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与罗摩相会电影 是否上映 > 第二章 入侵者(第1页)

第二章 入侵者(第1页)

到2130年,火星基雷达能以一天十二次的频率搜寻新的小行星。“太空卫士”的众多计算机能自动计算小行星的轨道,并将信息存入其巨大的存储器中,于是,每过几个月,有兴趣的天文学家就可以查看一下最新收集的统计数据。如今,这些数据相当惊人。

自十九世纪第一年的第一天,人类发现了小行星世界里的巨无霸谷神星起,人类搜集最初的一千颗小行星花去了超过一百二十年的时间。数以百计的小行星被发现了,消失了,然后又被发现了;小行星的数量如此之庞大,以至于有一位天文学家曾怒气冲冲地称之为“天上的害虫”。如果这位天文学家知道如今“太空卫士”正在追踪五十万颗小行星,那他一定会惊掉下巴。

绝大多数小行星都不过是些大号的石头,一座小公园就安置得下;只有五位巨人——谷神星、智神星、婚神星、司法星、灶神星——的直径超过两百公里。几乎所有小行星的轨道都位于火星以外;而“太空卫士”关心的,只是其中朝着太阳飞得足够远到可能对地球构成威胁的极少数。在太阳系未来的全部历史中,这些小行星中又只有不到千分之一的数量会在距离地球不到一百万公里的地方经过。

那个东西被发现时尚在木星轨道之外,根据发现年份和发现顺序,最初它被登记为31439。它的位置并不稀奇,许多小行星在转身再次奔向其远方的主人——太阳——之前,都会跑到土星轨道附近。小行星中走得最远的图勒-II[1],与天王星距离十分近,几乎可以将它看作是天王星过去的一颗卫星。

不过,在这样的距离上,它最先是由雷达探测到的,这是前所未有的;显然,31439的尺寸一定不同寻常。计算机根据回波强度推测,它的直径至少有四十公里;这样一个大家伙,一百年来居然一直没有被人发现。被忽视这么长时间,简直不可思议。

随后,它的轨道被计算出来,这个谜题也随之解决——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更大的谜团。31439没有沿着普通小行星的路径巡游天际,它并不在椭圆轨道上,不会像钟摆一样精确地每隔若干年往返一圈。它是个孤独的星际浪子,这是它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到访太阳系——它的移动速度太快,太阳的重力场绝对不可能捕获它。它会飞快冲进太阳系,途经木星、火星、地球、金星、水星的轨道,与此同时获得速度,直到它绕过太阳,又一头冲出太阳系,冲向未知的天际。

就是在这个时候,计算机开始闪出“嘿!有好玩儿的啦!”的信号,而31439也头一次引起全人类的注意。“太空卫士”总部里一阵兴奋,这个星际流浪者也很快有了个正经名字,而不再只是一串数字。很久以前,天文学家们已经把希腊、罗马神话榨个精光;如今他们用的是印度众神的名字。就这样,31439被命名为“罗摩[2]”。

连续几天里,新闻媒体吵吵嚷嚷,都在议论这位天外来客,然而,媒体面临一个不利状况,那就是信息十分有限。有关罗摩,人们只知道两个事实——不同寻常的轨道和约略可知的尺寸。就连这些也只是基于雷达回波的强度作出的猜测。通过望远镜观察,罗摩仍旧是一颗十五星等[3]的暗淡光点——太小了,还不能看个真切。不过随着它向太阳系中心直直切入,月复一月,它会变得越来越亮、越来越大;轨道天文台会赶在它永远消失之前,收集到有关其形状大小的更加精确的信息。时间有的是,也许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人们还会把一艘正常工作的太空飞船扔到罗摩附近,凑上去拍些清楚照片。真正与之会合恐怕不大可能——罗摩以十万公里的时速穿过行星轨道,切入太阳系,要与之实现物理接触,能量消耗太大了。

