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公主为妾明仪免费阅读 > 第116章 番外吕宋事(第1页)

第116章 番外吕宋事(第1页)

哪怕怀孕朱媺娖也要处理各地事务,不能懈怠,就算怀孕了每天也要办公两个时辰。上午一个时辰,午睡后半个时辰,溜达溜达再办公半个时辰。北方军事暂且搁置,积蓄力量,南方却不能不管。

先是孙可望病逝,这没什么好说的,历史上孙可望虽然和李定国仇深似海,但他还比李定国早死了两年,真是冷笑话啊。

追封孙可望为越国公,谥号交给礼部商议,世子孙征淇改嗣宁越侯之位,世镇安南。这个时候居然还很坚挺活着的艾能奇忍不住上书自请北返,他实在受不了安南这酷热的环境,更况且孙可望是大哥,孙征淇可不是,他又不可能听从自己大侄子。

朱媺娖并不同意,但也觉得一直放那里不人道,于是就召令艾能奇帮助宁越侯安定安南局势,待局势缓解再另行北返。

瓜代有期,朱媺娖批阅。然后想想艾能奇可能看不懂这个成语的含义,就直接写两年之内如果安南无事,她就同意艾能奇北返。

写完这份奏章,她继续往下面看,吕宋的局势越发紧张,跟满清觉得这些出海之民都是放弃祖宗之地抛家舍业的明郑遗民不同,朱媺娖已经数次下旨斥责,把吕宋当做汉家之土。

明朝和满清末期万国来艹不同,因为澳门主权问题明朝和葡萄牙打了很多次,而且都胜利,胜利了自然不会把澳门割给葡萄牙。这种打赢还割地的事(中法战争)只有清朝能干得出来。

万历年间,明政府采取的“建城设官而县治之”的方针,规定澳门由香山县管辖。澳门的地租银政策每年收一万两白银,每年11月冬至前后都会派人去澳门征税,在租借期内,广东地方仍然对澳门进行有效的行政统治。1582年,葡萄牙人获得了两广总督的保证,只要葡萄牙人服从大明朝的法令,就可以继续在澳门住下去。万历36年也就是1608年香山知县蔡继善制定了《制澳十则》,万历42年1614年海道副使俞安性、香山知县但启元勒石发布了《海道禁约》,两者成为了葡萄牙人在澳门必须遵守的地方法规。而澳门的军事法律都由中国地方官员管理,在澳门的葡萄牙人犯罪也由香山县处罚。

葡萄牙人在澳门租借权一直到清朝也遵守着这一法规,一直到1849年葡萄牙趁清政府鸦片战争战败之际,才开始乘势割占澳门。

在之前明清战争的时候,朱媺娖也派人去澳门那里招聘洋将购买洋炮,还都算和平,毕竟挣钱嘛,不寒碜。

之前朱成功收复台湾的时候,荷兰那里就议论不断,朝廷上下也在议论应全力对抗满清,只是被朱媺娖用岛上有硫磺搪塞去了。现在朝廷又打算收复吕宋,难免沿海一系出身的臣子或许是收了贿赂,又或许觉得征辽未竟其功(朱媺娖觉得是战败,但崇祯年间的事让朝廷放低了标准,甚至还觉得是胜利),该把精力用在东北,而不是海洋。

可朱媺娖不觉得,她总不能放任西班牙人在吕宋屠杀汉人吧。而且这个时候也确实是进攻吕宋的好时候,要知道从1612年开始,西班牙人和荷兰人屡次围绕吕宋发生战争。连西班牙在台北的分基地都被荷兰人拔了。

在1646年的马尼拉战争,西班牙人虽然成功打败荷兰人,但是花费并不少,加重了当地土生白人和吕宋土人的负担。

整个殖民地实际上状态也不算好。还爆发了黎牙实比征服以来的第一次较大规模土人起义。可谓处于西班牙人和土着关系的低潮期,相比之以前征召土着兵要困难(葡萄牙控制着大约50万心怀不满的土着)。

