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公主 明朝 > 第67章 郑家(第1页)

第67章 郑家(第1页)

面前这个英武青年神色拘谨地跪立在堂下,眼神不敢向堂上窥探:“罪臣朱成功见过殿下。”

朱媺娖唇边是非常愉悦的笑,文有张煌言武有朱成功李定国,何愁大业不兴。

她的眼神在他的全身滑过,轻轻拍了拍桌子:“成功来,过来,都是自家人不需要拘束,过来让我好好看看。”

自家人之言让下面还穿着一身素服跪在那里的郑芝龙松了一口气,如果郑芝龙是在福建沦陷以后跑过来的,哪怕是身无寸兵,朱媺娖都要一口一个国公爷。

如果他是被清军俘虏了又归来,那朱媺娖也要表现一个既往不咎,但现在凭他在福建干的事情,他还能留一条命也是朱媺娖一直以来实行的政策——降我者既往不咎。

郑芝龙本身是非常紧张,他了解这位公主的作风,但他犯的事着实有些大,迎立外藩、临阵降敌,这个……那个……也真说不过去。大明朝不是没有国公级别的降清,比如成国公魏国公之类,但他确确实实是第一个投降以后又被俘虏回来的国公。

不过公主千里迢迢从四川送过来的消息让他松了一口气,哪有用其子杀其父的呢?更何况现在还是乱世(比如方孝孺父子)。

朱成功膝行至朱媺娖面前,低着头不敢抬头看,朱媺娖好奇的目光在他全身打量。

朱成功看起来身量不高,毕竟他爹郑芝龙是库吏之子,传说还和前上司李旦有不可描述的关系。而且朱成功的生母田川氏是东瀛人,东瀛人的身高……咳,都懂。

看到他朱媺娖就想起所谓的“海贼守国门,流寇死社稷”这句话来,其实这句话不过是朱媺娖为了取得李过的信任。

这个流寇守国门对应的是天子守国门,那么这个国门就是说北京,如此便不存在流寇守国门,因为流寇跑了。李自成放弃北京不说是错,但政治失分项实在太厉害,之前已经分析过了,现在分析朱成功。

真实了解朱成功的人都知道,朱成功和海贼关系真的不大,与其说是海贼,倒不如说是标准的明末儒生。

从郑芝龙开始捋郑家的轨迹,郑芝龙1604年万历三十二年出生,其父为泉州库吏,1623年天启三年开始跟着李旦,1625年天启五年李旦颜思齐逝世郑芝龙单干,1626年—1627年天启六七年开始称雄海上与明朝为敌,1628年崇祯元年诏安当五虎游击将军,1640年崇祯十三年任福建总兵,1644年崇祯十七年封南安伯,1645年弘光元年升南安候,1646年三月前降清。

而其弟郑鸿奎是崇祯三年的武举生,从军跟过郑宗周、孙应龙、张拱廷,崇祯十四年考中武进士,十六年被授予副总兵配兵三千守南赣。

可以看到郑芝龙身为库吏之子,在降清之前做海盗与明朝为敌也不过短短数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做明朝的官儿,甚至受爵封候,怎么还能说是海盗呢?如果因为郑芝龙做过几年海盗就定性的话,就会出现一个逻辑上的双标现象。比如说张献忠大西政权,人张献忠正儿八经的西边部伍出身,虽然造了十几年反,但期间也受过诏安呐,何况身死之后其主要部下都当了明朝官,受了明朝爵,李定国还贵达晋王,咋就没人因为张献忠当过明军而否认他是农民军呢?

不过重点不是郑芝龙,毕竟他跟清军没啥作战表现,下边说郑成功。

如果说郑芝龙还当过几年海贼,那么郑成功自天启四年七月出生,至崇祯三年五月归国时七岁,那可是一天海贼都没当过,而且这时候他父亲已经是明朝高级武官都督位了。十五岁中秀才成为廪生,十八岁娶妻,其妻为惠安进士董飏先侄女,后来往南京求学,老师是南京朝廷的高官名儒钱谦益,二十一岁时被隆武帝封为忠孝伯赐国姓朱,永历三年又受封为延平王。这么一看,郑成功的父亲叔叔都是高级武将,岳叔父是进士出身做过侍郎,老师江南名儒南京高官,其本人更是国姓加身受封王爵,这妥妥的朝廷体制内权贵子弟啊,咋就成了海贼呢。

当然,死社稷这个也不适应于他,因为他是病死的。直到康熙二十二年清军拿下台湾,这才到死社稷的时候,然而郑克塽也没有死社稷,他投降了,死社稷的是朱术桂这个宗藩。

所以说拿海贼的思想来面对郑家面对朱成功是不对的,他本身可以算是标准的官宦子弟,性格刚烈如火,阶级意识也很强。

朱媺娖扬起手,在其他人诡异的目光里把手指放在朱成功的下巴上,缓缓抬起来,仔细打量朱成功的面容,还算清秀俊美,比李定国更符合自己的审美,只是不如李定国符合明末这个时代的审美。

朱成功照样不敢抬头看她,但被她硬生生抬了起来,两个人对视三秒钟,朱媺娖才抽出手去:“果然是一表人才。”接着她又补充道:“我果然没看错人。”

“坐,都坐吧。嗯……你也坐吧。”朱媺娖看向郑芝龙,口气有淡淡的不悦,可还是勉强让郑芝龙坐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罪臣叩谢殿下圣恩。”郑芝龙立刻做出一副激动的模样,“圣恩”一词让在座很多人在内心暗骂郑芝龙老狐狸,毕竟“圣恩”一词可不是一般人能用的。

朱媺娖就像没有察觉郑芝龙说话有什么不对一样环视下面,福建的正手都来了,副手张煌言陈奇策都留在福建处理事务。

至于经过一堆崇山峻岭收复全福建……日军都没在福建那里折腾,更别说清军,而朱媺娖那就更懒得在这上面花钱。

陈子壮在福建,听张家玉说还挺满意,可以转正了——不好意思,朱媺娖不是皇帝,所以还不能转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