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林府家宴 > 第8章 赶集(第1页)

第8章 赶集(第1页)

到了集市这一日,知夏先带着弟弟到林素莲家里挑茶梗。

她知道弟弟调皮好动,不可能乖乖挑茶梗,就让弟弟在新街上玩。

她不厌其烦地叮嘱弟弟不能跑到街上车来人往的地方,也不能单独到溪里去。为了方便照看弟弟,她还特地换到门口的位置,好时刻盯着弟弟。

旁人看林生松瘦得像猴,又晒得像非洲人,对于知夏她们在湖南的生活大抵心里有数。大家看知夏这么紧张弟弟,故意开玩笑说林知夏跟带儿子似的。

知夏神色淡淡并不理会。她看太阳渐大,等下次弟弟过来,知夏拉过干净的衣角给他擦汗,又承诺弟弟背出一首古诗就买勺子煎和冰棍给他,倒是成功地让林生松安静下来。

下午两三点,林生松都要坐不住,吵闹了几次要上街。林知夏估摸着商贩快要收摊,才领着他们俩去逛集市。

林知夏先到卖衣服的摊子上,挑了两套弟弟最爱的奥特曼图案,开始砍价。知夏故意快收摊了才过来,就是利用商家着急回家又想多卖货的心理。她从二十二块钱一套讨价还价到十五块钱一套,很是花费了一番功夫。

农村集市的衣服虽然便宜,质量并不好,林知夏看衣服时逐一摸过去,发现大部分都是尼龙的料子,几乎没有纯棉的,还是决定晚上打电话给大姑求救一下。

林知夏挑茶梗三天,扣去买烟的钱手里只剩下六十多块。给了弟弟十块,又买了两套衣服,剩下的钱并不能支持她大手大脚的买。让大姑用做衣服剩下来的布料给弟弟拼凑两身,或者可以请大姑买一点石棉布做。

闽南话的石棉布是绵绸布,便宜又吸汗,给爱出汗的男孩子贴身穿最合适不过了。

至于知夏和刘明志,知夏回来第一天就请大姑寄了一大包旧衣服过来。

大姑姐姐们经常把孩子不穿的衣服让大姑带回来。大姑二姐生了一对双胞胎兄弟,比知夏大一岁。大姑三姐女儿虽然小两岁,但是个子高,他们几个的衣服知夏都能穿。虽然是旧衣服,但是她们一个是公务员,一个在部队,家境优渥,买的都是牌子货,质量特别好。每次大姑带回来的衣服都特别新,知夏小时候就很感激,更别提现在是个成年人,只要有干净衣服穿并不在意新旧。

知夏把稍微女气的款式和艳丽颜色的衣服留给自己,剩下的给刘明志。她和刘明志说明情况,刘明志倒是很快就接受了。所以这会她俩衣服是完全足够的。

知夏又给弟弟买了新毛巾和新牙刷,还没付完钱,就听到弟弟吵着要吃勺子煎。

勺子煎也是知夏她们村的特色美食,其他地方都没有。

勺子煎摊后有一个大桶两个大盆。桶里是面粉和地瓜粉调成的特制面糊,芋头切丝和韭菜小段用十三香等调料拌在一起放一盆,另一盆放着腌制好的土猪肉。勺子煎老板左手拿着一个碗口大的平底勺,右手舀起面糊薄薄抹上一层,完成后用筷子夹起芋头韭菜丝铺上去。如果客户要加肉,他还会夹几片肉铺好,再在上面用面糊抹得严严实实的,然后放到油锅里炸,炸至金黄就可以起锅。

高温让芋头和韭菜的香味充分激发出来,加上肉香,林生松馋得直流口水。他从小好吃一口,只是吃的次数少,这次看姐姐大方开口,恨不得吃上两个。

林知夏说话算话,掏出钱就喊老板包两个肉馅的。去湖南前肉馅的只要五毛,现在已经涨到一块钱,林知夏舍不得加上自己也不馋,并没有买自己的。

林生松顾着开吃,三下两下把自己那份吃完。倒是刘明志发现知夏没吃,指指勺子煎又指指她,示意她也来一个。知夏笑笑没说话,让他赶紧吃。

林生松爱玩枪,他看到玩具摊上有枪,吵着要用自己的钱买。林知夏虽然抠却也秉承着给了他钱就尊重他的想法,由着他去。

买完枪和塑料子弹只剩下一块五,林生松终于想起来姐姐买了一堆东西却没有自己的,痛快的跑进小卖部买来三根冰棒。这个行为让知夏都觉得惊喜,笑着调侃弟弟终于长大了懂得体贴人。

甜丝丝的冰棍在闷热的夏天午后带来饱满的幸福感,三个人无忧无虑,在马路边笑作一团。

暑假就这么匆匆过了。

期间,林知夏和妈妈通了电话,大致告诉妈妈自己的想法。

她委婉的告诉妈妈如果胡奶奶再胡搅蛮缠,不需要再忍受这样的家庭。毕竟现在姐弟俩不依靠老人家照顾,她已经没有软肋。

知夏又隐晦的提醒妈妈,外公去世后可能需要有人接班。三个兄妹中,舅舅文化才初中年纪又比较大,小姨嫁到衡阳,不可能抛弃家庭回来,只有她比较合适。知夏并不知道湖南农村教师的聘任政策,只知道妈妈上辈子大概是明年接的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