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比尔盖茨作文素材 > 第10部分(第2页)

第10部分(第2页)

微软公司的人格化管理,特别是其中无等级的安排让许多其他公司的员工欣赏,也为提高微软员工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打下了基础。等级隔阂是人与人之间关系难以融洽的一大原因,这种在不同等级间形成的思想隔阂是很难消除的。它的存在妨碍了人们间的相互沟通,不利于企业职工凝聚力的增强,为共同的事业齐心努力。因此,在管理工作中,应尽可能地消除由此产生的影响。微软公司在内部人员关系的处理上正是这样做的。

微软不但采用无差别的办公环境,为职工免费提供各种饮料之外,在公司内部,可用于办公的高脚凳到处可见,其目的在于方便公司职工不拘形式地在任何地点办公。当然,这种考虑也离不开软件产品开发行业的生产特点。

团队合作精神是微软的价值观的核心,也是盖茨高度重视的重要品质。微软有6个核心价值观是:一是正直、诚实,二是对客户、伙伴和技术满怀热情,三是尊敬他人、以诚相待,四是勇敢面对挑战和征服挑战,五是自我批评、不断提高、追求卓越,六是忠于职守。在确定了这种价值观后,微软的员工就以强烈的合作意识参与工作。

当然微软的制度也对员工的合作能力大有帮助。在微软,每个新员工一进公司都会拜师傅,新员工在老员工的带领下,会最快的熟悉企业文化,掌握全新的业务,与师傅沟通,向师傅学习,是最有效率的融入企业的方式之一。在美国,微软员工是由经理来指定师傅的;在中国,在微软全球技术中心,则更进了一层,是由员工来选师傅。员工可以通过公司内部网站上的相关介绍,找到和自己投缘的师傅。

在微软,一个员工可以至少有两个师傅,一个会教他技术,带领他钻研业务;另一个则更多传递给他职业素养、企业文化、为人处事方面的知识,帮助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比如如何穿衣服、公司的一些制度,都是师傅的职责范围。同时,在一个人不同的阶段,还有不同的师傅。随着你的成长而成长。在公司,永远有你要去学习的人和愿意帮助你继续前进的人。

同时,微软还有个8字箴言:互补、互助、互励、互动。仔细体味这4个词,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递进的。一个没有团队合作精神的人有时将会毁了整个团队。只有当团队互励互助时,尤其是当团队遇到困难时仍能互励、互动时,这才是一个有生命力的团队。盖茨和他的管理层们也高度重视团体合作精神,他们都善于激励优秀的合作人才,并善于看出那些欠缺合作精神的人,进行激励和奖惩。因此微软的合作氛围十分浓厚。

而盖茨的老搭档鲍尔默认为技术与经营部门的合作创新是微软投资策略的核心。鲍尔默在公司实行每月碰头制,讨论部门之间合作细节,协调各部门合作。合作的深入程度直接决定了技术创新、改进产品的工作。鲍尔默不断强化各部门之间的合作,通过合作来促进产品的不断更新。“希望存在于新的技术之中。”他说,“每个公司都必须致力于创新,这是公司发展的最基本要素。努力开发、保持低价、为客户创造价值。”

鲍尔默还把这种合作精神拓展到了客户身上。“我衡量团队的标准之一便是客户的满意度。”公司内外皆知,鲍尔默潜心致力于建立与微软客户和合作伙伴之间的良好关系。“每一个微软员工都应该聆听、理解并满足客户的需求。”而这个良好关系的基础(也许同是微软制胜的法宝),便是可信而强大的Windows 2000平台。另外,便是真诚、正直、可信、尊重、乐于接受和追求挑战、对技术和客户充满激情以及擅长自我批评与提高的公司核心文化。

通过在线网络工具,微软的注册会员能够在共同兴趣和共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寻找到相关的微软员工并与之建立联系。通过了解注册会员的在线材料,微软的员工也能够查找其他会员,并向他她希望会见的会员直接发送会议请求。

微软员工也将积极参加相关的活动,与合作伙伴讨论如何进入一个新的国家市场,并鼓励单独的合作伙伴们开展合作,以扩展他们的解决方案和业务产品。这些会议都是通过一对一的会议服务进行安排。通过这种方式,合作变的更为直接和密切。

