏州府又恰巧换了知府,如今快要进入五月,正值初夏,初夏的苏州府,发生了什么事呢。

&esp;&esp;朝廷下了邸报,原南京兵部尚书兼巡抚应天等府的邱荆邱大人卸任了,邱大人自请告老还乡,帝允。

&esp;&esp;原苏州、淮安知府卷入漕粮贪墨案,二人卸职入京,待审都察院。

&esp;&esp;霍青棠盯着张氏从霍水仙处拿来的邸报反复琢磨,邱荆与陈七外祖父齐淮是同科,自洪武年间就任职兵部,三朝元老。

&esp;&esp;永乐十九年朝廷迁都北京的时候,邱大人留任南京兵部,应天巡抚则由南京吏部指派,邱荆当仁不让地兼任了应天巡抚一职。

&esp;&esp;苏州、淮安知府贪墨,邱荆卸任,皆与南京吏部脱不了干系,永乐帝自来对北方宽泛,经此一役,南边官僚的日子就愈发难过了。

&esp;&esp;璎珞拿一封信进来了,霍青棠瞧了璎珞一眼,霍水仙这些日子忙的脚不沾地,璎珞这丫头最近也连带着瘦了不少,她原本有些圆润的脸颊如今竟只剩巴掌儿大了。

&esp;&esp;霍青棠接过她手上的信,给了她一个笑脸,“今日月满她们要去逛集市,你也跟着去吧,自己去我匣子里取二两银子,喜欢什么就买什么。”

&esp;&esp;璎珞睁大眼看着自家姑娘,她已经很久没给过自己笑脸了,璎珞也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霍青棠不欲多说,她挥挥手道:“快去吧,早些回来用饭。”

&esp;&esp;霍青棠这一挥手,璎珞原本要问自家老爷会不会回来用饭的话也吞了进去。霍青棠扫了一眼璎珞的背影,心中焦急,史侍郎迟迟没有派人来接她,她可以等,璎珞却等不得了。一个丫头对自家老爷的行踪这么关心,看在张氏眼里,她会怎么想。

&esp;&esp;霍青棠眯了眯眼,拆开了信。信是苏州府寄来的,范明瑰在信里仔细写了原苏州知府贪墨一案,顺便说了范大人上任后的种种不适,还有对霍青棠的想念,和邀请她去苏州府做客。

&esp;&esp;霍青棠坐直了身子,这次贪墨案主要是关于朝廷夏季征收的土地税,朝廷以粮食征税,夏季税有五分之一是小麦和大麦,谁知漕船经过淮安府的时候翻了十船粮食,淮安府为了填补这十船粮食,便私自对过往船只征收货物通行税。

&esp;&esp;货物通行税本由地方政府代中央政府征收,朝廷有工部分司郎中收集资金,淮安一地由清江浦工部分司郎中进行征收,再将收入交给淮安府通判保存。

&esp;&esp;这一过程本与淮安知府没有丝毫干系,谁知淮安知府私自对过往船只征货物税,税款没入工部口袋,淮安知府直接被淮安府通判给检举了。工部将这些货物税收了库,土地税依旧空缺待填,淮安知府首当其冲负了全责。

&esp;&esp;原苏州知府的事情更简单,他只是私自提高了税率,今年苏州府夏季税竟比往年提高了一倍有多,有人告到了应天巡抚那里,这么一来,应天巡抚与苏州知府双双都落下了马。

&esp;&esp;霍青棠折起信纸,圣上似乎对留都那些高级官吏已经不想忍了,非得一个一个的换了他们,否则凭借这些功将老臣坐拥江南,任谁都于心难安。

&esp;&esp;作者有话要说:  明朝采用两都制,南京为留都,北京为首都,南京北京各有一套一模一样的官僚制度。

&esp;&esp;随着明帝国步入中后期,南京官僚权力逐渐流失。

&esp;&esp;作者发现了时间漏洞,略微改动,不影响阅读,多谢各位体谅!