西班牙殖民军并不多,大概也就2000多个,分布在马尼拉湾的各个据点,再征召几千邦板牙的土着兵,比如1610年代远征美鹿加群岛,就出动了3000邦板牙土着兵,不过土着战斗力很低。

所以和土着关系不好的时代,也是大明最有机可乘的时代。同样朝廷远征吕宋,吕宋华人也可以作为军队的内应。

当然了,更好的攻克棱堡这个十七世纪世界性的难题,朱媺娖亲自教导朱成功何为平行攻城法。所以马尼拉城外那七个成体系的棱堡(比如着名的圣地亚哥石堡),巴丹半岛的棱堡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不算多么难解。

没怀这个孩子之前朱媺娖就打算收复吕宋,命令已经下下去了,还是朱成功这个当代水师名将,她自然不会因为怀孕半途而废,一直监视着整个南洋的状况。为了更好的拉拢吕宋民心,朱媺娖还允许朱成功在吕宋任命六品之下的官吏,只要回头打个报告就可以。

她连第一任吕宋总督都想好了,田见秀,就是你了。

“我一直以为来到台湾就已经够南了,没想到还会到吕宋这更南之地。”田见秀站在海岸边,盯着这即将破浪而去的船只。

“田总督何出此言?若非陛下仁厚,为天下万民做主,讨伐数次伤我汉人的吕宋西人,吊民伐罪,我等正是该报效朝廷的时候。”台国公朱成功悠然地对着田见秀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朱成功其实是很佩服田见秀的能力,但鉴于田见秀曾经是李自成的“二府”,比起李过刘宗敏他们也没有及时归顺,所以他俩关系不算赖,可偶尔也会嘴上互怼。

朱成功着迷地看着北方送来运粮运武器的万石大船,明白朱媺娖的决心和信任。

要知道朱媺娖在上海、泉州、广州、南京都建立了庞大的造船业和兵器制造业,大多是造枪、铸炮、打造盔甲、生产火药。还向暹罗进口大量的柚木——柚木是海军造船的重要材料(暹罗是大明铁杆宗藩)。

当初朱媺娖为了解决粮少的问题,专门在广东开造这种万石大船用来向东南亚买粮,后来天下靖平,这种大船也照样有用。无论是运人进行海外殖民开拓来解决国内人多粮少的难题,还是继续购置粮食应对稍缓的小冰河,朱媺娖都在精打细算的同时心疼——她的殖民买卖不是出去挖金子,而是出去种地,种地可没有暴利。

这种船也是成本,选用暹罗的柚木,一艘造价不会低于一万五千两,同时要雇用几十名水手,一年也要四五千两。

一条船一年总共能跑多少个来回?被风浪打沉的概率又有多高?遭遇海盗的概率又有多少?

到了现在朱媺娖终于明白为什么历朝历代都很少主动走向海洋,这些都是钱。和地不同,放着就放着了,船不保养就只能腐朽,就连烧火都嫌弃磕碜。

从国家规模对比,大明还严重缺乏水手,农民好找水手难寻,为此朱成功还把自己同父同母的亲弟弟从日本接了过来辅助自己进行海军培训。

那土地呢?海外开拓是一条路,可抢别人的熟地也比开荒强。哪怕现在朱媺娖一直鼓励开荒,面对东南亚还是直接去抢东南亚的熟地。真以为开荒服王化容易?朱成功很头疼,他在台湾开荒,差点儿没把自己头发折腾没。

开荒完完全全就是农民的血泪史,是一项需要全家总动员,耗费时间以年来计算,甚至能赔上性命的超级工程。

首先要拔野草,日日拔夜夜拔,不然解决不了不怕割、不怕犁、不怕火的莎草。

要知道任何根比较发达的草都是不怕割、不怕犁、不怕火的。只不过莎草是其中的佼佼者,它的根扎的极深,生命力极其顽强,满是一个个铅笔粗细、2~3cm长的结节,每个结节都可以发育出一株新的莎草。

开荒讲究季节,春种夏管秋收,正是地里最忙的时候,零零碎碎没有意义,草木正盛,今天开了地,一场雨水过后野草又铺天盖地长出来,白费功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