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长姐奋斗记格格党 > 第44章 写字(第1页)

第44章 写字(第1页)

小陶嫂子看向瑾言,笑着说:“读书人就是不一样,我看瑾言比以前还稳重了些。”

瑾言见话题转到自己身上,摆摆手回道:“嫂子说笑了,许是年岁大了的缘故。”

小陶嫂子倒没继续这个话题。她暗暗看了几眼陶婶,紧张的拽了拽衣袖,纠结着开口:“爹,娘,过两年咱们也送涛涛去念书吧。”

陶婶正和瑾音聊着闺女,聊得正开怀大笑呢,乍一听着这话,立即拉下脸来:“念书干甚,你当不费银子的啊。”

“可是。。。。。。”小陶嫂子脸色顿时沮丧,可还想开口。

大山哥见自家母亲不太高兴,忙拉了她的衣袖,轻咳了几句:“哎呀,涛涛还小呢,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其实妻子早就和她透露过这个想法,觉得读几年书,出来随便找个事,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以后日子好过得多。

他知道自己妻子的心思,思来想去也觉得这样挺好,就是读书花费太贵了,母亲不一定能同意。

家里的银钱都在母亲手里,母亲不同意,涛涛这学就上不了了。所以这件事,还得徐徐图之。

果然,陶婶叹了口气:“你说的轻巧,你看看瑾言,再看看文山,一年得花费多少银子。你当咱们什么家庭?”

她心里多少猜到点大儿媳的想法,无非就是老二和小闺女学了手艺,就老大家留在村里种田,老大媳妇心里不平衡了。可她们小老百姓家的,哪里出的起这么大笔的银子,让家里小辈去读书?

再说,农村人不就这么过的吗?他们杨家村,除了瑾言、村长家、还有文山,哪个上过学堂的。

村长家不必说,那是有家底的。看看大伯家,本来家庭条件不错。可自打供了文山念书,日子过得是紧巴巴的。

至于瑾言,唉,陶婶一想到就叹息,她之前就劝过王氏,别送瑾言去读书的,可王氏不听她的。她一直觉得,如果不是为了供瑾言,王氏也不至于年纪轻轻就积劳成疾,早早去了。

也只能是说瑾音这丫头运气好,平白得了那么大笔银子,才能供得起瑾言上学。

他们家可没这么好的运气。等涛涛大了,和他叔叔、小姑一般,送去学门手艺就是,干嘛非得执着去念书呢。

瑾音和瑾言一脸尴尬,没敢出声。马车上的四个小家伙可不知道大人的心思,依旧没心没肺的玩着。

“爹!娘!大哥、大嫂!”红英早就在巷口翘首以盼,他们才出现,红英眼睛一亮,快活的奔过来。

陶婶拉住闺女,不住地上下打量,心疼地说:“哎呀,瘦了瘦了!”

红英吐吐舌头,亲了亲涛涛和妞妞,玩闹一阵,又跑到瑾音身边,拉着她进屋:“瑾音,我好想大家啊!”

大山哥和庆山哥将瑾行、瑾玉、涛涛妞妞抱进院子,一行人也跟着进去。

小院内,坤叔的三个闺女、女婿、以及七八个外甥、外甥女已经到了,满院子的笑闹声。

小孩投来陌生又好奇地目光,看向瑾音几个。尤婶子正和几个闺女杀鸡,见着他们进来,站起身笑着说:“来了!”

介绍一番,相互打过招呼,陶婶、小陶嫂子、尤婶、以及三个堂姐进了厨房,继续忙活午饭去了。

庆山哥依旧是那个爽朗的性子,将瑾行、瑾玉、涛涛妞妞推入小孩子中间,说道:“好好玩耍,不许打架哈,要不二舅舅要打屁股的。”

小孩子特别喜欢他,拉着不让他走,要他一起玩。庆山哥也不恼,反而好脾气的融入其中。

玩了一阵,安抚好各位小朋友,才走进堂屋大厅,和几个姐夫、奎叔、坤叔、大山哥以及家中的爷爷说话去了。

瑾音感叹,别看庆山哥行事大大咧咧,可心思细腻,事事考虑的周到。

瑾音突然看了看周围,奇怪,怎么一眨眼就不见瑾言的踪影。红英拉着她坐在院子一侧,见她四处张望,问:“音子,你找什么?”

瑾音回头,耸耸肩:“没见着瑾言,他跑哪去了?”

红英捂嘴笑:“你没看见?瑾言刚来,就被文山拉着去了房间,应该是讨论功课了吧!”

瑾音方才恍然大悟,她又见弟弟妹妹和一群小伙伴在院中玩的开心,便拉着红英,细细问起在绣坊的事。

红英好似已经适应了绣坊的生活,将发生的趣事都与她说了一遍,二人时时发出大笑。看得出,红英很喜欢刺绣,在里面的日子过得还算不错。瑾音也为小姐妹感到高兴。

“瑾音,你给我做的兔肉干,可受欢迎了!连管事姑姑都问我在哪买的,她也想买上一些。”红英凑到她耳边,叽叽喳喳说道。

“我今天又带了不少肉干,专程给你包了一份,拿点去绣坊吃!”瑾音听到红英这么喜欢吃,大手一挥,很是豪气的送了她半斤。

“我可不会跟你客气的喔。”红英忍不住撒娇,又坐直了身板,“有两个姑姑想买,让我来问问价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