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鹞子翻身怎么练 > 第13部分(第1页)

第13部分(第1页)

时候;二是,你击打井拦石里圈时,早晨的井水最清澈,有灵气,石头是冰冷的,可井水却柔和温暖,不但你能吸到灵气,拳头也能得到仙气。”爷爷解释道。

“噢,明白了。”西邨默默地记着,点点头。

“做完了这一套动作,你还是在井拦旁,一腿弯曲蹲下,气沉丹田,两眼平视,屁股坐在一侧的脚后跟上,然后,伸直另一条腿,记住,要伸直,用脚面,就是脚与小腿的连接处,击打井拦石的外圈。动作与用拳头击打一样,先轻后重,先左后右,各打十六次。”爷爷离开凳子,蹲下,做着示范。

“爷爷,吾记住了。”西邨目不转睛地盯着爷爷的一举一动。

“练得到家不到家,标志是你一脚打过去,井拦圈能不能移动。移动得越多,说明你的功夫越过硬。当然,如果你真的把功夫练出来了,不能把井拦踢动了,否则,别人就有危险。”爷爷叮嘱。

“西邨明白,如果吾把功夫练出来了,吾就不去踢井拦了。”西邨会心地笑了。

“练完了这二套动作,你就可以去上学了。在路上,你也别闲着,可以边走边练。一是跑步,既能节省时间,又能锻炼身体。但是,不能像你们平常那么跑,要用脚趾头和前掌落地,看我示范,这样,不但跑得快,跳得高,练到后来,有身轻如燕的感觉,还能为后面练轻功打基础。”爷爷又做着示范。“二是,练呼吸。这个很重要,这是功夫到家不到家的关键之一。先要深深地吸一口气,气要沉到丹田。丹田懂不懂?好,知道就好。气沉丹田后,慢慢地呼出,出得越慢越长越好,练到最后,要不感觉吸气,不感觉呼气,要让整个身体去吸气和呼气,即使掉在河里,要能在水底下憋上一袋烟的功夫。”

“明白了,爷爷,这些吾都能做到。”爷爷教授得很细致,过门关节交代得很清楚,西邨很有信心。

“好的,到了学校,认真听课,不要想着练功。下了课,有了空闲,可以练打拳了。打什么?打空气。两脚骑马弓步,还是气沉丹田,两眼平视前方,眼角平扫左右,出拳不能直,要有弧度,边打边向内侧旋转拳头,用大臂推动小臂,爆发式,果断、迅猛。练就的标志是打出去的拳头呼呼生风。这一套拳练过一遍后,练击掌。摊开手掌,手指并拢朝上,掌心向外向前,击打方法与拳击相同。看到了吗,手掌要翘起。”爷爷很耐心地教授。

西邨与一帮小朋友学着爷爷的样子,做着动作。

“如果碰上有人欺负你,你怎么自卫?既不要打伤甚至打死对方,又能制服对手——记住,不到万不得已,只要对方不是敌人,自己没有生命危险,就不要打伤打死对手,因为练功的目的,我说过了,一是为了强身健体,二是为了防卫保护——,那么怎么办?不要击打人的要害部位。打哪里?一个部位是下腹部,另一个部位是后腿弯部,再一个是下巴。如果感觉对手是有备而来,譬如是想谋财害命,譬如是杀人放火犯,再如弓虽。女干民女者,你必须一拳制服。打哪里?打对方的软肋。一是男人的裤裆,二是太阳穴,三是对方左侧腰部上端。”爷爷一一指给西邨看。

西邨仍是默默地比划着,记着。

“世界上没有常胜将军,老虎也有打瞌睡的时候,是人,总有失手的时候。如果你一时没能制服对方,或者技不如人,那么,你宁可向前扑倒,然后翻转,千万不要仰面倒地!”爷爷叮嘱。

西邨不明白此话的含义,问:“那是为什么?”

