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东方崛起预言 > 第24章 秋航准备(第1页)

第24章 秋航准备(第1页)

有“新人”加入,可惜对自己心怀怨愤,李子园只得先让守备连好生看管,回头让张翰带着招募的土人与他们好生沟通,慢慢安抚了。

9月28日,李子园终于回到了他心心念念的小学课堂上。先前因为土人窥伺事件精力全部放在了武备上,孩子们的课程被落下不少,而马上又要秋航了,他得先做好安排。可惜整个新希望港除了张翰就没有正儿八经的读书人,水平最高的也不过是识几个字,而张翰一个人管理着几百号人,每日任务繁重,是没可能教导这帮孩子了。

至于秋航的准备,李子园又想起陈潮带给他的新商品,这次他应该再多采购些,上次陈潮可是与那些女真人说好了还会来的,他们对贸易的需求可是比自己还高,应该在秋航前再去进一批货。

说到进货,李子园翻了翻自己的账本,这几个月的开销都是人员薪资和赏赐,陈潮采购的老山参还都是粮食换的。招募的流民以工代赈的每月1贯,有7个跟着匠人学习速度比较快的下个月起给加500文月钱,招募的土人按劳动效率从只管吃住到额外月钱1贯不等。新水手头两个月1两月钱,转正后2两,反正是不会给“原从老人”那样的3两高薪了。新护卫队也一样,前两个月1两,转正2两。好在现在不用付转正的,刚招的兵也只发了赏赐246贯钱。铁匠工坊的刘闲之前因为办事得力(造假币得东家欢心)月钱涨到了10贯,他的徒弟也能拿到5贯,而砖瓦匠父子和两个木匠也都加了薪——每人5贯。对了,自制的铜币最近一共有个四百余贯,按李子园自己内心的银钱比1两等于1贯(此时大明差不多是1两等于700文铜钱),这么林林总总下来,账上还有3451两。若是把10月初自己出发时的工资算上——这刚组建的部队没到一个月,也不敢不发,就当他们抄家的补偿好了——674两,自己这手头就只有2777两了!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来的那批「移民」陆续有孕妇产子了,李子园这个“善良”的资本家给了她们三个月的带薪假期。至于三个月后怎么办?三个月后天那么冷妇女们估计只有家里窝着再造小人或者居家做手工了。

小钱钱花的可真快啊!虽然最大头都给黄世叔和黄启明拿去采购了,但随身的金银从一吨多变成一百多公斤那可真是让人感到心痛,咱可是龙的传人,龙!

这回还得问问卖不卖牛马羊,大明专门在辽东弄了马市,这些女真人虽离的远了些,多少有路子弄些牛马的。忍痛再拨出1000两给陈潮用来采购,这可不是李子园小气,他必须得留些钱备用,手下的工资可以用自制铜钱搞定,可再想买些什么就不够了,以目前的产能一个月毛估估不到两千贯,这次说什么也要把麻生三郎欠的账讨来,都半年了!

说起来,北望岛上的自然资源是相当丰富的。除了鱼和动物毛皮,珍贵的木材,还有此地茂密的椴树林可以提供椴花蜜,这可是大明朝皇家贡品。之前蓝莓收获的时候张翰还组织了人手采摘了酿酒,至于现在,随处可见的核桃再不收就烂土里了,李子园倒是可以弄上一批当口粮备着,或者剥了榨油也挺不错的,这可是相当优质的植物油,以北望岛上此时的核桃树和人口比例来看,每日用核桃油烹饪还是很容易的,若是大量出口的话倒是有希望创造打造一个新的拳头产品。还有大量的松树,都不知道长了多少年头了,每年松子都可以采摘好多。

然而还是人手不足,真真是令人头疼。这回新俘虏的三百多土人大半是孩子老人,若是能让他们收收心倒是可以考虑多采集些核桃,榨榨油提升大伙儿的生活品质。嗯,就通过吃的和用的外加「同族的榜样」来归化他们。不过如此一来土人足有五百多,明人反而只两百多些,加上女真人都不及他们多,这属于是以小谋大了。这趟回去希望黄启明能给自己一个惊喜,4艘船怎么也要拉回来两百以上的壮劳力。

也没什么需要额外商议的,直接可以打发陈潮去做出航准备,明日就出发,还得早去早回,别耽搁了秋航。不能如之前那样了,一待一个多月,差点以为沉了船。李子园想了想,又交代陈潮务必在10月10日(阳历,自李子园开办夜校以后都用阳历了)前归来,基本上属于是去了没两天时间给他收购的节奏。由于之前作战人员被李子园统一弄进了守备连,这次林雨生的一排会有一个班随船保护,以后也会在每艘船上搭载一个班作护卫。

事实上不只是陈潮所在的混口食号,黄金藻号上众人也开始做起了准备,虽然去大明他们只需要带上一定量的食水和钱,其他的顶多是些鹿皮貂皮,数量倒是有个一千多张,大部分是“抄家”的战利品,放船上用不了多少时间,更何况他们也还没开始搬运鹿皮。李子园觉得这纯粹是出航前他们心里不太平静,单纯在做心理准备。

接下来的日子众人又回归了之前的样子,伐木挖土,制砖盖房。土人那边不知道是不是来自大明的酱料太过美味,至少俘虏来的土人都老老实实干活去了,李子园也许诺他们会给予他们先前招募来的土人一样的生活待遇,而他们的孩子以后还有机会学习先进的文化(如果李子园招到教书先生的话)。除此之外就是李子园叫人新建了人参烘干室——时间紧迫,又值新希望港雨水多发期,鬼知道要干燥多久。

10月9日,李子园心心念念的混口食号回到新希望港。

陈潮一下船就给李子园带来了好消息:女真人比较喜欢用粮食和盐等生活用品来交换,银钱也收,但只说是为了下次再来交易时充当等价物用。而大米在他们那边可是按1石(明石,与日本石不同)米2两银子的收购价格计算的,这一来一回居然有两倍的利润,也没谁了。盐就更别说,李子园自产的,质量比大明的好,成本只有人工,毕竟这边的树都随便砍没人管。

女真贸易行得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