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清朝龙袍文物 > 第31章 异世初显威(第1页)

第31章 异世初显威(第1页)

乾隆二十年春,紫禁城的天空湛蓝如洗,阳光犹如金丝般洒满巍峨的宫殿,赋予这座皇家禁地无尽的生机。漱芳斋内,婉嫔晴岚端坐于雕花窗棂旁,一卷泛黄的古籍摊开在膝头,阳光在书页上跳跃,映照出她专注的侧脸。自穿越成为晴岚以来,她始终坚守着现代历史学博士王晓涵那份独立与坚韧的精神,尽管身陷深宫的重重枷锁,却未曾熄灭对知识的炽热追求与对历史奥秘的探索热情。

今日,漱芳斋迎来了尊贵的访客——乾隆皇帝。他亲临此地,意欲与晴岚共赏新近得来的宋版《资治通鉴》,这无疑是一场宫中罕见的学术盛事。晴岚心知肚明,此乃她在乾隆面前进一步彰显学识、稳固地位的绝佳时机。她早已精心准备,期待以现代人的智慧照亮这段古老的历史对话,为自己的宫廷生涯注入新的活力。

当乾隆步入漱芳斋,晴岚早已恭候多时。她身着一袭淡紫色宫装,衣袂飘逸,腰间系以翠绿丝带,宛如一株出淤泥而不染的莲,清新脱俗。头戴碧玉簪,流苏轻摇,更增其娴静而高雅的气质。见乾隆驾到,她款款起身,面带温婉的笑容,施以宫礼:“皇上万福金安。”

乾隆的目光落在晴岚身上,满含柔和与欣赏。这位与众不同的嫔妃,不仅拥有倾城之姿,更有着超凡的才情与见识,令他在众多后宫佳丽中独独对她青睐有加。他缓步走向书案,微笑道:“婉嫔不必多礼。朕听闻你研读经史,尤其精于《资治通鉴》,今日特意携此书前来,希望能与你一道品读古人智慧,共话治国之道。”

晴岚裣衽谢恩,随后落座于乾隆身侧。侍女恭敬地呈上那部珍贵的宋版《资治通鉴》,她接过书卷,指尖轻轻抚过泛黄的纸页,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脉络与岁月的痕迹。她并未急于展开论述,而是首先向乾隆详述宋版书籍的珍贵之处。她从造纸技艺的精妙绝伦讲起,述及宋代印刷技术的巅峰成就,再到历代收藏家的题跋钤印所承载的文化传承,一一细说,如数家珍。乾隆听得入迷,不时点头赞许,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求与对文化的尊重。

待晴岚讲至书中某一典故,她并未直接引述原文,而是以现代历史学者的独特视角,对事件背后蕴含的治国理念与人性洞察进行了深度剖析。她以辽太宗耶律德光南征为例,指出其最终失败并非仅因战略失误,更重要的是未能妥善处理民族关系,忽视了民族融合与民心所向的力量,从而导致统治基础的动摇。这一观点新颖独到,打破了传统史学的框架,令乾隆耳目一新,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乾隆听完,目光炯炯,显然对晴岚的见解极为赞赏:“婉嫔之论,确有独到之处。朕阅遍历代史书,鲜有人能如此透彻解读历史背后的深层逻辑,将古人智慧与现实治国之道融会贯通。你既有女子之柔情,能解朕心忧;又有士人之才识,能助朕理政。实乃朕之幸也。”

晴岚闻此言,谦逊地浅笑回应:“皇上过誉,臣妾只是有幸得见前人智慧,略加揣摩,借以抒发些许浅薄之见罢了。臣妾以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治国之道的核心始终在于顺应民心,重视教育以启迪民智,鼓励创新以推动社会进步。若能以史为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大清王朝定能永固江山,泽被苍生。”

乾隆听罢,微微颌首,眼中的欣赏之情更浓。他深知晴岚并非空有才情的女子,她的智慧背后,更有一颗拳拳之心,时刻牵挂着社稷黎民的福祉。这样的女子,不仅为他的宫廷生活增添了诗意与哲思,更为他在繁杂的政务之余找到了精神共鸣,为朝廷决策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与启示。

这场学术交流,如同春风拂过紫禁城的宫墙,悄然在乾隆心中播下了对晴岚更深的信任与倚重的种子。她以现代知识与历史研究功底,不仅赢得了皇帝的宠爱,更在深宫之中为自己开辟了一片独特的天地。晴岚深知,只有持续展现自己的价值,方能在宫墙深深之处,为自己与他人争取更多的福祉,实现穿越时空的使命与理想。

漱芳斋内,阳光依旧温暖,古籍静静翻开,历史的长河在乾隆与晴岚之间流淌。他们共享知识的盛宴,共绘治国的理想图景,而这仅仅是晴岚在清代宫廷中书写现代智慧传奇的开始。未来,她将以更加坚定的步伐,穿越时空的阻隔,将现代理念融入古老帝国,为改变历史的走向,推动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这座象征权力与荣耀的紫禁城中,婉嫔晴岚,这个来自现代的历史学博士,正以其独特的光芒,照亮那个属于她的异世舞台,初显其穿越者的非凡威力。

喜欢龙袍与朱笔:清宫秘录()龙袍与朱笔:清宫秘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