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太宗谓侍臣曰 文言文翻译 > 第89部分(第1页)

第89部分(第1页)

来一两个与国有益的,也算是我等的幸事了。”

这个时候,两人才有些敬佩地望着罗彦。不过,敬佩过后还是担心。今天这些人里头,逐出县学的肯定有很多豪绅子弟,这些人要是再闹腾起来,那该怎么办。

似乎是明白了两人的意思。摆摆手,罗彦说道:“不要担心,先把今天的事情做完再说。”

随着时间流逝,转眼就到了中午。吩咐诸生将行卷整理好以后,罗彦就让钱寅把早就准备好的饭菜送上来。

因为事先已经说过,每人都是一份饭,一块肉,一份青菜,就连罗彦自己也不例外。为了体现自己有多亲民,罗彦也是秀了一把。端着饭碗就和诸生一起吃饭。

又过了半个时辰,看着众人都吃完以后,收拾完毕。罗彦示意诸生继续答题。

这个时候就能体现出县学诸生的水平了。因为时务策只要求了三道,因此时间上也节省很多。到了申时初,已经有人交卷了。罗彦一看,居然就是那天回答问题非常不错的那个,尹世昌。接过他的卷子,示意他可以出去好好放松放松。罗彦便仔细看起手中的纸来。

帖经居然一个都没有出错,想必当初讲授的时候是用心背诵过的。光是这一点,罗彦就觉得这个尹世昌不错。接下来的五言律诗,读起来也很不错,虽然还是有些比较浮华的风气在里头,但是诗意也很丰满,当得中上。至于时务策,一道写的是突厥,一道写的是治乱,一道写的是治学。三道时务策都是言之有物,不过使用骈体,字数实在太多,让罗彦一阵好读。

点点头,将尹世昌的行卷交给陈玉如,说道:“看看,这个水准,怕将来也是新科榜上有名人。往后这个士子,可以适当给点贴补。嗯,我看这样吧,你等也不用管了,过几天让他到县衙找我一趟。”

听到罗彦的这番话,钱寅笑着说道:“能得郎君青眼,也算是他的福气。”县学里头有个能够被罗彦看的上的人,真是让他也松了一口气。这样涨面子的人,钱寅心下也想着平常的时候可以适当给尹世昌些照顾。

接下来陆续开始有人交卷,想来都是靠着真本事挤进县学的,对待学问的态度也算是不错,前几个的帖经居然都是全对。这也让罗彦心里有些安慰,总算是还有几个能认真学习的。看在这几个人的份上,就不收拾钱寅了。

不过有好的,自然是也有坏的。罗彦耗尽了耐心,最终在快要接近酉时末,一怒之下直接将所有人的行卷都收了。然后告知所有人,他们的行卷他亲自阅览。至于结果,两天以后就会公布。

让县学的小吏带着一大叠行卷,罗彦和陈玉如乘着夜色回到县衙。

进后衙的时候,陈玉如问道:“郎君,这些行卷真的要你一个人看么?这也实在太多了吧。”

知道陈玉如也是好意,罗彦说道:“放心,这点行卷,要不是需要一个一个记下来,根本用不了太多时间。”

说完,让小吏跟着自己走到居处。(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三章 有人闹事到县衙

次日罗彦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把头一天县学的行卷全都看完。中间除了解决个人的生理问题,就连吃饭,也是阿全将饭食带进来,等他吃完再带出去。

罗彦终于明白那时候自己上学,为什么答错题目有些老师会打人。现在自己成了阅卷老师的时候,那种明知道答案,却看着一个又一个错误出现的不爽,让罗彦都有些想骂人。

尤其是看到某个混蛋,居然把帖经中的圣人文章胡乱填写以后。罗彦痛下杀手,直接将此人的资格黜落。不知道就不知道,非要乱填,还写的乌七八糟。何况,后边那律诗和时务策基本就是在凑字数。不说文体如何,句子都都不通顺。

脸色阴晴不定之间,罗彦将所有的行卷看完,随后把一个个名字分了等次,这才叫来小吏,吩咐说:“将这份名单和这些行卷送往县学。告诉钱寅,这上边写什么,就往外边公布什么。要是有人闹事,让他们来县衙。”

看着小吏走出房间。罗彦终于松了口气,什么也不想,先去躺着休息一下。

县学的学生经历了昨天的考察,这一天都是在夫子们的监督下温习功课,也没有再继续讲授什么新的内容。

钱寅在等,等罗彦的答案。然而这一天快要过去,学生们都已经放回家去了,还不见有人来。正要关了门准备休息,探头往县学外边一看,突然就看到一个小吏正从街角转过来。

看情形果然是来这里的,钱寅也不急着关门,就这样等着。

路程不远,也就盏茶的时间,小吏就走到钱寅面前:“呦,钱训导,你怎么在这里啊,正要找你呢?”

小吏惊讶于钱寅的等候,而钱寅则是急切地想知道小吏的来意。

“嘿,别说了,就等你来呢。说吧,罗县令让你来有什么事情。”钱寅说的不是送行卷的问题。行卷就在小吏手里,厚厚一大摞呢,他看得见。钱寅想知道的是,这名单或者是罗彦有什么其他的吩咐没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