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重生之齐人之福几个女 > 第2部分(第1页)

第2部分(第1页)

年轻的时候的作品更是不多。这个扇子就显得尤其珍贵了。这个比乔迁想象的要贵的多,不过想想是梅先生早年的作品,也就难怪值那么多钱了。师傅是贵族出身,当然不会看走眼了。

这个就叫捡漏,虽然陈星用巧克力换过来的,但是他一没有偷,二没有抢,是黄卫星自愿换的。因此他的心中也就没有什么负担。相反这样的经理让他更是向往古董行里的生意了。转手就是几百倍的利润啊。要是能换来三民版的红楼梦,那就是更是憋到宝了。

第二天,回到学校,陈星把剩下的巧克力全带去了,换了一麻袋的连环画回来。

但是,可惜了的是,李光的叔叔看他的54年的《红楼梦》跟宝贝似的,一点都没有松手的意思。这一套和87年那套价格可是有天壤之别了。李刚又爱好这个连环画,他当然不会因为几块巧克力就把东西给李光了。

就为这个事情,李刚还特意的找到陈星的家中。陈青山听到儿子那名淘气,居然在学校搞出来这样现眼的一出,把陈星训了一个多小时,让他写两千字的检讨才算了了这个事情。并且勒令陈星停止这样的活动,要不把陈星扔秦岭深处老家陈家村养猪去。

于是陈星刚刚开始的收藏活动算是暂时的终止了,连环画的收藏在当时并没有形成市场,收藏连环画的人并不是非常的多,所以,陈青山也就没有把儿子的再这个举动放在心上,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儿子在小学收藏的这些连花环后来能换一套三室两厅的房子。还是三环以内的地方。在陈青山的眼中连环画根本不是古董行列里的藏品,那是哄小孩子玩的,那个时候还不是连环画收藏的大热门的时候。文物所的鉴定师也不能先知先觉啊。

这个陈星被勒令停住了这个活动以后,他收藏的小人书已经相当有规模了,其中不少是全品相的连环画,这样的连环画放到十几年有,每一套几乎都是几百上千的价格。

由于父亲不让收藏连环画了。陈星只有偷偷的进村,打枪的不要。但是表面上他又找到了新的收藏物品了,陈星开始收藏旧日记和旧报纸。

像现在这样年月日写清楚,然后写今天天怎么样,写什么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这样的日记,大概其写这样日记的习惯是清朝末年的时候从外国传过来的。陈星收藏的日记就是这样的日记本,还有旧报纸。现在的旧报纸是按照废品论斤卖的,但是十几年后这些报纸就算是批发给古董商贩,一般76年以前的报纸一张也要一块钱。其中的利润可想而知了。

陈星为了发财,就开始搜集日记和报纸了。分钟寺,潘家园,琉璃厂等市场他几乎有时间就去。旧的日记本和报纸也用不多少钱不是。

买卖和田玉有时候是能发大财,可惜陈星没有这个本钱,梅兰芳扇子陈星可是轻易不出售。放着涨价吧。

于是陈星就这样开始琢磨新的途径了。只有一个月三十块的零花钱可以动用。后来陈星注意了,这些日记多是从废品收购站弄来的。

于是陈星也就转移阵地了,见天的往废品收购站跑,搞得那些废品收购站的老板还纳闷,这个小孩难道想炝行长大收废品怎么着。

要是说人家收废品的都是傻瓜,那是不能够,像旧书,报纸一类的东西都是卖给古董商贩的。但是日记本这样的东西,谁会注意这个啊,收日记本的古董商贩也不多,因此就便宜陈星了。

甚至陈星还能找到解放前的报纸,更是让陈星乐开了怀了。

收藏报纸放着涨价,而且陈星是专门的挑选后世价值高的报纸收藏,一般的旧报纸他可是没有兴趣。

收藏日记也是有好处的,老师讲了,明天检查日记,你们都交给班长。得了,陈星晚上就拿日记抄上了。

陈星这个人是顶顶不喜欢写日记的,所以他总是做这样的突击写日记的事情。人家写日记是一天一写,或者是两三天一写的。但是陈星写日记都是两个月一写。因为老师是两个月检查一次日记。当然,不是写的私人日记,是老师当成锻炼学生写作能力而布置的家庭作业。于是什么捡钱啊,扶老奶奶过马路等日记就像是雨后春笋一般出来了。

