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太宗谓侍臣曰 文言文翻译 > 第97部分(第1页)

第97部分(第1页)

陈玉如话还没说完,罗彦就有些恨其不争的说道:“你啊,就是格局太小。只知道自己的治下,却看不到这辽阔的天下。让他们吃顿饱饭,才能告诉他们蓝田有这个本事。难道你就想三天强行把这些人拘禁在蓝田?”

这话说的陈玉如有些汗颜。

知道自己说话重了一些,罗彦平复下心情,缓和地说道:“你要知道,这一顿两顿饭,根本不会引起民变。而所有的手段,都是为了拦住流民。前些天粮价抬得那么高,到最后要是没有有心人的推动,会有百姓冲击县衙?”

陈玉如仔细想想,确实是自己太过怕事,不由得点点头,连声说着受教。

陈宋两人都是进士科进士出身,将来打磨一下,怎么的也能做到一州长官。罗彦现在说的这些,也不过是把自己的经验拿出来跟他们分享。好让这打磨的过程快一点。毕竟,同是进士科,多少内心是有些亲切感的。

何况这两人虽然行事有些拘禁,可是还有沾染上官场太多的坏习气。能够在最初帮他们一把,罗彦也希望他们能够记住百姓的好。

就是说话的这么点时间,仓曹已经亲自带着粮食来到了这里。

看到这仓曹的行事,罗彦倒是非常满意。走过去问道:“方才差役跟你说的,你可知道怎么做了?”

这仓曹倒是很爽快,直接说道:“郎君,这些天粮仓中的粮食,做这些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不过……”仓曹说到这停住了,似乎是有些难办的事情。

罗彦有些好奇地问道:“不过什么?”

“不过粮仓中有一部分陈米,需要尽早处理掉。这些天在县中已经出售了一部分,但是量太大,流民也必须要消耗一些才行。就是不知道这样,会不会打乱郎君的计划。”

沉思了一下,罗彦嘱咐宋甄:“这件事情你来做。每次运来新米和陈米各一半,到了这里,跟他们交代清楚,掺在一起煮粥。另外,我等也过几天苦日子,不论什么吃的,我等来吃这第一口。想必,这样一来就没有会说什么了。”

没有其他的办法,罗彦只能把身先士卒这一招用在这里。

要说什么办法最能服众,同甘共苦这一套是最有效力的。想想后世的两党,输赢真的就是在这种风格上决定的。

听到罗彦这么一说,众人都是一阵苦笑。这位郎君还真是有魄力,前任徐松也是平民出身,蓝田当了好几年官,哪有这等魄力。说和百姓同甘共苦,一天两天装装样子还行,再长的时间,呵呵,压根忍不住。

大锅饭,这些伙夫们也做的粗疏,米下了锅,捏点盐扔进去,就那样焖着。等水干了,这饭也就熟了。条件艰苦,也没啥菜,索性就找了点野菜,扔到大锅里煮煮,权当是汤了。

前几天虽然也施粥,可是宋甄和陈玉如两人完全是看着,自己又不吃。如今要下咽这等食物,两人脸色也有些发白。这种苦日子,也就战乱的时候尝过。这两年都当了官,平日里不说锦衣玉食,但是吃饭也有讲究,哪会像这样的。

看着两人为难的神色,罗彦笑着说道:“放心,吃不死人。”说完也不管他们两人,自己先走过去,让伙夫给自己盛饭,顺带舀碗汤。

这伙夫还不知道罗彦方才说的事情,这会儿见他来吃饭,一时间居然急了。自己拿着大勺连连往后退。

这个动作把罗彦给逗乐了,说话的时候都带着笑意:“行了,只要吃不坏人,这事儿你还得继续干下去。别退了,快给我盛饭。”

这伙夫也不过是城中临时征集来的百姓,经历了前些时候的一系列事情,早就把罗彦当作是洪水猛兽一样,哪能听得进罗彦的话。倒是这位伙夫身后的差役,知道罗彦说一不二,没办法,只能抢过伙夫手中的大勺,上前来给罗彦手中的碗打了饭。

待还要拿碗盛汤的时候,却见自家这位县令将盛了饭的碗递过去,意思把汤直接浇在饭上。“米饭太干,天也热,还是直接浇在上面省事。”说这话的时候,罗彦变得跟普通的老百姓没啥区别。

周围的流民看到罗彦也端着碗吃锅里的饭,一时间居然不知道说什么好。一个个在差役的管理下,有序地开始打饭。

愣了一段时间,看过了罗彦吃饭的全过程,陈玉如苦笑着说道:“你说,咱们这位郎君,真的是那高高在上的县公?长安城内的勋贵们我也见过,能做到这个程度的,估计是没有吧?”

倒是宋甄看得开,苦笑着说道:“管那么多干什么,我等现在要做的,就是吃饭。行啦,再不过去,我等连口汤都挤不上。干嚼米饭,你要能咽下去,你就慢慢琢磨去吧。”说完也不管还站着的陈玉如,快步走过去盛饭。

一顿弥补的午饭,就在流民尊敬的眼神里吃完了。老百姓还不至于一顿饭就被感动到痛哭流涕,但是这一顿饭的功夫,也收买了不少人的心。

等吃完饭将碗也一并洗了以后,罗彦站起来,已经有不少流民眼巴巴看着他了。对于这个结果罗彦非常满意,暗自点着头,将这片区域独自转了一遍。当然,走的过程中倒是遇到不少人向他致意,这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看着所有人都吃过饭后,罗彦走到人前,说道:“今日前来的诸位,怎么说,也要在这蓝田呆几天,不如,饭后修建几件草棚。大伙消消食,也能给自己一个安身之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