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明末公主最后一个公主 > 第90章 审美(第1页)

第90章 审美(第1页)

李定国和朱媺娖在前面看花灯,刘文秀在后面牢牢盯着他俩紧握着的手。

真没什么意思。朱媺娖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穿越者对古代的灯会感兴趣,古代没有那么多灯光,为什么那么多桌子靠窗,还不是为了引光。大白天点蜡烛,这是皇帝老子的待遇。

反倒是李定国一副乡巴佬进城的模样,左看看右看看,感叹江南的手艺就是精,江南就是富,还有拿丝绸做花灯的。

“殿——二娘子,你看真好看呢!”李定国指着一溜花灯。朱媺娖瞅了瞅,沉默了一瞬:“嗯。”她实在说不出不错来。

绿底红花画着年年有余的图案,饱和的红色锦鲤映着绿色的纸面,饱和的色彩铺面而来,一副暴发户的模样。

这一溜都是这样的花灯,不是红配绿的年年有余,就是金配红的五谷丰登。倒不是说图案不好,这也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心愿,只是……

朱媺娖硬着头皮被李定国拉去看这一溜花灯,李定国看得津津有味,朱媺娖看得头晕目眩。

“这诗写得真不错。”李定国喃喃自语道。

朱媺娖连忙移开视线扭头看向李定国:“什么诗?”

“那首。”李定国一指,指向五谷丰登的花灯。

朱媺娖眯起眼睛,仔细打量:“五谷丰登喜气扬,金秋送爽满庭芳。稻花飘香千里外,麦浪翻滚万里长。瓜果满园争艳丽,牛羊遍地乐安康。人间美景无限好,丰收在望心欢祥。”

嗯……怎么形容呢?和朱媺娖想得一模一样,毕竟这种审美太暴发户了。连唐朝人早就知道,穷措大想做富贵诗,多用些“金”“玉”“锦”“绮”字面,自以为豪华,而不知适见其寒蠢。真会写富贵景象的,有道:“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全不用那些字。(鲁迅)

朱媺娖不忍再看,她只能说:“这里人太多了,我有点儿头昏脑涨,还是去空闲的地方喘喘吧。”

李定国才骤然反应过来自己是带着朱媺娖看花灯,他连连赔罪,把朱媺娖护到安静的地方去,才让她松了一口气。

刘文秀等人也挤过来,紧张的瞅遍朱媺娖全身。

“我没事,别看了。”朱媺娖不想搭理他们,在那里气闷的喘气,李定国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以为是他把朱媺娖带到了人多的地方,还在那里赔罪。

“不是你的事,就是我没去过人这么多的地方。”朱媺娖呼吸两口夜晚的冷空气,脑子清醒过来,看着李定国摇摇头,唉,自己这是想什么呢,李定国的来历自己不是一向清楚吗?这种吟风弄月的事哪怕是找李元胤都比找李定国强。

朱媺娖抬头看着夜空里闪亮的烟花,失望吗?确实,自己对古代的夜生活太过于期待了,就连烟花也不过寥寥几个,更多的反而是各自门口的鞭炮。

“算了,回去吧。”朱媺娖实在感觉不到兴致,她语意阑珊的示意这些人回大功坊吧,这反而让刘文秀等人非常高兴。

白龙鱼服到底不是什么安全事,能早送回去还是早送去好。

“行了,文秀你先带人回去吧,定国你今晚留下。”此言一出李定国还好,刘文秀就彻底瞪大了眼睛,彻底的结巴了:“殿殿殿殿下。”

“你结巴了?有必要这么吃惊吗?”朱媺娖漫不经心中带着一丝好笑。

“臣臣臣臣没有。”

“真没有?”朱媺娖继续挑逗着刘文秀。

“殿下你别逗他了。”李定国无奈的说:“只是臣家中还要说一声。”现在诸将都发了园子宅子,家眷也都接了过来。

“行,就让文秀去通知一声,你在文秀家住下了。”朱媺娖还不打算光明正大的宣布和李定国的关系,遮掩还是需要的。

事情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就是刘文秀的眼睛还瞪在那里。

“胆小。”朱媺娖向刘文秀做了个鬼脸,转身挽着李定国的手走进大功坊。

“抚南伯还是早日习惯为好。”费珍娥提点刘文秀道,她认为刘文秀需要习惯,这毕竟不是坏事。

“当当当当然,额额额额、习惯!额这就去办。”刘文秀急匆匆的回家替李定国遮掩去了,反倒让费珍娥在心里嘀咕刘文秀不会真结巴了吧。

……

第二天,朱媺娖揉揉腰,躺在床上发呆,如果没有紧急事务不在军队里她喜欢赖床。

“殿下醒了?”朱媺娖看向身边的李定国,他精壮的脊背上还有几道指甲划过的痕迹。

昨晚洗了两回澡,难免让她的身体感觉很奇怪。

“……嗯。都这个点儿了咱们是去谁哪里蹭个饭?黄得功还是张家玉?不过也只能蹭午饭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