“孩子,向后仰面跌倒,如果后面碰巧有物件,譬如一块石头的锐角刚好朝上,譬如有个木桩,再譬如墙上、地上有颗钉子,后脑撞上去就糟了,弄得不好,立马送命!因为,人的后脑头骨是最为脆弱的。相反,向前扑倒,一是眼睛直观,二可用手支撑,马上应变。”爷爷解释说道。

“谢谢爷爷!”西邨听老人一席讲授,真有相见恨晚和胜读三年书的感觉。

“小朋友,刚才给你讲的是徒手功夫,因为你们不是专门去打架斗殴的,平常外出肯定是不带任何武器工具的,万一遇上情况,就能应付。这是所有功夫的基本功。练功还要学枪棒,学点穴、学攀爬,总之,需要学、需要记的,还多着呢!容我慢慢地给你讲。喏,这几个孩子,调皮捣蛋鬼,给他们讲过好几次了,没一点长进,关键是怕吃苦,不肯下苦功夫。所以,什么叫功夫?功夫就是吃苦,就是耐性,就是坚持,就是毅力。没有毅力意志的人,不肯吃苦的人,是练不出功夫的。尽管他牛高马大,没有功夫,在我面前那是一堆烂肉!”

“爷爷,只要您教吾,吾一定练出功来,绝不辜负您的教授!”西邨握紧了拳头。

“我看出来了,你是个有毅力有意志的孩子,会有出息的!”爷爷捋捋飘拂的银须,笑眯眯的,模样很和善很慈祥。

听着爷爷的讲授,西邨暂时忘了回家的念头。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十五章

西邨在小凤家吃饭的时候,他的父亲徐雪森走了半夜加一个上午,推着独轮架子车赶到了窑山。

窑山与西村同属许姤县,但位于该县的最南端,与另一个县和临省的临县接壤,是两省三县交界的三角地带。这里的山虽不高,却延绵不断,竹林如海,茂密幽深。窑山下的狭窄峡谷是通往临县和临省的最近的唯一通道。因此,当年的新四军和国民党部队常常在这里争夺,形成拉锯,日本侵略者也深入山区,试图打开这个通道,与两军发生过惨烈的战斗。

徐雪森为西村和窑山的“灰制服”——新四军——送过信、送过用木箱和草包包裹的武器枪支、送过粮食等等,也为西村的“黄制服”、“青制服”、“黑制服”、戴“礼帽”穿长衫的国民党的“**”、“自卫队”、“保安队”甚至是伪军送过信和别的东西,所以,对方圆几十里、上百里地面的路很熟,对窑山盛产淡竹的情况了如指掌。

窑山的淡竹不但质量好,既适合做鹞子,也适合编篮、编席,而且价钱也公道,所以,他宁可多走几十里路。农村人么,多走路怕什么?何况他已经走惯了。当年给两地的各色人等帮忙,经常走夜路,不下几十次,解放后来此地买竹子又不知走过多少回,这条路他闭上眼走都认识。

也正由于此,他结交了窑山的各色朋友,与西村一样,有**的,也有国民党的,还有当过伪军汉奸的。他不管那些人的政治色彩,只讲私人交情。到了窑山,或者到了别的地方,只要能管吃管喝,留宿过夜,就算没有白忙乎,就是朋友。朋友么,就要做到这些。出门在外,脚板上不带炉灶,不靠朋友靠谁?住旅店?上馆子?那是穷人去的地方嚒?再说了,进了深山,到了荒野之地,哪有那么多旅店酒馆?还得靠朋友!

到窑山来买竹子,徐雪森不愁没有落脚的地方,也不怕有人会算计他。

徐雪森原计划中午赶到窑山,到随便哪个朋友家蹭顿饭吃。过年么,哪家还没个三样两碟菜?还愁没饭吃?然后买好竹子,在朋友家睡上一觉,趁着夜色返回,到初二早晨他家的老公鸡打第三次鸣的时候就能到家了。可是,他错了,他一脚踏进了麻烦堆。

他推着独轮架子车,兴冲冲赶往他认为是既慷慨又安全的老梁家。这个老梁,解放前是“灰制服”,西村的“灰制服”老唐唐山就通过徐雪森几次送过信给他,他也让徐学森给西村的“灰制服”唐山捎过回信和武器一类的东西。临走时,老梁总会给他捎上半斗大米或者是几升杂粮什么的,为人还算仗义。

解放后徐雪森才知道,老梁与本村的唐老二唐山是**的“地下”,前年起还当上了合作社的社长,是**的一个不大的官。到他家去蹭饭那还不方便么。去年他到窑山来买竹子的时候老梁就帮了他很大的忙,还要留饭,因为急于赶回家,他没有答应。今天到老梁家里吃顿饭,应该是没问题的,说不定还会上酒。他在心里告诫自己,千万不能贪杯,不能误了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