于是,全世界很快就把罗摩丢到脑后,不过天文学家可没有。随着时间推移,他们变得越来越兴奋,因为这颗小行星正变得越来越让他们费解。

首先,罗摩的光变曲线[4]有问题。罗摩没有光变曲线。

所有已知的小行星,无一例外,亮度都会有缓慢变化,时而变亮时而变暗,周期以小时计。早在两个世纪前人们就认识到,这是由小行星自转和它不规则的形状所引起的必然结果。它们在轨道上一圈一圈转个不停,向阳面也在时时刻刻发生改变,其亮度也因此随之变化。

罗摩却没有呈现这种变化。要么是它不自转,要么就是它的表面十分均匀,而这两个解释似乎都不大可能。

这个问题被搁置了几个月,因为所有大型轨道望远镜都忙于自己的常规工作——凝望遥远的宇宙深处——无暇他顾。空间天文学是一项价格不菲的爱好,使用大型设备的花销轻轻松松就能达到每分钟一千美元。要不是一个价值五十美分的电容器报销了,让一个更重要的项目暂时中止,威廉·斯坦顿博士本来也不可能有整整一刻钟的时间,来把玩月球背面直径两百米的反射望远镜。别的天文学家的倒霉事,让他撞了大运。

直到第二天,轮到他用计算机处理观测结果时,比尔·斯坦顿[5]才知道自己有何发现。到最后,结果出来了,可他花了好几分钟才明白这些数据意味着什么。

其实,罗摩反射太阳光的亮度并非毫无变化,只是变化很小——虽然难以察觉,却不可能认错,而且极有规律。和所有小行星一样,罗摩的确在自转,不过,小行星上的一“天”是几个小时,而罗摩上的一“天”却只有四分钟。

斯坦顿博士飞快地做了些运算,他觉得自己无法相信这些结果。这个微型世界在赤道上的自转速度会达到每小时一千多公里;除了两极,在任何地点着陆都是不要命的尝试。罗摩赤道上的离心力之强,足以把任何松脱的物体以差不多一个标准重力的加速度甩出去。罗摩就像一块翻滚的石头,上面绝不可能长出半点儿宇宙的苔藓。让人吃惊的是,这块滚石居然还能保持完整,至今没有散架,变成千百万块小碎片。

这东西有四十公里宽,自转周期才四分钟——在天文学分类当中,该把它算进哪一类呢?斯坦顿博士想象力还算丰富,总喜欢直接贸然得出结论。如今他想到的结论,却着实让他难受了一番。

满天繁星中,只有一样东西能跟这些描述相吻合,那就是坍缩了的恒星。也许罗摩就是一颗死去的太阳——一颗疯狂旋转的中子球,一立方厘米就有几百万吨重……

就在这时,斯坦顿博士惊恐的脑子里闪过了H。G。威尔斯的永恒经典《星辰》。他第一次读这个故事时还很小,这个故事让他开始对天文学产生了兴趣。尽管两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个故事的魔力与恐怖却没有丝毫减损。台风呼啸,巨浪滔天,城市滑入大海,与此同时,那位天外来客一头撞进木星轨道,又经过地球、跌向太阳,那些景象他永远都不会忘记。不错,老威尔斯笔下的星辰并没有冷却,而是处于白热状态,它所造成的破坏大部分是高温造成的。不过这根本不重要,就算罗摩已经冷却,就算它只能反射太阳的光芒,仅凭重力它一样能像天火一样大开杀戒。

任何大质量星体,只要闯入太阳系就都能彻底扰乱行星的轨道。地球只消朝太阳系内侧——或者外侧——移动几百万公里,就足以打破气候的精妙平衡。要么南极冰帽融化,淹没所有低地;要么就是大洋冰封,全世界都被冻结在永恒的冬季里。不论朝哪个方向,只要轻轻一推,就足以……

就在这时,斯坦顿博士又放松下来,安心地吐一口气。真是胡说八道,他该为自己感到汗颜。

罗摩根本不可能由致密物质组成。任何恒星级质量的物体,都不可能不引起一丝扰动就深入太阳系这么远;倘若出现扰动,那它的行踪一早就该暴露了。毕竟海王星、冥王星和冥后星[6]都是这样被人发现的。嗯,像死去的太阳这样大质量的天体,根本不可能悄无声息地溜进来。

从某种意义来说,这挺可惜的。要是能邂逅一颗暗恒星该多么让人激动呀。

哪怕这激动的持续时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