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太宗谓侍臣曰 文言文翻译 > 第74部分(第1页)

第74部分(第1页)

腹大患突厥这时候要是敢来,那就是找死。

见罗彦进来,不少人打着招呼,坐到文臣扎堆的这边,罗彦也疑惑地问道:“诸位可知道圣人突然召唤,可是有什么事情?”

罗彦的问句自然是没有答案的,只是引起了更大声的讨论。

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传来李世民的声音:“因为李艺反了。”

听到这个消息,在场的所有人异口同声惊讶道:“什么?”(未完待续。)

第127章

李世民的话,可是着实把诸多的大臣都惊呆了。李艺是什么人?那可是手握重兵的一方权臣,而且他手下的兵战斗力都异常强悍。他造反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不错,就在刚才传来的急报,他已经率重兵占领了豳州,此时此刻豳州长史赵慈浩落入他的手中。”李世民的脸色异常难看。

得到了李世民的确认一时之间大殿之中似乎是炸了锅。还没安生几天呢,这会儿又出事了。

望着大殿中相互交头接耳的人们,李世民说道:“事情已经不可挽回,这一仗,是不打也得打,当务之急就是选出统兵将领,火速赶往豳州。我等早一刻做出决定,百姓就早一刻得到解救,大唐也早一刻得到安定。”

根本不用思考,一众武将纷纷站起来,请命前往。这里头,秦琼侯君集程知节这些近年来没有上过战场的将军声音最大。前些时候突厥入侵,是尉迟恭占了大便宜。而且论功的时候尉迟恭又排在他们前面,这当然就引起他们不服。

奈何如今秦琼身体日渐虚弱,即便是领兵也不能进行正面的战争。侯君集就更不用说了,他这会儿还没有向李靖学习兵法,在武将里边不论是武艺还是谋略他都不算是太突出。

摆摆手按下众将的请战,李世民说道:“这次还是敬德前去,除此之外,李艺大军所过之处政局动荡,着辅机一同前往。一旦李艺兵败,迅速安抚沿路各地官员,勿要别生事端。沿路要是有敢不听号令者,无需上报,杀无赦。”说到这里李世民也是杀气腾腾。

见李世民已经有了决断,众将也不再抢功,静静等候接下来的安排。

“朝中做好李艺的处置准备,稍候我会立即下诏,宣布李艺谋逆。”做好了这些准备,李世民停顿了以下,问道:“可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诸位畅所欲言。”

只见尉迟敬德站起来唱了一诺,就说道:“陛下,微臣有一个不情之请,还请陛下应允。”见尉迟恭难得向自己提条件,李世民很是爽快地回答:“尽管说来,只要是我能做到,自无不允。”

听到李世民的保证以后,尉迟敬德说道:“还请陛下把著作郎罗彦交给我作记室。”

这个要求可是不比刚才李世民说李艺造反差多少,一样的让人震惊。而且看着尉迟敬德一脸理所当然的样子,显然这位不是在开玩笑。

冷静下来,李世民说:“说说你的理由,进之毕竟只是个文臣,而且身兼两职,如果你只是戏弄他看,我看还是算了。他有什么地方惹了你,我让他给你赔礼道歉好了。”

李世民的话可是吧尉迟敬德给吓坏了,这要是被人以为是挟私报复,那他以后再朝堂上就不用混了,直接回到自己家中当土财主好了。朝堂上的攻讦都够他身败名裂的了。

当下急声解释说:“陛下有所不知,罗彦这小子做事滴水不漏,而且极善于谋划。我要是带了他,说不好这仗都不用打。”尉迟恭为了带上罗彦,可是把这话说得夸张了不止十倍。就连座上有些人都忍不住笑起来了。开什么玩笑,仗都不用打,那直接派罗彦一个人去豳州好了。大兵出征,一路的消耗可是不小呢。

李世民在沉吟的档口,长孙无忌也站出来说道:“臣附议。”这般说来,就是长孙无忌也同意尉迟恭的看法,不过同时还加了一点:“罗助教处理政务的本事不低,想来有了他,李艺兵败以后,协助我处理安抚地方的事务,速度也会更快一些。何况,罗助教生性惫懒,在弘文馆的课业也可以交给其他学士,跟着我等出去走走,也不辜负他这个大好少年。”

前一句说得是长孙无忌自己同意带上罗彦的理由,后边一句完全就是在损罗彦。

他们这些人里头,哪一个不是为了本职忙的一天觉都睡不好。唯独着罗彦,本职是著作郎,但是这都几个月了,因为李世民的可以安排,人家连秘书监的门都没有进去过。整天带着一帮小孩子上上课,然后就轻轻松松看着书喝着茶。这种吊儿郎当的日子,已经有好几个御史弹劾罗彦了。

再不给这位找点事情做,迟早他会被自己的惫懒性子给弄得丢官。

想一想,李世民觉得长孙无忌说得确实没错,罗彦这些日子太过舒服了。当下应允:“就按照你说得办,进之,你可有什么异议。”说着把目光转向罗彦。

眼见自己是逃不了了,罗彦也硬着头皮说道:“陛下都开口了,臣自然是没有异议。只是微臣一向没有兵马甲胄,还需陛下赏赐一套,也省得微臣不识货,到战场上送了性命。”既然逃无可逃,那也得要点好处。罗彦不是自己买不起兵马甲胄,虽说这个季节在东市的马贩子都不出门做生意了,但是身边这么多武将,谁家家里头没有几匹好马。但是再怎么好,有李世民给的好?兵刃甲胄这两样东西,官方出产的就不是私人打造的那么差。马匹就更不用说了,这几年来西域各地进贡来的好马,就连尉迟恭这货都看着眼馋。

见罗彦同意了,而且伸手就向自己要东西,李世民也没有怪罪罗彦的失礼,反而非常欣喜。

罗彦主动了代表什么,那就代表这货要认真了。之前除了看书要借以外,只有一次罗彦主动要过东西,然后那次罗彦带来了土豆。现在四年过去,当初十个土豆,现在罗彦手底下那两百亩土地都种不下了,李世民为此还专门划出来一块地方种植。

当下李世民笑着说道:“我穿过的明光铠,兵部司库里百炼横刀,御马监给你挑出一片好马。够了么?”

众人有些艳羡地看着罗彦。李世民给罗彦的这些东西也实在太好了吧。他穿过的明光铠,质量自然是顶好的,但是象征意义还大于实际意义,那就是意味着罗彦有代天子出征的意思。兵部司库里头的百炼钢刀,也不知一般人能够得到的,要不是武将里头使用横刀的人挺少,也不知道现在还能不能有剩下的。至于马匹,在这些里头反倒是算不上最好了。毕竟没有让罗彦自己去挑。

谢过李世民的隆恩,罗彦开心地坐下。

安排好了罗彦的事情,李世民就差尉迟恭先行出去集合军队。相应的,他在这里,和中书省的一众官员拟旨,着令大军粮草由沿路各州县提供,随后才会专门派军队押运粮草到前线。这也是李世民心里着急着尽快平定李艺的叛乱,才兵行险招。要是往常,光准备粮草就得先耗上一两天。

随后又单独拟旨交给长孙无忌,让他有便宜行事的权利。

罗彦回到录到陆府,收拾好东西,皇宫就来了几个千牛卫,把李世民吩咐下来的东西全都交给罗彦。望着手里沉甸甸的明光铠和横刀,听着战马嘶鸣声,罗彦无形中感觉到了压力。对方可是纵横幽燕之地的燕郡王,就是突厥提起他的名字,也有小儿止啼的功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