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捡宝生涯短剧 > 第26部分(第1页)

第26部分(第1页)

于是,孟子涛清了清嗓子,说道:“那我就说几句,有什么不对之处,还请诸位斧正。”

“矫情!”薛文光暗骂了一句:“不过,这东西怎么可能是件宝贝呢?一定是于老头看错了,一定是这样的!”

就听孟子涛说道:“相信大家对学士游春图这类的题材应该不太陌生吧?”

周围有些人点了点头,有些则不太清楚,询问了知情人,这才知道,这类题材取自于自隋唐至北宋非常盛行的以游春图为题材的一些画作。代表作品为大家耳熟能详的隋代展子虔《游春图》、五代宋徽宗的《唐虢国夫人游春图》等等。

接着,孟子涛稍稍把笔筒上的图案跟大家描述了一下。

笔筒通体高浮雕五学士游春图,远、近、高、低,层次分明。五学士均身着唐装,头戴纶巾,骑马游春踏青。

他们有的扬鞭疾弛,有的回首顾盼,还有的牵马过桥,游兴正浓,好不自在。在他们后面紧跟两小童,一个肩扛伞盖,一个背背一包袱手卷和一张裹好的琴。

他们身后的背景是嶙峋的峭壁、突兀的巨岩、常青的松柏、倒挂的藤罗、早春的枯枝、流动的祥云和飞溅的溪水。

孟子涛介绍完了接着说道:“从刻法上讲,此笔筒人物的开脸、马匹的比例、松针的刻法、云头的造型等等,都是典型的明代雕刻工艺特点,完全可以做为这个时代的标准器之一,并有一些出土器物以资为证。”

“比如,于1966年在沪市出土的一件朱缨制竹雕香筒,其下葬年代为万历九年,与此筒在雕刻细节上有诸多相似之处。”

孟子涛说到这,就有人反驳道:“我们知道,在雕刻上,清代仿明代的现象并不少见,怎么能认定它一定是明代的呢?”

“当然不止这一点。”

孟子涛指着笔筒说道:“大家请看,这笔筒造型呈‘v’字形,上宽下窄。其底座做工讲究,上起台阶,下系三足,与筒壁整挖而成,即所谓‘一木连座’做法之一种,而非像多数明代笔筒那样,分别做好后再插入而成一体。”

“其底亦为大底,以一块整木嵌入底座。筒内系掏空法制成,不同于后来惯用的旋制法,虽经打磨,仍可见工具遗留的竖茬痕迹。壁薄,口平,有别于后来的壁厚及打挖,而这种方法在晚明时期已有。”

“另外,笔筒口的外沿部位起平整的宽边,不同于清初常见的细线。总之,这笔筒整体做法属典型的明代做法。而且,我记得国外有本杂志上,有一件明中期制造的铸铜笔筒,上铸龙和凤纹样,可以与这件笔筒在造型和年代上相互印证……”

接下来,孟子涛侃侃而谈,把笔筒的所有细节之处娓娓道来,又一一做了对比和举例,最后总结道:“综上所述,我认为这件笔筒应该是不折不扣的嘉靖时期作品。”

现场沉默了一会,马上就爆发了热烈的掌声,为孟子涛精彩的讲解称赞不已。

丁志国点了点头,心道:“这么大年纪,居然讲解的如此出色,而且条理分明,还真是后生可畏啊!”

掌声落下,年掌柜就有些郁闷的问道:“丁老,不知道这件笔筒到底能值多少钱啊?”

丁志国沉吟了片刻:“保守估计,应该在九十万左右吧,毕竟它的材质差了一些,如果是黄花梨或者紫檀,那得有一百大几十万吧。”

得知了价格,大家对孟子涛非常羡慕,只不过,大家虽然羡慕,但嫉妒的没几个,就凭孟子涛先前的讲解,大家就觉得这也是孟子涛应得的。

第四十四章 压轴拍品

见孟子涛居然在拍卖会上还捡了一个这样的漏,程启恒他们惊讶之余,也为孟子涛感到高兴,再看向薛文光时,眼中满是戏谑之色。

而另一边的薛文光,两只眼睛瞪的老大,实在不敢相信,最后的结果居然是这样。等他回过神来,注意到朱大昌的不满,以及周围人目光之中的嘲笑之色,脸色顿时一阵青一阵白,心中更是对孟子涛愤恨不已。

他的目的大家都能猜到,但现在,虽然他确实让孟子涛多花了一笔不菲的钱,但最终结果却好像成就了孟子涛,而他的形象,却变成了小丑一般,光是想想都觉得憋屈。

不过,这事也是薛文光自己惹出来的,他也只能咬碎了牙往肚子里咽。但心里,对孟子涛更是恨之入骨了,看向孟子涛的目光之中,颇有些有你没我的味道。

下场拍卖会在一点半开始,吃过饭之后,还有一些休息的时间,孟子涛他们就坐在一起闲聊起来。

程启恒笑嘻嘻地说道:“子涛,钱都被你用光了,今天我注定是没什么收获了,要不你把笔筒让给我,可好?放心,我肯定不会亏待你的。”

还没等孟子涛开口,张景强也笑道:“小程,我可听说你手上文玩珍品不少,要不这样,小孟刚才用的钱算我的,这只笔筒就让给我吧?”

程启恒立马说道:“哎,我说张叔,没带这样的啊,哪有长辈来撬晚辈的台啊?”

张景强嘿嘿一笑道:“你就发扬一下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嘛。”

程启恒说道:“那你不应该爱护一下我这个晚辈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