&esp;&esp;☆、应天巡抚

&esp;&esp;邱荆致仕,应天巡抚空缺,南京吏部连上了三道折子请圣上定夺新任应天巡抚人选,折子却如石沉大海,没有回音。南京吏部回过味儿来,第四次,南京吏部与北京吏部联合上书,永乐帝大笔从名单中勾出三个字来,史纪冬。

&esp;&esp;张氏笑盈盈走进来,连声道:“恭喜大姑娘,史侍郎新封了应天巡抚,隔几日就要上任了。”霍青棠请张氏入座,张氏眼睛里的笑意藏都藏不住,“我就说那日史侍郎怎么着急赶着要去苏州,原来是早有预兆要接任应天巡抚了,看我这脑瓜子,想来大姑娘早就想到了罢?”

&esp;&esp;张氏给霍青棠脸上抹粉,霍青棠摇头道:“夫人哪里话,这等事情,谁都是不能未卜先知的。什么预兆,皇上不发话,谁说了都不算,对么?”

&esp;&esp;霍青棠目光灼灼看向张氏,张氏直觉自己失言,连忙捂嘴道:“看我这嘴,瞎说什么,我是说早上有喜鹊登门,这是吉兆,吉兆!”

&esp;&esp;霍青棠给张氏斟上一杯茶,张氏又叹口气,“原先听说圣上要下江南,最近又听说漠北起了战事,想来圣上也没了下江南的心思,你父亲这几日心事也重了许多。”

&esp;&esp;霍青棠抿了抿嘴角,霍水仙的心事恐怕不止是圣上下江南不成行这么简单,圣上不来,那陈瑄定然也不会来了,那黄莺姑娘这烫手山芋是继续留着还是抛开呢,想必这才是霍水仙最为难的地方。

&esp;&esp;月满掀了帘子进来,对着张氏和霍青棠福了一福,道:“夫人,史家太爷过来了。”张氏连忙起身,“快差人叫老爷回来!”月满应声去了,璎珞端着一盘点心进来了,张氏手一挥,斥道:“这丫头,就会添乱,这时候还吃什么点心!”张氏推开璎珞,急匆匆走了出去,璎珞红着脸,讷讷不敢言。

&esp;&esp;霍青棠轻声道:“把点心装起来,我们拿去给外祖尝尝。”璎珞赶紧去拿食盒,霍青棠暗道,来的正是时候,再拖上几天,就真的要翻天了。

&esp;&esp;霍水仙回来的时候,霍青棠正陪着史侍郎聊天,史侍郎正在给外孙女讲她母亲年轻时的旧事:“你母亲最爱去的地方是洛阳,你小舅舅曾在白马书院进学,我带着你母亲去洛阳看望你小舅舅。那正是牡丹花开的好时节,你母亲当时便望着园中枝头上最大最旺盛的那朵牡丹花说,她此生要嫁最好的儿郎,就比牡丹,国色天香。”

&esp;&esp;谁曾想,竟选了你父亲。史侍郎有些话对着外孙女说不出口,在他看来,霍水仙一副皮囊华丽有余,却不堪重用,林林总总都只能算是锦上添花。别说去比牡丹内外皆富丽,就是比无香的海棠都是多有不如的。若真要比,他也只能比那水仙,终日孤芳自赏顾影自怜罢了。

&esp;&esp;史侍郎说到此处便停下了,霍水仙在门外也止住了脚步,他想到了十三年前的史氏,她并不十分娇美,却有一种雍容坦荡的气度。她并不似当下一般女子总是遮遮掩掩欲迎还拒,她想要的都会坦诚清楚的说出来,她说自己就是她的梦中之人,亦是她这一生的骄傲。

&esp;&esp;史氏坦荡,黄莺亦是如此,她想要的,都会坦坦荡荡的说出来。只不过史氏是天之骄女,黄莺不过一可怜人尔,她们自是不能比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