微软公司就是靠别出心裁的人格化管理,以及倡导合作的精神,吸引了一大批富有创造力的人才到微软公司工作,并通过营造独特的文化氛围,使这些人才心甘情愿地留在微软。

建立广泛的社会关系

以往人们总是强调自主创业,但如今这种观念正在改变,人际关系在创业中的作用逐渐加大,人脉圈日益成为创业信息、资金、经验的“蓄水池”,有时甚至在商业活动中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神奇功效。盖茨创业的奇迹中,自始至终都闪耀着人脉关系给经营活动带来的便利。

盖茨和艾伦创立他们的交通数据公司时,他们拥有的产品是一种用来计算汽车流量的机器。他俩凑了360美元买了一台英特尔公司的8008处理机,并用延期付款的办法聘请了一位工程师,来帮助设计硬件。而他们开发的软件则通过横穿马路的橡皮管子更科学地统计出交通流量。这个系统配有一种16个打孔的纸带,功能是原来用于老式电传打字机8孔纸带宽度的两倍。每次汽车通过橡皮管,机器就以2进制的两个数字“0”和“1”把车次的记录打在纸带上,这些数字反映了时间和流量。

软件虽然简单,但是有助于确定最佳的交通管理方法,安排交通红绿灯的时间长短等等。盖茨通过父母的关系,找到了一位主管交通的市政官员,向他推销自己的产品。于是西雅图街头的交通控制系统,用上了他们设计的软件。这一次,交通数据公司大约盈利2万美金。

随后艾伦开始了在各州巡回推销这套软件,甚至一度还到加拿大等国进行推销,但是由于缺少可靠的社会关系,产品的推广一直没有成效。反倒是盖茨通过父母所作的努力既省事,又有现金入帐。当时没有多少人知道设计者是两个少年。“这并不重要。”盖茨说,“重要的是我的成果能够得到真正的应用。”

盖茨在后来成立自己第二家公司进行课表编排程序的开发时,仍然延续了通过社会关系开展业务的老路子。他们第一单业务是本校的课表编排。而第二单则是通过他姐姐的关系联系上的。这次是为华盛顿大学实验学院设计一套学籍管理软件。他这笔生意是跟华盛顿大学学生管理协会洽谈的,正好他的姐姐克里斯蒂娜是该协会成员之一。可惜的是,学校的报社了解到她的弟弟是该项设计的承接人后,便指责管理协会以权谋私。结果,盖茨只从这项设计中赚得很少的钱,大约只有500美元。真可谓“没吃到羊肉,反惹了一身臊”。

当盖茨创立微软公司时,他仍然只是一个无名小卒,他还是位在大学读书的学生,没有太多的人脉资源。但是还是签到了公司的第一份大合约,这份合约是跟当时全世界第一强电脑公司——IBM签的。

当时的IBM已经是业内的巨人,谁能攀上这个高枝,意味着就将成为业内的翘楚。1973年卡里出任IBM总裁后,大胆地决定从事个人计算机研制开发。为了在操作系统上获得支持,IBM于是给盖茨打电话,引起了盖茨极大的兴趣。至今,盖茨也是这么认为:IBM是大公司,与之合作,可以说是攀了高枝。

有趣的是,当盖茨带着可行性报告到IBM时,却发现忘了系领带。时间已来不及了,他不得不将租来的汽车开进一家百货店停车场,匆忙买了一条。盖茨后来回想起来说:“创业多么艰难!那时全靠一种渴望成功的事业心支持着自己。”   在一整天的面谈中,盖茨回答了IBM设计组无数问题。当被问题:“你们公司像你这样的人有几个?”时,盖茨耸耸肩,习惯性地扶了一下镜框说:“每个人都是如此。”然后摊开手,身体稍后一仰,笑道:“我是公司学历最低的,仅上过一年大学。”   尽管盖茨对签合同信心百倍,但并非毫无忧虑。IBM高层会重视小小的微软吗?微软能钓到这么大的“鲸鱼”吗?盖茨亲人的人脉资源又一次派上了用场。盖茨的母亲是IBM的董事会董事,IBM新任董事长是盖茨母亲的朋友,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盖茨母亲的成就和人格为自己的爱子作了最好的担保。假如当初盖茨没有签到IBM这个单,相信他今天绝对不可能拥有几百亿美元的个人资产。

因为这条大鲸鱼给他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