陈星抄日记就不一样了。他把人家写的日记变变名词就成自己的了。重生后的人就是不一样,一般的小学生就算是想到抄日记也是抄同学的,根本想不到抄旧日记本上的。

这一次陈星练字耽搁了不少时间,结果时间就不够用了。他立刻翻出来一本日记来,是解放前在延安的一个士兵写的,其中一片解放区的收棉花的日记写的非常好。按照本来的意思是要把其中的一些名词改变一下,成为陈星去乡下帮助农民伯伯收棉花的日记。但是陈星看人家写的跟《荷塘月色》一般,一不留神就照抄上了。日记的开头居然还牛叉的用小篆写了三个字,陈星不认识,但是估计是日记原来主人的名字。

( )

第三章像水莲花一般不胜娇羞

要是以前陈星绝对不会理解这篇日记好到什么地方,也就会把时间地点给改掉抄上。但是拥有了前世的记忆的陈星的阅读能力是可以理解,于是陈星的手一哆嗦,直接的就抄上了。

好家伙,语文老师一看,我这个学生可以啊,解放前还没有我呐,他先去收棉花去了。在班上把这篇日记当成范文来念了。并且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不容易啊,我们班居然还有参加过五次反围剿的老战士。陈星,这个就是你糊弄老师的日记吗?明天叫你父亲来一趟。我有话和他谈。”

陈星现在在学校学习好,又是书法神童,可是重来没有叫过家长,今天算是开了先例了。

陈青山从学校回来就把陈星弄到书房去了,拿过日记就说:”可以啊,你小子,怎么不把五四爱国运动那天你在**做的事情写上啊。臭小子,不让你收藏连环画,你小子就变着法的气老子是不是。”

张梅大人进来给儿子一杯凉白开说:“不是什么大事情,日记本来就不是给老师看的,考大学又不考日记。你至于嘛你。”

陈青山气不打一处来说:“他抄就抄了,还让老师抓到了。你说像话吗?我怎么有你这个笨蛋儿子啊,我当年抄作文就从来没有被老师抓到过,等会收拾你小子。”

看到陈星抄的那个已经破旧的日记本,打开第一页陈青山就有点眼晕了:“篆字,这个人够有学问的,居然用篆字写名字。什么人啊这个是。郭、、、郭、、、沫、、、若。你小子真走运。居然是郭沫若先生真迹。”俗话说的好,文人会武术,谁都挡不住。

张青山想了想问:“小子,你师傅不是让你练习篆字吗?还有甲骨文。你怎么样就那么笨蛋,连个子都人不出来。”

常林是给了陈星三十六个篆字和一堆甲骨文,让他在练习了正规书法以后练习一下这些东西。

陈星苦着脸说:“师傅给的篆字到现在我都没有查到是什么字。天知道是不是师傅在骗我。”

对于常林让自己写篆字和甲骨文的举动,陈星可不是一般的有意见啊。

有鉴于陈星经常出这样那样的状况,陈青山和张梅大人一商量,得了,让儿子跟着自己学习鉴定古董吧,省的到时候出什么样的漏子,至少学习鉴定古董是在陈青山眼皮地下。身为国家一级鉴定师,陈青山教自己儿子还是富裕的。

由于陈青山经常不在家,因而张梅大人又因为组织稿子无法太多的照顾陈星,于是就让陈星的音乐教师苏瑾照顾陈星。

苏瑾老师可是学校的一枝花,二十二岁,一米七的个头,亭亭玉立。有人暗中用【最是那低头的温柔,像水莲花般不胜娇羞】来形容苏瑾那独特的魅力。

苏瑾是陈星的父母的大学学妹,又是张梅大人的闺中密友,因此将陈星托付给苏瑾,张梅大人自然的不会不放心了。

一天下学以后,天空下着雨,父母又没有来接自己,陈星就跟着苏瑾老师回家。但是陈星总是感觉苏瑾看自己的眼神不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