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太宗谓侍臣曰 文言文翻译 > 第50部分(第2页)

第50部分(第2页)

李玄道给邱轩说的话包含了大量的信息。刚才他和罗彦说话,已经说明他和罗彦熟识了。要是不说清楚,就会让邱轩以为罗彦来对他们是一种威胁。王府的事务就那么多,分配的事情多,自然就代表着对自己的看重。虽说笔吏只是个小小的低级官吏,但是对邱轩这样的人来说,罗彦的到来绝对对他们会产生影响。

李玄道指明罗彦在这里呆不久,那就是告诉自己手底下这两个人,人家就是来镀金的,你们的位子人家还看不上。这样一来,两个小吏自然就不会对罗彦产生防备,相反,因为知道罗彦大有来头反而会对罗彦卖好。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就已经把一些不好的事情提前给消弭了。

李玄道身边的一个青年小吏应了一声,随后就带着罗彦走到了一边。

领着罗彦看着李玄道他们处理事情,这个青年小吏笑着介绍道:“在下邱轩,是主簿手下的笔吏,以后咱们就要在一处共事。我等笔吏,平日里做的最多的就是记录上官门的口令,还有处理王府的往来文书。当然,这是事情都是需要让主簿过目的。此外,王府和长安县的事务,也由我等处理。”邱轩大致介绍了一下他们做的事情,当然,这些早在来之前罗彦就已经打听清楚了。

“敢问,我等在何处办公?”罗彦问这这样一个很是小白的问题。

“我等日常都是在主簿办公的外间,不过基本上是没用的,因为大部分时间都是跟随在主簿身边。午饭由王府供应,好在主簿向来受秦王殿下看重,所以我等我跟着沾光,待遇很好。”邱轩说完了具体的工作,就开始说待遇。看着那一脸的自豪,说明李玄道在秦王府确实地位很高。这手底下几个笔吏都有了荣耀感。

然后邱轩就现场示范他们是怎么处理文书的。像有些各地汇报上来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司空见惯的邱轩直接写上自己的意见,就算是完事,一点都没有立刻给李玄道汇报的意思。稍微重要一点的,也只是在自己的建议后边缀上一句重要。

至于更为重要的人事之类的东西,邱轩给了罗彦一份名单,上面都是李玄道交代不论事情大小都要第一时间给他处理的。还有一些,那就只能看他们这些笔吏的眼光了。

等他们把这些文书分好类,会上交给李玄道,然后由李玄道过目。如果建议中肯,李玄道会简单署名然后下发,若是李玄道认为不妥当的,会由他亲自处置。然后打回给他们学习。就是用这种高效的办法,李玄道才能把众多的文书快速的处理掉。

熟悉了文书的处理,剩下的就是记录上官口令和对外事务的处理。这两样因为一时之间没有合适的事情做示范,邱轩也只能把它放到后边,仅仅是口头描述一番,算是给罗彦普及知识了。

第八十七章 身处卑微多小人

罗彦在秦王府的幕僚当中,隐隐有着年轻一代第一人的说法。虽然李玄道手下的这两个笔吏是近两年才收到手下,并不知道罗彦的赫赫大名,但是架不住王府里头这消息传得快啊。

三年前风头一时无两的罗校书,辞官不做跑去读书,三年后居然到秦王府当了个连品阶都没有的笔吏。这事儿刚开始,也就几个跟李玄道打交道的部门知道,结果后来事儿越传越远,莫说是整个秦王府,就连外边的人都知道了。

知道不要紧啊,但是速来这人们都是喜欢看热闹的。原本以前给李世民当幕僚,现在在秦王府也混了个一官半职的那些年轻人,三三两两是不是就找事儿过来看罗彦。

当然了,这里头也是分好几类人。有些人纯粹就是慕名前来。当年罗彦在长安城年轻一辈里名声大噪,但是见过罗彦本人的也不算太多。而且罗彦总共就出席过两次李世民的幕僚宴请,这里头好些人当时还没有那个资格参加这样的宴会。所以这个时候正好看看传说中的庐州罗彦长个什么样子。

