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殇怎么样读 > 第57部分(第2页)

第57部分(第2页)

母亲道,工作辛苦,长不胖了。

采缘姑又是一腔无所不知的口气,教师也不是铁饭碗,压力大。

春荷大姑说,现在教师工资都领不到,铁饭碗应是保得住的。

采缘姑道,就是领不到工资,这教师的位子也难坐。

丙桂奶奶语带讥讽,我说采缘,是不是你家小莉没得公家的饭碗端了,心里犯酸啦?

采缘姑回说,你这话是说八卦,我说的可是有根有据,凌波中学有个姓田的小青年就要被开除了。

母亲问韩绮梅,有么子大错吗?竟到了要被开除的地步。

采缘姑不等韩绮梅开口,立即说,听说那伢子也不过是托了关系来的,教学没水平,上课几句话都说不清楚,这好的学生到了他的手里,都变差生,这伢子还不知天高地厚,生性狂妄,自然没人容得下他。

丙桂奶奶道,这样的人,也只有开除,别误了人家子弟。

其他人“哦”了一声,以示认同。

不想搭言的韩绮梅,突然闷声说,闲得没事,就喜欢飞短流长,捕风捉影!

韩绮梅话毕,端茶倒水的事也不做了,径自上楼。

围炉而坐的一群人蓦然无声,面面相觑。

韩绮梅为自己骤然而至的冲动懊悔不已,她们不过说了田君未的几句闲话,何至于忘了母亲的教育,在众人面前乱了心气,丢了涵养。与世俗对峙,放弃对采薇园的敬畏和悲悯,需要更大的灵魂空间和百折不挠的精神。田君未唤醒的,只是韩绮梅心灵深处短暂的精彩片段。这片段若飞鸟穿林,白驹过隙,弹指一瞬,就时过境迁。

采缘姑先反应过来,一脸的尴尬,这韩家人,连长幼有序的规矩也不懂了。

丙桂奶奶笑得合不拢嘴,露出残缺不全的几粒牙,我看人家梅梅批评得对,皇帝身上也有三个御虱哩,你就说不得。

春荷大姑说,你家大春在镇里,又不在学校,想是把事情传错了,梅梅才会这样说。

采缘姑坐不住,话锋一转,富财老倌最近有没有来看亲家母啊?

母亲说,原来是常来,结成亲戚,反而生疏。

丙桂奶奶笑道,倒看不出来,这李老头子也知道做了公公不好意思,行止有度了。

采缘姑说,他能知道不好意思?怕是做了公公又想做爷爷,肚里闷着苦水又不好说,不高兴挂在苦瓜脸上,怕亲家看见了难受,干脆跟亲家避而不见的好。

母亲警觉地问,采缘姑能这样说,是听到么子了?

丙桂奶奶说,这婆婆一面锣,出门讲媳妇,那一家子看上去忠厚老实,你也要留个心眼,嫁出去的女儿被人说,总不是好事。

春荷大姑接言,要梅梅加把劲,怀上了孩子就没得说了。

母亲道,这也未必,嘴巴挂人家的脸上,说与不说只能由人。嫁出去的有人说,这嫁不出去的就没人说啦?黄花闺女老大不嫁,又不能清静自守,与不三不四的人牵牵连连的,可比规规矩矩嫁了人家不生孩子的人,没脸面多了。

母亲在针砭不争气的小莉,采缘姑浑身没劲地走了。

韩绮梅以为客人走了,母亲会因她的失礼对她大加训诫,没想母亲只在晚饭时轻言细语了几句,现在是为人之妇了,这参配阴阳,是通达神明的正经事,为人传后,也是人伦大节,结婚半年了,影子都没有,对李家如何交待?

韩绮梅说,还年轻,从初一年级到初三年级一个循环教学还没完成,过些时候再说。

母亲说这样想也是对的。

父亲也说工作放在第一位,孩子的事可慢慢考虑。

一个偶然,韩绮梅听说学校已在考虑进新教师的事情了,田君未离开凌波中学已成定论。

韩绮梅找冯天琦,说田君未有什么错,改革开放鼓励的就是百花齐放,教学上能持自己个性的,就只能遭此待遇?

冯天琦说,已跟其他领导商量过了,不管田君未做了什么,说了什么,也不至于严重到请他离开的地步,我会想办法的。

陈根华老师说,一个教师的去留应该由学生来决定,如果教师因为冲撞了领导,因为学生分数低了点,就得丢掉饭碗,这当教师的一点安全感也没有了。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期末一天一天的临近,田君未看上去已接受了离开凌波中学的事实,心平气和地过好离开前的每一天。

学校却没采取任何留住田君未的行动。

韩绮梅到秋城家,要求秋城帮田君未说说话。秋城说,我从来没有说过求人的话。韩绮梅说,不要你求人,只请你去帮人讲讲道理。秋城说,这事很为难,道理在领导的手里,我去讲也是白讲,再说,你原来与田君未交往的事,妈已经很生气,如果再让妈知道写信的小田就在你身边,事情闹大,怕不好收拾。韩绮梅又去找楚暮,楚暮说,与其跟他们去啰嗦,不如有点骨气,走就走,世界那么大,还怕没他小田落脚的地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