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太宗谓侍臣曰 文言文翻译 > 第149部分(第1页)

第149部分(第1页)

罗彦的脸色顿时苦了下来。

解释什么,有什么好解释的?难道要说自己在弘文馆讲了段故事。

促狭地看着罗彦愁眉苦脸,李世民终于大笑起来:“行了,别在那里故作姿态了。你真以为我什么都不知道啊。作为惩罚,你将在弘文馆里讲过的故事,一字不落给我们讲一遍。要是说讲的好了,我便饶了你。要是讲的不好,那丹墀之下,禁卫的板子就等着你呢。”

听了李世民这近乎讹诈的语言,罗彦差点没一口老血喷出来。当皇帝就能这样肆无忌惮的装逼么?吓我一跳。看来原本是要让李世民过些时候才能一窥全豹的《三国演义》,今天就要在这太极殿中遭受李世民的挞伐了。唉,这可是抄袭通俗演义故事的处子秀啊。

不过在挨板子的威胁之下,罗彦也只能就范。

这东西原本就是为这些人准备的,罗彦这会儿讲起来自然是声情并茂。

当为首那篇临江月念出来,便已经让座中好些人高声喝彩。罗彦早些年搞出长短句,这事情大家也都听说过。而那篇“为伊消得人憔悴”,当然也还有些印象。虽然在如今看来有些不着四六,可是仔细琢磨,却是意味深长。

而那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更是让这些统治者心头一紧。

开头讲这刘关张起于微末,群臣虽然熟读经史有些不以为意,但还是耐着性子听了下去。及至董卓入长安诸侯聚虎牢,这真真假假的说法已经让群臣宛如身临其境。讲到少帝被王允救出,但是郭汜等复来攻打长安,一个个都听得提心吊胆。

而少帝被曹操拉到许都,联想这历史上的记载,更是连连哀叹。

到了群雄并起,割据地方各自称雄的时候,这些人更是想起了十几年前。隋末乱战和汉末乱战的形式都差不了多少,相互间的攻伐吞并,也不比汉末差多少。正是有这些亲身经历,在座的这些人似乎一个个都把自己当成了书中的人物,罗彦讲到紧要处,这些人更是紧张地叫出声来。

这一讲,差不多就是三个时辰。也是罗彦有心卖弄,将各种语气情形做了种种模拟,因此说话的速度也放缓了一些。三个时辰过去,要不是宫女们进来掌灯,而座中数人肚子也开始叫唤,估计罗彦还停不下来。

即便这样,故事也讲到了屯土山关公被围与曹操约法三章。

被惊醒的李世民摸着有些干瘪的肚子,笑着说道:“恍若方才吃过东西,不想便已经腹中空空。难怪弘文馆的那群小子要闹起来,进之这故事,莫说是他们,便是我也有些想一口气听完。个中更是有些想法不吐不快。行了,今日你这板子算是逃过了。明日若有余暇,你便继续讲那后边的故事。”

群臣都听得有些过瘾,尤其是那几员武将,罗彦所说的沙场征伐,便如同他们亲历一样,戛然而止尤为可惜。更是思及关公忠义,迫切地想知道后边他身在曹营的处境和如何脱身的情形。听李世民这样一说,不由拜道:“臣等恳请陛下到时将我等唤来,此故事虽有编造之嫌,但个中沙场征伐为臣忠义,乃我等所求取也。万望陛下恩准。”

李世民想想,这几天反正都是找这些人来商议事情,只要不影响原本的征伐大计,每天抽点时间听罗彦讲上这么一段,确实让人身心舒畅。何况,里头宣扬的思想也正是李世民所需要的,这等好事,自然不会拒绝。

“只要不耽误我等商议的正事,你等便是听个通宵达旦也行。不过,到时候就要看罗彦他行不行了。”李世民爽快地回应着。

“行,哪能不行?你看我这上了岁数的人都行,他一个年轻后生怎么不行。”罗彦还没有发表意见呢,这程知节便跳出来替罗彦答应了。说完这话,还对着罗彦挤挤眼。一副你千万不能反悔的表情,让罗彦想哭都哭不出来。

似乎这件事情全程都没有罗彦的什么事,大家就这样愉快的决定了。等李世民走后,一群人拉着哭丧着脸的罗彦,大摇大摆走出了太极殿。(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一章 显德殿前露神威

一部《三国演义》,罗彦在太极殿中讲了整整有半个月。时不时熬到天黑,这些文武大臣都还尤不满足地拉着罗彦要多讲那么一两回。

当罗彦将最后一回讲完,时间已经到了九月初。望着殿外飘飞的黄叶,李世民长叹一声,说道:“常言读史可以知兴替,然以进之所讲,这兴替之事,个中又是多少的血泪和磨难。这半月来,虽然知道你所言有真有假,但每每与《三国志》对比,反而更愿意听你所言。”

“陛下谬赞了。”罗彦淡淡地说了一句,便不再多言。

倒是座下那些文武重臣,或是盯着罗彦沉思,或是低头皱眉自语,不一而足。

但是到现在为止,没有一个人能在谈论出兵事宜的时候扯上自己一句。罗彦感觉自己借着一本《三国演义》展现自己腹中韬略的办法是没啥作用,要想打动李世民,准许自己随军出征,还需要另想办法才是。

罗彦期盼着有这样一个机会。而上天似乎是听到了罗彦的祈祷,这样的机会很快就到来了。

从当初渭水之盟开始,李世民便抽调精锐在显德殿前演武。经过这几年不断的扩充,已经形成了一支相当具有战斗力的队伍。李世民时不时会到显德殿前教习骑射,虽然经历过许多朝臣,甚至是李世民心腹的劝阻,依旧我行我素。

这天,闲来无事的李世民又带着自己的近臣们到了显德殿前。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李世民的这支军队可绝对符合这句话。在里头投入了大量的银钱不说,还耗费了不少的精力。如今突厥战事将起,李世民要是不来好生查验一番效果,怎么对得起他这三年的付出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