但是还有一些人纯粹就是为了过来奚落罗彦的。当年罗彦可是倍受李世民看重,让他们这些同龄人可是深感压力巨大。好在罗彦总的就给李世民当众出过两次主意,都没有被李世民采纳,而且在当时看来罗彦的计谋还有些拙劣,所以这些人才放下心中的嫉妒。可是该和罗彦争的还是要争。然后这些人好不容易感觉自己要不罗彦比下去的时候,人家突然莫名其妙就走了。

这三年虽然说这些人好些都得到李世民的看重,直接就给了官职。但是当初被罗彦压下风头的事情,还是有些人耿耿于怀。

这不,听见罗彦如今在李玄道手底下做主簿,直接就跑过来找茬。

这日,一个名叫赵鉴的家伙就找上门来了。原本以为这货会跟其他人一般,过来打声招呼就走。恰好李玄道有事出门,这货进来以后,就坐着不走了。装模做样和罗彦闲聊几句,就拿出了真面目。

“罗校书,久闻阁下聪慧机敏,尤善写诗,今日小弟特来求教。”都二十好几岁的人了,这会儿因为憋着坏心思,所以叫法都很是谦虚。

“那都是以前年少无知,所以被人称赞了几句,就太过自傲。如今小弟那里当得上一句聪慧机敏,便是不被人骂愚钝,已经是大大的好事了。”罗彦虽然不知道这货会给自己挖坑,但还是习惯谦虚一些。

“哪里哪里,罗兄是真的太过谦了。”赵鉴还是纠缠着。

正当这个时候,门外又走进来好几个人,一进门跟罗彦简单打声招呼,就跟着赵鉴瞎起哄。

眼看着这事儿不对,但是此时此刻罗彦已经被挤到了这里,要是逃避,恐怕罗彦立马会被传出去胆小怕是,不足担当大任。虽说这样的事情也就是年轻一辈的互相诋毁,但是要是这些人里头有人帮忙,到时候罗彦肯定得吃点小亏。

没办法,既然逃不过,那就来吧。当下罗彦就很是严厉地说道:“既然诸位仁兄如此殷切,那么小弟也不好推辞,赵兄有什么问题,尽管问来。”

因为之前赵鉴就已经说了是在作诗的事情上和罗彦讨教,所以这会儿立马拿出一个青蛙的泥塑,对着罗彦说道:“也不是别的,小弟前些时候和人打赌,以青蛙为题作诗,不想被人赢了。在下这心中确实不服,正好今天遇到罗校书,想听一首更好的咏蛙诗,也算是解解我心中的闷气。”

这什么玩意嘛,分明就是想出个难题,然后把罗彦的名声给搞臭。你不是才思敏捷么,你不是苦读三年么,好啊,给小小的青蛙写首诗都能难到你,三年前那个罗彦看来就废了。这伙人就是这么想的。

这还不算完,边上立马有个人搭腔:“想必以罗校书的才思,必然是能够在一盏茶的时间内完成的。”

这货更毒,直接把罗彦长时间思考的可能给断掉了。赵鉴给这个家伙一个隐晦的眼神,表示非常满意。

原本罗彦还想着息事宁人,就这么自己吃点亏,把这些大爷们哄走的。谁知道自己已经谦虚到了这个份上,这些人还是不想放过自己。没办法,既然如此,那就直接撕破脸皮好了,谁让我和你没有那么深的交情呢。

对于这几个人,他是一点也不想再忍耐了。

当下就把他心里头认为写得最好的一首诗念了出来: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本来七绝的咏蛙诗李世民、严嵩等等人都写过,但是大致的意思都是大同小异。那就是我不先开口,你等敢作声?但是罗彦唯独喜欢毛老人家的这首,或许只是因为刚开始读的就是这一首,也或许仅仅是在同类的诗中就是偏爱这一首,总之,他就是选择了它。

但是放在这个时候,罗彦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我还没有说什么呢,你们这些蝼蚁也敢胡闹腾。不是罗彦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