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不,株连三族,并不是说三族皆族诛,而是株连到这三代人而已。其实若是子息兴旺的家族,这样株连的已经不少。”
“那不是太便宜他们了?连他的亲兄弟都不能株连吗?”这段时间受了李家太多气,又有牛松和蓝家的惨案,许京华听说只是这样,心里实在不平。
“这个你放心,父皇不会轻易放过他们的。不能杀,还可以流放,不够流放的,也能革除官职、永不叙用。”
天下初定,皇上虽然恨李家恨到骨子里,也不能开滥杀之例,刘琰笑着补充一句:“其实把他们都发配到西北垦荒,他们才是生不如死呢。”
“这倒也是,我听说西北早些年赤地千里、渺无人烟,多发配些鱼肉百姓的犯官过去,也让他们知道知道百姓的苦,挺好的。”
刘琰笑眯眯地看着许京华,“看来你最近没有荒疏学业,成语典故都用得很好嘛。”
许京华白他一眼:“多谢太子殿下夸奖。”
刘琰受了这一记白眼,却满脸是笑,往她这边凑了凑,小声道:“你只扎个辫子也挺好看的。”
“别提了,过后娘娘肯定得教训我。”
“昨夜里徐若诚回去说,你第一句就问我怎么样了。”刘琰声音低低的,充满柔情。
许京华却很不给太子殿下面子,“胡说!我第一句问的是‘外面怎么样了’。”
太子殿下:“……”
他满脸无奈,许京华偷笑一会儿,解释道:“其实是我前几日犯了回傻,忘了东宫还有个朝西的廷义门,怕你自己在东宫有……就问了娘娘,被娘娘好一通笑话。”
刘琰却没笑她,正经道:“你不记得也不稀奇,毕竟没从那里走过。”
“对呀。”
“那你是第几句问的?”
“啊?”
“第几句问的我?”
许京华斜眼看他,“堂堂太子殿下,能不能有点出息?还纠缠到底第几句。”
刘琰笑道:“你不是一向都说我没有出息么?”
他还理直气壮起来了!许京华懒得理他,另问道:“叔父做什么去了?”
“查抄真定长公主府,还有桂王府和荣王府也要去搜检一下。”
说到荣王府,难免想起陆璇,许京华问:“陆璇还在荣王府吗?”
“我也不知道。问罪也且轮不到她呢。”
“也是。侍卫司那边参与叛乱的有多少?杀声那么大,伤亡挺惨重吧?”
“还好,喊声大是因为楚询带人断了他们后路,关了龙光门,将他们先锋与后军隔断了,先锋被关在圆壁城里,却不肯投降,还想一鼓作气攻破圆壁南门。”
此刻大局已定,许京华听着却仍觉惊心动魄,“这些人也是死心眼,李家能给他们什么好处?”
“大约许诺了高官厚禄,当时又无退路,只好向前。而且,”刘琰说到这里,轻轻叹息,“关在里面的将官,好几个和牛松都是生死之交,还有十几个敢死之士,原是他麾下兵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