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东方崛起预言 > 第29章 居然不收(第1页)

第29章 居然不收(第1页)

“什么?他居然不收?”刚回到自己小港口的李子园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个磐石卫的指挥使居然不要倭寇首级。

黄启明确定地点点头,说:“梅指挥使确实不要。估摸是他觉得当下日子挺滋润,万一战功拿来了反而有可能去别处打仗,不划算吧。”

李子园苦恼地抓抓头,早知道就让这帮倭寇沉海里了,现在拉到这里来反而麻烦。他把乱七八糟的想法抛开,问黄启明:“你吃了没?”

黄启明:(⊙_⊙)?这转折太快,让人无所适从。

李子园看他懵逼,接着说:“如果吃了就把这次运来的货清点下,送去黄世叔家交割了,价钱已经谈好了。之前黄世叔帮忙采购的货物也可以搬运过来了。对了,里面有部分是送给黄世叔家的礼物,记得单独交给世叔。”黄启明赶紧答应下来。

李子园也不管他怎么样了,自己要赶去把新船接收了。这会儿已经10月下旬,冬季海上风浪会大起来,航行安全性降低,他的船队能早回就早回。

船厂那边接收新船倒是顺利。本来就是超编的船员配置,新船长人选也早就有了,即李子园的“后背”:陈三宝与魏卫。担任船长的人忠诚是很重要的,其实不只是船长,船员们也一样。李子园做的可是很刑的买卖,有人出卖他就很被动。这也是李子园招募新人的时候选择有家有口的流民的原因,不然以北望岛如今的人力缺口和物资转运难度,李子园巴不得都招青壮爷们儿过去干活。

现在李子园面临的问题就是,他4艘船了,新入役的两艘船要不要买「牌照」。这会儿都要冬季了,最后一趟出航再花个2200两感觉好亏,而且一年买4艘船的「牌照」,会不会让别人觉着出海赚钱超容易,都来竞争与吸血。

咬咬牙,李子园决定不买了,明年的新船他再买,最终共买4-6个「牌照」。得和黄世叔商量下在外海的岛上建港口囤货囤人了,不然船多不起来很不美。

至于这次嘛,就夜晚偷偷出海吧。后世有雷达了,那么大的船还经常发现不了呢。

10月25日,李子园开始吩咐手下给两艘新船「黄鱼」号和「海带」号换压舱铁、装食水,顺便再做一堆吊床。吊床是个好东西,可以把矮矮的一层船舱变的能睡两层人。北望岛的粮食压力越发大了,李子园却还需要坚持到明年夏秋收获的时候——还不知道明年能不能有收获呢。

码头仓库里存着黄启明和黄世叔辛苦搞来的米麦,足足一千石,九十余吨重。李子园有点怀疑他能不能都带走,装装看吧,能带走多少算多少。

具体的事情交给他们,李子园自己也没闲着,他又跑去找黄世叔了。

另一边,跟李子园一样事情交给别人做的黄世叔也正等着李子园的到访呢,二人一拍即合,坐在正厅里聊起了天,顺带着把一个14虚岁的少女拉了来作陪,让李子园直呼禽兽不如。φ(゜▽゜*)?

闲扯了一通,李子园开始交代正事。他这回需要黄世叔帮他继续采购日常用品,视情况自用或发卖。不过这部分李子园基本上是一半一半,这样能保证他自用的部分“白嫖”,而丝绸和人参毛皮这类大件贸易利润来造船招人买粮食发展领地。

李子园需要的最大宗货物就是铁、粮食和棉花了。日本那边粮食价格其实和大明差不多,只不过从大明始发的话从哪里买都差不多。北边寒冷,虽然新希望港西边有暖流经过,冬天不至于像吉林黑龙江那么酷寒,但零下十几二十度的最低温也够这帮子南方人为主的大明移民装孙子了,因此李子园对棉衣棉被的需求还是很高的。这次黄启明采购的物品中就有一万六千斤的棉花,价值1000两,刚好让窝冬的「子民」们有点事情做。

“世叔,这回我要把启明带走了,接下来的采买与人员招募都麻烦您了。”李子园开始了他的叮嘱。

“贤侄你放心,世叔省的。”黄世叔这边对此自然是喜闻乐见的,黄启明在他身边虽然有帮助,但随着他财力日渐增多,手下经验逐渐丰富,黄启明的存在反倒是让他有自己随时被人替代的感觉。

刚才说起了大宗货物,李子园突然想起来明年日本的勘合贸易没有成功,那么多的日本商人来了没消费,大明这边的商家士绅怕是要积压货物了,得想办法帮他们处理一些,不然保不准谁起了出海的心思增加自己的竞争压力。他便问黄世叔:“世叔您宁波那边有关系吗?”

黄世叔摇摇头,说:“那边即使有关系恐怕也用不上。你有什么想法吗?”

李子园道:“我对棉花、钢铁和粮食的需求量会越来越高,杭州到温州这段路又颇为不便,若是长期如此,不仅成本高,还容易引人怀疑,不甚妥当啊!”

这边说着,李子园又向黄世叔讨了纸笔,根据自己脑中的地图在纸上画下了代表杭州、宁波的圈及宁波外海附近岛屿的大致轮廓。他的手往地图上一点,赫然是六横岛的位置“世叔,若是能直接在杭州、宁波采买货物,再雇佣渔船运到岛上,则能省许多麻烦啊!”

黄世叔瞅瞅地图,又看看李子园,做思索状。黄锦渝也好奇地凑过来看了看地图,问李子园:“李家哥哥,杭州到温州在地图上是走的哪条线路你能画出来嘛?”她是走过这条路的,李子园若能将之描绘出来,她便能做出对比了。

李子园说了声“能”便接着在纸上大致按比例画出杭州至永康再至丽水、温州的水陆路线,而后又在瓯江出海口外画上了近海的一些岛屿。

黄锦渝仔细看了看路线的长短,恍然大悟。

李子园又指向了洞头更南边的南麂岛。他道:“这里,南麂岛。世叔,您这边应该有一些亲朋知道海贸的事情了吧?”李子园看向黄世叔问道。

黄世叔面色略显凝重地点点头,说:“动静这么大,乡里乡亲的瞒不住。”

李子园道:“若想他们不与我们抢生意,这里至关重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