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太宗谓侍臣曰 文言文翻译 > 第177部分(第1页)

第177部分(第1页)

般景象给亮花了眼。

好在为首的一个使者似是经历颇为丰富,以一个小动作,将那迷失在这景象中的使者给惊醒。随后步伐一致地走上前来,向李世民拜道:“旦奎垦僮犬上三田耜,携副使药师、惠日,拜见大唐皇帝陛下,奉我王之命,恳请陛下准允我国派遣使者学习中原文化。此乃我国王手书之国书,望陛下亲启。”

李世民笑着点点头,便示意内侍要将所谓的国书送上来。

“慢。”就在内侍要下台阶的时候,罗彦站出来阻止道:“陛下,倭国乃外蕃,依照鸿胪寺之礼制,其国王也不过三品。这厮狂妄自大,言称什么此乃国书。陛下要是接了,岂不是自降身份?”

“这……”李世民一下子被罗彦这句话给弄得犹豫起来。

那犬上三田耜见李世民犹豫,急忙说道:“大唐皇帝陛下,本国虽小,然向来崇奉中原礼制。虽为番国,亦是邦交。岂可因礼制之大小,而视国书为等闲。”

这话倒是也相当能蛊惑人,要是不了解内情,还真是着了这些小鬼的道了。

罗彦冷笑一声:“隋朝大业年间,当世的厩户皇子,也就是如今所谓的舒明天皇向炀帝送国书,言称: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言辞之中极为狂妄。斯时新罗国已然出兵占据了倭国沿海不少领土。如此妄自尊大之辈,如今当了那弹丸之地的王,岂不是要更加无礼。”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

那犬上三田耜三人惊讶的是为什么罗彦对于他们国家的事情这么熟悉,而朝中大臣以及李世民则是震惊于这倭国的狂妄。

“诚国公所言非虚,是时炀帝对御下官员言道:蛮夷书有无礼者,勿复以闻。大业十三年,前隋大乱,这些倭国遣隋使便渡海回国,再无音信。如果我所记不错,这位犬上三田耜便是当世的遣隋使正使。”

一位年迈的大臣走出来,向李世民详细解说了罗彦所说的这句话接下来的故事。

听完之后,群臣脸色大变,就是那三个使者,此刻也有些脸上挂不住。

但是,很明显大家小看了这些人的脸皮厚度。这犬上三田耜被揭穿之后,依旧笑眯眯地说道:“依照约定,彼时我等遣来的学者在中土学习两年,之后便会回到本国委以重任,不曾想前隋就此灭亡。”

罗彦冷哼一声:“自武德年,多有倭国商户来往海上,若是你们那厩户小儿派来的人真的学习了我华夏文化,怎不知前来送上国书?哼,我看你等就是看有利可图,方才打定主意前来。这等见风使舵之徒,真是脏了我等眼睛。”

“这位诚国公,我观你年纪颇小,想来这经史也读的不多。正所谓蛮夷入华夏则华夏之,我等仰慕天朝文化,所以再次前来。正因前次所学不深,以是此次又遣人来。如此轮换,既能满足本国子民对中原文化的渴求,又可以加强两国之交。此等两全其美之事,怎被能说的这等龌龊。”

这位犬上三田耜的嘴皮子也真是厉害,一番指责下来,要是不知道罗彦是什么身份,还真是被其给说动了。

说完这番话,这厮便得意洋洋地看着罗彦。

“哈哈,果然是妄自尊大,目中无人。”有些朝臣顿时就议论起来。

罗彦强行忍住了大笑的冲动,对着犬上三田耜说道:“那你知不知道,蛮夷入华夏而行蛮夷之礼,依旧是蛮夷,在我看来,沐猴而冠,不外如此。”

“你……”犬上三田耜被罗彦气的说不出话来。

“我,哦,对了,再向你自我介绍一下,本人罗彦,蒙陛下恩宠,封为诚国公,忝为给事中。阁下莫要记错了,不然,将来向你们那位厩户回禀的时候,可就没法开脱了。嘿嘿,天皇,还真是好名字,连王朝陛下都不敢用,也不知道你们这群蛮夷是谁给的胆子,敢这么自称。”

罗彦一番抢白,将这犬上三田耜给气的直翻眼珠子。

“好了,进之,得饶人处且饶人。这国书就交付给中书省看完给我个意见就是了。这会儿主要要议论遣使的事情,你等可有什么意见,不妨说出来让我参详一番。”李世民此事也不想让罗彦闹得太过,所以及时阻拦住,将话题转回了遣唐使的问题上。

别国遣使来唐,对于现在的朝臣们都觉得是一件脸上有光的事情。李世民将话题以转回来,就已经有人向李世民建议道:“此事可彰显我国风范,定当可行。”

“此事一成,周边小国仰慕我华夏文化者众矣,到时万国来朝,岂不是盛世之兆。陛下,此乃兴国大事,定要竭力促成。”

那犬上三田耜听了这么多人同意,喜不自禁地说道:“大唐皇帝陛下,我舒明天皇与新罗百济等国皆有邦交,而且还与海上数国来往密切。若是此次遣唐成功,我舒明天皇定然修书与那诸国,言大唐之好,促其归附。”

此言一出,更是让不少人心花怒放,还真是说什么来什么,说了句万国来朝,就有诸多海上小国归附。到时候也不知能不能通过这些国家了解一下传说中的瀛洲方丈等仙山。

李世民的眼中满是憧憬。

罗彦啧啧称奇,这小犬还真是个大忽悠,轻而易举就攻陷了这么多人的心理防线。方才还对这倭国心生鄙薄呢,这会儿立刻成了遣使来唐的狂热拥护者。

看来有必要给这些人降降温了。

“陛下明鉴。倭国遣唐使,于我有百害而无一利。”唯有扯着嗓子,才能够压下此时群臣的激动。

“哦,进之为何如此说话?彰显我大唐雄风,不就是一件大好事么?”李世民这会儿有些不快,罗彦老是反对这个反对那个,让他的美梦难以成真。

“陛下也不想想,那倭国要是有这本事,早在前隋的时候就如此做了,何须等到今日。于我看来,所谓与新罗百济及海上诸国有交,不过是知道有这么个地方罢了。至于新罗,与倭国乃是世仇,哪里来的交情可言。所以说,这些人纯粹就是在蒙骗陛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